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性别与批评风格 2004年12月28日,著名美女批评家、小说家苏珊·桑塔格的逝世,在文化界引起了一片惊诧和惋惜。苏珊·桑塔格无疑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但她的主要成绩并不是在虚构叙事领域,而是在她所“反对”的阐释领域。她在上世纪60年代的成名作,是几篇发表在《党派评论》等刊物上的文化或文学批评文章,比如《关于“坎普”的札记》、《反对阐释》、《论风格》、《对灾难的想  相似文献   

2.
1>339的联想     
在一次国际笔会上,一位来自匈牙利的年轻男作家,打量一位坐在他旁边一直沉默寡言的女士,判断她很可能是一个初入门的新手,于是在与她简短交谈几句后,不无炫耀地说:“那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一部”。女士回答。男作家有些鄙夷地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飘》。”女作家平静地说。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时至今日,世界上知道小说《飘》和其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人数很可观,而对上述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年轻作家,人们无从查考也无人愿意去查考。看来…  相似文献   

3.
《咬文嚼字》“咬”王蒙、叶辛等十二位作家事,在世界华语圈中引起了轰动。 香港《大公报》紧随内地媒体,率先作了报道:“上海读者咬文嚼字‘修理’作家,作家不生气,反表示欢迎。”《苹果日报》发表了专栏作家李碧华就此写的评论:《感谢你“咬”我!》她说:“如果你在乎群众,如果群众也在乎你,便等于互相拥有。最怕不看,不提,不挑错,无动于衷。没得到被‘咬’被‘整’,才是最大的失落吧。”《明报》也发表了《刘心武的襟怀》的署名文章,赞赏被“咬”作家的气度。  相似文献   

4.
40年代的上海,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极富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随着她堪称“奇迹”的作品《传奇》、《流言》的问世,关于这位天才女作家的传奇般的传说便从此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海外诸多著名华人作家都提过自己是“张迷”,其创作及其人已成为几代人推崇的偶像,时间愈久,魅力愈强,影响至当代不减; 知道她的,凡她的便称好,好得无法用语辞来形容;不知道她的,因为她的一段婚姻  相似文献   

5.
十卷《蓝袜子》荟萃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几百位作家的作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两点:一是这些作家都是女性;二是这些作品主要表现女性意识。作家就是作家,女作家无非碰巧是女性的作家。人们并不称“男作家”某某,也不专门把男作家放在一起研究他们的男性意识,这种区别本身就很说明问题。相对男作家而言,女作家的“女人”部分和她的“作家”部分似乎有着更为密切的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出版界,身兼作者及出版者两种身份的作家中,曹又方是其中佼佼者。台湾金石堂《出版情报》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称其为“生活的智慧家”、“杰出的出版家、作家”。曹又方著作等身,更因为《写给永恒的恋人》、《爱情EQ》等作品的畅销,博得“爱情女神化身”的美誉。曹又方从事出版工作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现任圆神、方智、先觉三家出版社社长。对一位出版者而言,  相似文献   

7.
作家富豪榜:我有这么多钱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闻周刊》2006,(48):12-12
《财经时报》公布的一张“中国作家富豪榜”,引起广泛关注。在这个榜单上,余秋雨、二月河和韩寒分别以1400万、1200万和950万位列“富豪榜”前三甲。而另外25位上榜“作家富豪”中,还有郭敬明、张悦然等年轻的青春文学作家、文学实力派作家王蒙、陈忠实、贾平凹、余华、莫言等人和近年来靠《百家讲坛》跻身“富人”作家行列的易中天、刘心武。  相似文献   

8.
时尚人物     
田原才17岁,就已经有了作家和歌手的双重身份:她既是跳房子乐队的主唱,又是小说《斑马森林》的作者,而她的这本小说处女作还将被译成多种语言全球发行。 《斑马森林》推出后,有人预测,一位“女韩寒”诞生了。 做这个预测的人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在借力打力。“女韩寒”早就有了一大堆,何来“诞生”一说?16岁的金今出了一本《再造地狱之门》,谓之“女韩寒”;德清一女生17岁出版了一部27万字的小说《零  相似文献   

9.
据《服务导报》报道,池莉、张抗抗、王跃文、王海翎4位畅销书作家最近发现,不法书商盗用了他们的名义出书,并冠以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现代爱情系列丛书,但内容却十分低俗下流。春风文艺出版社说,他们没有出过这类书。 池莉说,以前她的书有多种盗版本,虽然气愤,却没有太多在意。但这次性质特别恶劣,几天前,一位读者给她寄来了一本署名池莉的《没有男人的日子》和一封措辞激烈的信,大意是希望池莉爱惜自己的声誉,不要辜负了长期以来喜爱她的读者。池莉惊呆了,她根本没有写过这本书,该书的描写十分色情,不忍卒读。池莉说,这种行为,完全是在毁掉一个作家。而且,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名篇《一个人的遭遇》的标题前有一句赠言:“献给1903年入党的苏共党员叶芙盖尼娅·格利戈里耶芙娜·列维茨卡娅”。列维茨卡娅是谁?她是苏联《十月》杂志编辑部的一位早期编辑。1928年肖洛霍夫把《静静的顿河》手稿送到编辑部,《十月》编辑部的某些拉普领导人草率决定了小说的命运,认为小说“缺乏尖锐的政治思想性,不能发表”(孙美玲:《肖洛霍夫  相似文献   

11.
烸铂 《档案天地》2015,(10):27-30
提起田汉,都知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有一位女性,她在田汉身后,是田汉的精神导师、灵感之源。连田汉自己都承认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的思想转变与她紧密相连;她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戏剧家和词曲作者,参与填词的《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至今口口相传;她还是一位睿智机敏的女特工,年仅二十四岁就潜伏在国统区内,从事情报工作;她更是一位勇敢坚毅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曾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共赴前线战区采访。今年,是这位女性110岁的诞辰,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再次回顾她的经历、怀念她的音容。她,就是安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男人》(China Men)的作者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是70年代以来崛起于美国文坛的一颗新星,这位华裔女作家的作品获得美国大众读者和专业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为美国书市的畅销品,她于1976年出版的《女战士:一个女孩在群鬼中生活的回忆》,获当年“美国国家书评圈奖”,1980年出版的《中国男人》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圈奖”,并获“普立兹奖”的提名,1989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猴行者:他的伪书》获当年“美国笔会小说奖”,根据一些美国文学评论家的意见,汤婷婷的作品是“尚在人世的作家中作品在大学被讲授得最多的一位”。她的《女战士》被许多大学列为大学生必读材料,许多高中也在讲授她的作品。近些年来,她的作品不仅成  相似文献   

13.
陈辽 《传媒观察》2005,(8):62-63
有三位女作家写了三本书,都以“往事”为题。一本是老作家梅志写的《往事如烟》,获好评;另一本是章诒和写的《往事并不如烟》,出版后有争议;如今又有一位名记者也是女作家的古平,她于2004年10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往事如新》的书.问世后立即令人刮目相看。古平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56年。  相似文献   

14.
不知受到什么文学思潮的影响,在欧美文学界对《白雪公主》这一经典名著刮起一阵改写风,用现代观念任意篡改和编造其内容。报载,美国作家盖舒在他改写的情节中,王子深情地吻了沉睡中的白雪公主,公主醒来后十分愤怒,而在她身边的“七矮人”却摇身一变成了“七巨人”,白雪公主叫“七巨人”赶快报警。意大利作家奇拉写的新书《七矮人》,仿佛是童话《白雪公主》的续集,内容描写王子同白雪公主离去后,七矮人闷闷不乐.精神抑郁,幸亏来了一位皮肤黝黑、一头黑色卷发、嗓门很大、充满活力的野丫头,她不做家  相似文献   

15.
董国英 《新闻爱好者》2010,(10):144-145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分量的女作家。本文以她的三部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为分析对象,探索其小说所反映的孤独主题,以便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对其社会意义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荆州日报社晚报新闻编辑室编辑王芸,是在记者这一身份下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一位青年作家。记者与作家的双重“位格”在她身上合而为一,构成一对互动因子,共同丰富了她的人生积淀、她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7.
读10月6日《今晚报》的文摘版,有一短文题为《一位作家“贪污”一只桃》.说的是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在自己的文章中把“广为人知”的典故“二桃杀二士”写成“一桃三士”.那位作家说:“中国古代有则成语‘一桃三士’,讲一个桃子不说究竟赐给三个有功的大将中的哪一个.结果他们互不相让,以决斗分雌雄,最后皆死于对方的刀剑之下.”文章批评得很幽默,说:“这位作家不仅‘贪污’了一个桃子,还把三位大将的‘自杀’定为他杀’”.  相似文献   

18.
由林秀清、徐和瑾、胡小跃、袁筱一等6位译家联手翻译的“杜拉斯小丛书”(4卷)最近已由漓江出版社推出。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著名作家,也是享誉世界的重要作家,她的《情人》曾风靡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她一生创作了60多部作品,在世界各  相似文献   

19.
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涨潮”丛书,收入的都是新时期一批实力派作家的代表作,迟子建的长篇代表作《树下》即是其中之一。所谓新时期文学,当然是相对于“十七年”与“文革”文学而言的。这是一个仍然处于行进状态中的文学过程。新时期文学一大突出的特征就在于作家们把自己的笔触从对客观社会现实的表现转移到了对狭窄但却格外幽深晦暗的内心世界的悉心抚摸与洞察,所塑造的人物也从伟岸高大的英雄人物回归到了普通、庸俗甚至难免猥琐的芸芸众生。迟子健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尤其是她的长篇小说《树下》,就是给卑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写的一部…  相似文献   

20.
丘谷雨 《出版参考》2005,(10X):29-29
丹扉,本名郑锦先,资深作家。1926年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曾任语文教师、记者、仕女杂志总编辑、世界女记者作家协会理事。她的作品包括《幽默智慧语录》、《男人在我掌心》、《八千里路尘与土》、《丹扉大陆行》、《微雨轻尘集》、《丹扉幽默文集》、《叮当集》等30余部。早年的她,在作品里经常将自己的3个女儿比喻为“猫”、大家都戏称之为“三猫之母”,如今她也退休成云游四海的老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