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敏 《大观周刊》2012,(48):238-238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日前我国中学生普遍缺乏质疑能力.只学不问.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深人探讨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间题.  相似文献   

2.
蒋海燕 《大观周刊》2011,(14):46-46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冉隆飞 《大观周刊》2011,(6):176-176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可见质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培养质疑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质疑能力的方法”、“培养质疑能力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肖淑荣 《大观周刊》2013,(9):151-151,147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其于疑”。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求知欲、创造性往往是从“质疑”,也就是提问题开始。学生提问题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会不会提问题体现了学生求知的能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很会提问题,而有的学生什么问题也提不出,或者提的问题总是“没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与平时是否会提出问题、提高高质量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可见,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5.
考纲明确指出:“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很显然,它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且,  相似文献   

6.
马峻岭 《大观周刊》2012,(19):267-268
人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题而新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须教其有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彭江渝 《大观周刊》2012,(44):253-254
提出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浅”人“深”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学会题后反思;注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个方面的新课标下对高中文科生开展数学课程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诺智嘉 《大观周刊》2012,(30):294-294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怎样培养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史荣军 《大观周刊》2011,(23):246-247
1对探究教学的认识 探究式教学法实质上是将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究方法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探究式教学法有它自己的特征:(1)注重从过程中获得新知和发展能力;(2)注重收集证据及由证据到结论的推理与思维;(3)注重交流合作;(4)注重自我评价(反思)。  相似文献   

10.
杨显慧 《大观周刊》2012,(17):230-230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这是一个老话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考试改革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教育部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考命题“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这样,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成为众多数学教师努力探索研究的问题。本人结合几年来初三教学体会,谈谈初三总复习的一些看法———注重例题选取的代表性;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变式训练,可提高数学能力;注重联系实际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开放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下面具体地说说如何贯彻以上的“五注重”。  相似文献   

11.
王茹梅 《大观周刊》2011,(2):212-212
“问题意识”即数学教师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造成的悬念来吸引学生,从而提出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荒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参照有关的教学理念,认为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我认为阅读教学要做到: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相似文献   

13.
薛新海 《大观周刊》2012,(6):188-188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陈巧茹 《大观周刊》2012,(37):336-33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  相似文献   

15.
任其俊 《大观周刊》2011,(32):166-166,162
转变后进生与转变教学教学方法东圃很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期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杨晓宁 《大观周刊》2011,(49):96-96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杨艳 《大观周刊》2011,(28):53-53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为目的,课标中明确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作为独立的板块体现出来。新大纲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郝秀真 《大观周刊》2013,(3):154-15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于问题中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翠霞 《大观周刊》2012,(23):163-163
运用开放性阅读发展学生能力,要求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意识,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齐东海 《大观周刊》2013,(3):185-185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具体分析:注重成效,将学生的学习落实到“笔头上”; 遵循课标,培养学生“自圆其说”; 突出主体,实现政治教学收放自如;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能力,强化学生的应考意识;转变观念,把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更新思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