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媛 《生活教育》2011,(20):64-65
语文活动课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活。在教学实践中,我认真领会《大纲》实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摆正师生在语文活动课中的"双主"地位。一、以学生为主体主体性和主导性是语文活动课的核心,因此,语文活动课要在学生主动参与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活动过程。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师生密切合作的结晶。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真正的师生合作。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8)
一、要上好活动课,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结合,又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尽管活动课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动起来,成为活动课的"主人",但教师的主导地位却不容改变,否则活动课就会成为自由式、开放式的休闲课、游玩课。  相似文献   

4.
一、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效应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说明阅读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作为“主导”者,教师首先应做到爱学生.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提问时.面对迟疑不决或紧张拘束的学生,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抹鼓励的眼光,一句贴心的话语。都能使答题者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有的学生还会因此产生心灵颤动,记忆终生。  相似文献   

5.
谈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校长、教师们耳熟能详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实,如果用哲学的思维来分析推敲“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说法的话.不难看出该说法是有逻辑性错误的。因为,主体对应的应该是客体而不是主导;主导对应的应该是被主导而不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说法.把鲜活灵动的教师给固化了,导致许多人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绝对不能成为教育的主体,为什么?则没有人能够阐述清楚:“学生为主体”这一说法,导致许多人认为:学生只能是主体,绝不能成为客体。“学生为主体”这一说法也把充满灵气的学生这一角色给极端化了,至于学生为何只能成为主体而不能成为客体?又如何成为主体?理由是什么?这些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思想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钱琴红  冯丽 《化学教与学》2010,(3):63-64,32
一、主题与背景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所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参与中发现问题.在参与中深入思考。在参与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始终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同时,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突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注重利用探究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学英语教学总的来说,在课堂上普遍存在这么一种情况:课堂活动未能形成师生双边互动。传统的教学法忽视了师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互动作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去发现和创新,师生密切配合。当然这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因为这是双边互动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活动可以开展多项活动,比如创建活动小组,开展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但是也要注意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导并结合教材的开展.在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思考、探索和交流.数学活动的开展是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数学的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1.
杨勇 《四川教育》2010,(4):47-47
数学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为主的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还应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适时适当地给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体验教学模式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模式之一.它以学生主动参与直接体验音乐活动为主要形式.重在学生的参与体验。即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组织、安排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主动与教师一起进行教学活动。各种音乐教学活动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纽带,音乐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认知和行为协调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里,师生地位平等。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由此。打造像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所说的“润泽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必须实现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真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必须实现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真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新课标中落实知行统一的有效载体,语文活动课以其生动活泼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如何"给力"活动,增添语文活动课的正能量?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活动课内容的选择、教师的主导、情境的创设、形式的选择、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对当前语文活动课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探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给力"活动来。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教师主导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凡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努力做到,不要包办代替,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人脑作为思维器官,  相似文献   

17.
孙晓丽 《中学文科》2009,(1):119-119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书本知识是有限的,只有让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才是最重要的.“活动化”已是当前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潮流之一.数学活动课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开设数学活动课势在必行.但这是门新课程,无既定教材,教师如何确定活动内容,以何形式开展活动,都是正在探索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数学活动课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历史活动课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它遵循“以活动促进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常规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以课堂为基本阵地。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引导学生在历史活动中去体验,在历史活动中去发展。历史活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其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马顺峰 《成才之路》2012,(7):12-I0007
正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性强,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地理学科呢?我认为,其着眼点在于加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创新。一、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力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主导"变成了"主宰",主体却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