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阳 《大观周刊》2006,(28):52-52
对于爱茶之人来说,一杯好茶的诱惑,是足以令人心乱如麻的。当听说龙润的处女作品“龙润816”即将上市时,普洱茶友们的心情就如火煎油烹,无法平静。  相似文献   

2.
我与茶     
陈喜儒 《传媒》2003,(2):35-36
早晨起来,脸不洗,饭不吃,第一件事是先泡一杯茶。十几年来,天天如是,乐此不疲。茶在我的生活中,如影相随,如友相伴,须臾不可或离矣。倘若一日无茶,就感到失落,发慌,无精打采,惶惶不安。有时我想,这是不是茶中毒,茶依赖症,喝茶做的病?  相似文献   

3.
门是什么?门是开放!门里是茶园门里是宜兴,门外是市场门外是全国,乾红正在打开这扇大门。2014年,乾红早春茶在张默闻策划集团的鼎力支持下,成就了宜兴红茶第一品牌、中国感恩茶领导品牌、中国禅茶标志品牌、中国1800年阳羡贡茶品牌、中国宜兴顶级紫砂专用红茶品牌。可以说,已经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4.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南京“编辑史出版史研讨会”的与会者却似乎并未太留意这江南早春的特有气息,倒是会议内外嘤鸣求友的气氛,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会议主办单位之一中国编辑学会会长的刘杲同志,岛始至终听取了代表们的学术交流,并就有关问题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陈谨 《大观周刊》2006,(28):53-53
高山茶香气清扬,耐冲耐泡,滋味浓郁,深得茶友喜爱,但为什么高山就出好茶呢?这就需要从茶树的生长特性和高山温度以及高山植被说起。茶树是喜阴植物,“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概括了茶树对环境的要求,指出优质茶叶产于向阳山坡有树木荫蔽的生态环境。据考证,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亚热带雨林之中,它和热带森林植物共生,被高大树木所荫蔽,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长发育,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6.
酒故     
苗子曰:吾友杨宪益博士。沉湎曲蘖,嗜威士忌如命,而赐之以佳名曰“苏格兰茶”,益讳言酒也。吾夫敢以直谏尽友道:因集古酒人荒诞之事以进之,题曰《酒故》,纪故实也。宪益阅此,殆会心笑,而嗤之曰:老头不可教也!  相似文献   

7.
周顺芝 《声屏世界》2012,(4):159-160
本刊编辑部在今年2月就精准营销话题采访品友互动CEO黄晓南时,黄总曾提到品友互动人群定向推广系统,以及这个产品对广告精准的效果提升,让我非常看好这个产品。让人惊喜的是3月品友互动人群网络就横空出世。这是品友互动数年来厚积薄发,倾力全新打造的一款标志性产品,此举对中国互联网广告RTB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珠山八友"的产生背景出发,对于"珠山八友"这一瓷艺流派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从文人画的艺术追求、瓷画结合、雅俗共赏等三个方面对"珠山八友"陶瓷绘画艺术的特点进行了剖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俄文友好报(日报)和人民中国俄文版(半月刊)为了避免互相重复,已于今年10月1日合并,改出俄文“友好报”周刊。“友好报”周刊主要是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行,同时也在我国国内发行。由于“友好报”周刊不能像“友好报”日刊那样比较及时地刊载新闻,友好报编辑部在今年10月1日“友好报”周刊创刊的同时,开始出版“新闻简报”,刊载新华社的俄文广播稿和塔斯社消息,每天编印十六开本八页至十二页,只在我国国内发行,以满足居住在我国的苏联专家、苏联侨民和其他俄文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汪起腾 《中国记者》2014,(1):116-117
一群被摄影老记谑为"乌合之众"的好摄之友,历经多年"洗盘"后,其作品获全国晚报优秀新闻照片金奖、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怎样培养出这种摄友?如何从服务的角度给摄友支招?如何促使报社摄友队伍壮大?  相似文献   

11.
范摅生平事迹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涛 《兰台世界》2008,(6):61-62
晚唐笔记小说家范摅,其生平事迹史料极其有限,仅见于《云溪友议序》、《云溪友议》文本、李咸用的悼诗、笔记、小说等的片断记录中。他能留名后世,主要是托其所撰《云溪友议》的留存。知其人始可以论其书,因此有必要对涉及其生平的史料进行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明朝统治者为了保护官茶、限制商茶及杜绝私茶,设置了茶课司、茶仓、茶厂、批验所及茶马司等机构,专理茶马交易事务。凡是茶叶产地,均设有茶课司,以征收茶叶税。各大茶仓专司收贮茶叶,茶运所及茶厂都设在了边境茶马贸易重地陕西,从而利于茶叶的转运及储藏。批验茶引所负责辨别茶商所携茶引及茶由的真伪。茶马司专门负责以茶易马,御史、行人等官员则负责定期巡视茶马贸易。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11)
美友《医学美学美容》印象文/石鸣美友《医学美学美容》印象文/石鸣美,是人类文明的本质内涵之一。《医学美学美容》(以下简称)《美容》)紧跟时代脚步,紧贴群众脉搏,紧扣生活真谛,传播美,弘扬美,锻造美,是读者难得的美友。爱美,是中华民族的本性。作为美友它...  相似文献   

14.
王冰 《图书馆杂志》2008,27(5):94-95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马嘶先生的<燕园师友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是一部怀念与记述燕园师友学行的纪实作品.  相似文献   

15.
由于宋代从帝王至士大夫均嗜茶,所以宋元诗文中关乎茶的作品众多,其中关于"分茶"一词的诠释,时贤均各有分解."分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语,围绕"分茶"问题,涉及茶学、文学和诠释词语之方法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为,"分茶"是宋代茶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它不但与其时的试茶、点茶、斗茶风习相关,更与宋代福建北苑研膏茶之特质关系甚密,将优质的茶品、精制的制茶工艺与出神入化的茶道技艺的完整组合,是宋人茶文化观念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分茶"风习流行的根本原因.而且对"分茶"问题的相关研究,也有益于对宋元诗文中其他茶诗、茶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两个稀见《云溪友议》十二卷本钞本的介绍,揭示了《云溪友议》十二卷本的真实面貌,并通过这两个文本与通行三卷本以及北宋王谠所编《唐语林》的比较,提出《云溪友议》十二卷本系统来源于北宋时期已经存在的古本,而今日通行的《稗海》所收十二卷本已经明人臆改的观点,由此认为在《云溪友议》的整理与研究中,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的这两个十二卷本钞本有着重要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说到鸦片,必先说茶。 茶在中国,历史悠久。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欧洲人首次知道“茶”,是在1550年。1606年,第一籍中国茶叶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运抵阿姆斯 特丹,也是中国茶第一次到达欧洲。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至今仍在生长、延续的陶瓷绘画流派,"珠山八友"不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从另一角度来说,"珠山八友"始终没有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获得应有的定位,也是美术史研究领域的一个不小的缺失。因此,江西美术出版社的《珠山八友》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紫笋茶又名"长兴紫笋",产于我省长兴县.由于制茶工艺独特、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得名为"紫笋茶".唐代陆羽<茶经>载:"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  相似文献   

20.
紫笋茶的手工制茶历史从五朝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唐初贡时的紫笋茶,以饼茶为主,后期也有团茶.加工饼茶的过程主要是:采摘后经选纳,再涤、蒸、捣、拍(放在模子里一层层拍)、焙、穿(据<茶经>江东一串约一市斤)、封(包装)等七道工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