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及其对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国会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法令之一。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联邦政府无偿向各州赠拨一定数额的土地,各州须以此土地出售所得资金为资本,开办以讲授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知识为主的专门学院,以满足平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产业界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进而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莫雷尔法案》及其随后相关法令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美国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为美国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美国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教兴农政策的历史嬗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是内战后美国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1862年到1914年美国政府通过颁布《莫雷尔法案》、《哈奇法案》、《斯密斯—来沃法案》,奠定了现代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制建立的法律基础,为现代美国农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为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美国科教兴农政策的历史演变,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莫雷尔法案>,授权联邦政府对各州赠予土地来创办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的新型高等学校.<莫雷尔法案>的颁布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对内战后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奠定了美国联邦政府运用立法和赠地拨款相结合的方式间接干预各州高等教育的法律基础;促进了内战后美国高等教育朝着平民化、大众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形成了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新体制.  相似文献   

4.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干预各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莫雷尔法案》、《斯密斯-休斯法案》、《退伍士兵权利法案》、《国防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令,这些法案奠定了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律基础,为美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各州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运用立法的手段干预各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莫雷尔法案》、《斯密斯一体斯法案》、《退伍士兵权利法案》、《国防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令.这些法案奠定了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律基础.为美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酹要求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各州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程。我国应该借鉴美国运用立法来促进本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大力改进我国的职韭教育立法工作.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非常注重结合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制定、更新职业教育法律,以保障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能够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从美国职教法的源头来看,?1962年,美国就颁布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奠定了农业、机械等实用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以1862年《莫雷尔法案》、1887年《哈奇法案》、1917年《史密斯一利弗法案》等为标志,美国逐渐在高等教育层次建构起技术教育教学、科研、推广工作的完整体系,同时在立法思想、理念和具体的立法技术、资助方式等方面为其后的联邦职业教育立法提供了范例。1917年,美国又颁布了著名的以资助中等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史密斯一休斯法案》,规定联邦拨款在中学设立职业教育课程,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7.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运用立法的手段干预备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莫雷尔法案>、<斯密斯-休斯法案>、<退伍士兵权利法案>、<国防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令,这些法案奠定了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律基础,为美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各州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程.我国应该借鉴美国运用立法来促进本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大力改进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工作,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及其历史意义简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美国国会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法律之一。该法案的提出者是小店主出身、靠勤劳节俭而发家致富的议员莫雷尔。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联邦政府向各州赠拨一定数额的土地,各州须以此全地出售所得资金为资本,开办以讲授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知识为主的专门学院,以满足平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产业界培养技术人才,进而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一法案的颁布,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并进而推动了美国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会于1944年颁布了《退伍士兵权利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对在二战期间服役超过90天的退伍士兵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根据其服役时间长短和职位等提供一定数额的退役金、教育训练补助金、失业救济金和住房贷款等。《退伍士兵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美国战后安置退伍士兵政策的法律框架,为美国二战后在短时间内妥善地安置近千万退伍士兵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美国战后经济的腾飞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杨丽 《教育与职业》2008,(3):167-169
《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奠定了美国各州依靠联邦增拨土地创建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学院的法律基础和经济基础,促使各州掀起了依靠联邦创建赠地学院的运动。我国应该借鉴美国创建赠地学院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经验,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经济主战场的农业高等教育,改革完善我国的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体系,为我国农业经济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美国Spellings委员会报告是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案,既为高等教育法案的修订提供了立法基础,也为今后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了蓝图。该报告确定了"高等教育机会、可支付性、质量与创新、问责"是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四个主题。美国21世纪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是由联邦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由社会多方代表进行民主商议,然后由政府主要采取立法与拨款形式进行的。它充分尊重各州和高等院校的自主权,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改革可以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育发展的关键,努力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法令《不让一个儿童落后》中体现的“高素质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对我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澳大利亚出台了<高等教育支持法案>修订版,该修订版进行了高等教育拨款援助和学生贷款等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弱势群体的入学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凭单计划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旨在弥补公立学校教育制度弊端的革新方案 ,对美国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58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教育法》,被认为是美国教育史上具有极重要地位的、维系美国国家安全的高等教育法案。对于该法案的立法原因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立法,推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大学校园里却孕育着反叛的情绪,在越南战争和种族问题的激发下,大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反抗形式表达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满,学生运动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校园里多元文化浪潮的兴起,也促使大学思考其自身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大学校园里却孕育着反叛的情绪,在越南战争和种族问题的激发下,大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反抗形式表达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满,学生运动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校园里多元文化浪潮的兴起,也促使大学思考其自身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The period of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continues to have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politics and governance in Scotland. In the 11 years of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landmark legislation and reforms affected key areas of the Scottish society and economy. Education featured prominently in the Thatcherite agenda in Scotland. In Scotland, the education system’s association with national identity had particular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 Scotland under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The distinctiveness of the Scottish education system presented particular problems for a government intent on challenging the social democratic consensus. Opposition to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especially its perceived attack on the social democratic underpinnings of the welfare state which included the state schooling system, re‐ignited the home rule campaign in Scotland in the late 1980s. The article examines both key legislation, namely the Education (Scotland) Act 1981, the School Board (Scotland) Act 1988 and the Self‐Governing Schools etc. (Scotland) Act 1989, and also key non‐legislative reforms to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under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in the area of public (state) schooling.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se reforms continue to influence the educational policy debates in Scotland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