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6 0岁以上老年急性阑尾炎 75例 .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阑尾穿孔 2 6例占 34 7% ,坏疽性阑尾炎 2 3例占 30 6 % ,化脓性阑尾炎 2 1例占 2 8% ,单纯性阑尾炎 5例占 6 7% ,术后并发症 2 6例占 34 6 % .结论 :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 ,术前应充分准备 ,年龄不是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手术禁忌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8~2006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炎80例,其中成年妇女76例(95%),儿童4例,误诊48例(63.2%),误诊手术46例(60.5%),因其发病率高、误诊误治率较高,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15岁,年龄分布:<20岁6例,21~40岁56例,41~60岁10例,>61岁4例。已婚64例,未婚12例中5例有性生活史。28例明确诊断,误诊的48例中,误诊为急性附件炎2例,误诊为其它疾病而开腹手术者46例,其中误诊为穿孔性阑尾炎40例(52.6%),溃疡病穿孔2例,急性胰腺炎2例,肠梗阻1例,化腔性胆囊炎1例。1.2临床表现(1)症状:全部病例均有下腹部及/或全腹疼痛,发…  相似文献   

3.
我院肿瘤外科自 1996年以来 ,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 2 2例 ,并行一期切除吻合 ,现将我科治疗方法与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17例 ;年龄 4 3~ 81岁 ,平均 6 2岁。急性肠梗阻发病时间 2~ 6d ,肿瘤部位 :脾曲癌 6例 ,降结肠癌 5例 ,乙状结肠癌 11例。病理报告均为腺癌。病人入院后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用抗厌氧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抗生素 ,如甲硝唑、丁胺卡那霉素等。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术前禁用肠道灌洗。1.2 手术方法 术中肠腔减压及灌洗 ,将病变部位肠管稍游离 ,在梗阻上端上肠钳后切开肠…  相似文献   

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术后由于腹腔炎症 ,广泛粘连而致的炎症性肠梗阻 ,较为常见 ,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 6 5 %~ 8% .病理基础多为新形成的纤维素性粘连 ,日后可部分或全部吸收 ,多采取非手术疗法 .如若不当可引起肠瘘、肠间感染等并发症 .自 1 996年~ 2 0 0 2年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45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5例均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5例患者中 ,男性 3 0例 ,女性 1 5例 ,平均年龄 42岁 (1 8~ 70 ) .疾病原因 :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时手术治疗的方法选择,方法:对1994年到2002年在我院患有左侧结肠癌并肠梗阻的55名住院患者,其中51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Ⅱ期切除4例吻合。结果:Ⅰ期切除术后肺部感染1例,Ⅱ期手术1例78岁男性乙状结肠癌患者术后3天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患者施行Ⅰ期切除吻合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各脏器功能未发育完全 ,对缺氧敏感。小儿腹部手术既要求镇痛又需肌松 ,同时要保证呼吸 ,不出现缺氧。所以小儿腹部手术的麻醉选择非常重要。我们总结了 5 8例小儿腹腔手术的麻醉 ,体会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儿年龄 4~ 12岁 ,其中急性阑尾炎腹膜炎 39例 ,胆总管囊肿 2例 ,肠梗阻 5例 ,急性嵌顿疝 12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安定 0 .2~ 0 .3mg/kg ,阿托品 0 .0 2mg/kg。不合作小儿肌注氯胺酮 4~8mg/kg ,待入睡后入室。开放静脉后 ,32例采用静脉氯胺酮 1~ 2mg/kg间…  相似文献   

7.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手术切除病变的阑尾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最常见手术。然而不少外科医生认为是“小手术而不重视;或术前检查不全面而造成误诊;或术中操作不够细致造成失误,出现并发症。现将手术中常见的错误及并发症的防治做  相似文献   

8.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急腹症。本科对一些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和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腹腔感染出现的肠梗阻 ,在外科常规治疗的同时 ,给予大承气汤中药胃管注入或灌肠 ,得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现将治疗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不完全肠梗阻 4 0例 ,完全肠梗阻 2 0例。其中非手术原因引起的 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手术后出现症状的 36例 ,男 2 6例 ,女 10例。1.2 诊断依据 所有患者均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四大症状 ,有的可见肠型 ,均闻及肠…  相似文献   

9.
闭孔疝5例     
闭孔病指腹内脏器经闭孔管突出的病,临床上很罕见,且极易误诊。本院自1980一2000年20年间共发现闭孔庙5例,均于术中才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5例,均为老年女性,年龄62一80岁,平均69 .8岁。患者均体质消瘦,4例有多育史。患者均以肠梗阻症状为主诉就诊,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不排便气,3例起病时有故关节或腹股沟区及膝关节疼痛,其中2例既往有关节炎病史。1例有阑尾切除病史,就诊时拟诊为粘连性肠梗阻,另4例梗阻原因不明。X线检查均表现为中腹部阶梯状液气平,提示为小肠梗阻。所有病例经禁食水、持续胃肠减…  相似文献   

10.
<正>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经本院确诊为外科急症及手术后患者共120例,年令在30~79岁。病种如下:脾破裂2例;胃穿孔6例;阑尾炎11例;胃溃疡23例;肝梗化19例;肠梗阻5例;癌症术后27例;上消化道出血24例;肝性脑病3例。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常见病 ,临床上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误诊 ,2 0 0 0 .11~ 2 0 0 2 .10月 ,我科共收治了 6 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 ,其中 12例曾经误诊 ,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误诊的 12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7岁。全部为住院病人 ,误诊时间为 2~ 5d ,后均由头颅CT见蛛网膜下腔或脑池脑裂内高密度影及腰穿获得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而确诊。1.2 误诊情况 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疼 5例 ,神经症3例 ,高血压 2例 ,椎动脉供血不足 2例。痛性眼肌麻痹 1例。2 误诊类型及原因2 .1 误…  相似文献   

12.
右半结肠癌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容易误诊.以误诊为阑尾炎者多见,也有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及其他腹腔感染者.本文收集并分析我院1998-02-2009-12间误诊的右半结肠癌患者11例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例1,女,60岁,急性腹痛腹胀伴呕吐4d入院,诊断为肠梗阻,腹膜炎。入院后急诊手术探查发现部分回畅坏死并穿孔,行肠切除吻合。腹腔引流术(右上腹置引流管一枚,下腹左右侧各置引流管一枚)。术后3d切口感染并流出肠液,诊为肠瘘,外观瘘口直径约1.2厘米。术后持续高热、体温在39~41℃,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血常规:白细胞30~40×10~9/L之间,中性占90%以上,血压不升,维持在12/8kPa左右,一身情况很差,二次手术已属不易,遂行保守治疗。 例2,男,47岁,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弥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88~1998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炎80例,其中成年妇女76例(95%),误诊48例(63.2%),误诊手术46例(60.5%).其发病率高、误诊误治率较高,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15岁,年龄分布:<20岁6例,21~40岁56例,41~60岁10例,>61岁4例。已婚64例,未婚12例中5例有性生活史。28例明确诊断,48例误诊病例中,误诊为急性附  相似文献   

15.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切除术也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又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在外科感染中人们认清了厌氧菌在感染中的地位,同时又认识了甲硝哒唑在治疗厌氧菌方面的作用。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阑尾源性弥漫性腹膜炎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1989年11月至2002年12月作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125例阑尾炎所致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治愈120例,死亡5例。切口感染31例,肺炎5例,肠粘连梗阻8例。肠间或盆腔脓肿8例。结论对阑尾源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前、术后注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和失衡的纠正、有效抗生素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中彻底清理腹腔,妥善放置腹腔引流管及切口皮下引流管.强心、利尿等综合处理措施,保持内环境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和病程转归。  相似文献   

17.
男性患者,46岁,因右下腹疼痛一天入院,入院时诉口渴严重,心慌、胸闷,小便色黄,当时体检:T38.6℃,HR 106次/m in,BP 80/50 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巩膜中度黄染,全身皮肤潮红,四肢湿冷,大汗淋漓,心肺听诊正常。腹部体征: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稍弱,移动性浊音阴性。急查血常规:WBC 10.5 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RBC、BPC、Hb均正常;肝功能:总胆红素72.8μmol/L,非结合胆红素58.9μmol/L。考虑:急性阑尾炎引起的门静脉炎并感染性休克。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微量泵泵入多巴胺升压,行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并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见:阑尾已坏疽但无穿孔,腹腔渗出不严重,常规行阑尾切除术。患者自入院到术后尿量为零,术后行抗感染、补液、升压治疗,术后12 h患者血压逐渐上升,尿量恢复,继续行抗感染治疗3 d,痊愈出院。术后病检: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讨论:急性阑尾炎常见并发症为阑尾周围脓肿,盆腔脓肿,膈下脓肿,局限性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肠瘘,门静脉炎及肝脓肿等。并发门静脉炎是少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急性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发生率0.6‰~2.9‰,国外...  相似文献   

18.
阑尾炎病人行阑尾切除术麻醉时如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则均有不同程度的牵拉反应,笔者尝试着用不同方法来预防牵拉反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阑尾切除术130例,其中男71例,女59例,年龄12~68岁之间,体重21~78kg,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三组,A组50例,T_(11~12)连硬麻下,并于手术切皮前加静注杜氟合剂(度冷丁100mg和氟哌利多5mg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5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2例,采用低位小切口1针~2针缝合法,观察手术效果。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效果满意,随访半年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阑尾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是盆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通常认为血流缓慢、静脉血管壁损伤和血液凝固性增高是促使本病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 .该病常在手术后第 2周内发病[1] .我院近 6年来子宫切除术后并发DVT共 13例 ,现就其有关治疗及预防措施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施行子宫切除手术 15 39例 ,术后并发DVT13例(0 8% ) :本组年龄 4 5~ 76岁 ,平均 5 5 6岁 ;体重 5 1~ 75Kg ,平均体重 6 5 2Kg ;原发病为子宫肌瘤 10例、子宫内膜癌 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肌腺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