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文悟读鲁迅先生是世界上最具有叛逆精神的斗士之一。他的叛逆行为也许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偏颇,例如中学生所熟悉的他对中医的态度和对进化论的理解,但他深刻的见解与透彻的剖析是许多人无可相较的。这集中表现在他对历史、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上。在本文中,他用精辟的语言,把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形象而准确地概括为两样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正是他独到的发现,虽然有它偏激的地方,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见解的深刻性、揭露的彻底性。鲁迅先生对历史的理解来源于他骨髓深处的反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最早站在农民立场上,把他们放在小说主人公位置上的作家之一,农民问题是其创作的中心,他把最多的篇幅、最大的关注和最深的同情给予农民。从鲁迅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入手来审视其乡土创作,并依据这些人物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性格特征,将其分为三大类:暂时做稳奴隶的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习惯奴隶别人的人。在新世纪、新农村建设的今天,面对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变迁而极度躁动不安的乡村大地,重新研读鲁迅的乡土小说,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最早站在农民立场上,把他们放在小说主人公位置上的作家之一,农民问题是其创作的中心,他把最多的篇幅、最大的关注和最深的同情给予农民。从鲁迅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入手来审视其乡土创作,并依据这些人物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性格特征,将其分为三大类:暂时做稳奴隶的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习惯奴隶别人的人。在新世纪、新农村建设的今天,面对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变迁而极度躁动不安的乡村大地,重新研读鲁迅的乡土小说,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桃花源记》脍炙人口,千古不朽。陶渊明的名字是与《桃花源记》连在一起的,提起陶渊明,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篇《桃花源记》。一陶渊明头脑里为什么有一个桃花源?当然是因为他向往这么个世界,桃花源是他理想中的天地。因为现实世界——不单是他生活的东晋时代,而且是秦汉以降的人世——百姓没有好日子过。照鲁迅先生的说法,对于百姓来说,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求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桃花源人的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那是求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他们逃进桃花源,摆脱了这种…  相似文献   

5.
一、强大的穿透力犹如飞将军李广引弓射出的直贯顽石的利箭。《灯下漫笔》揭开了掩盖在历史真相上的重重黑幕,剥开了历史的“外壳”,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当某些文人高唱“三千余年古国古”,为所谓的中华文明沾沾自喜的时候,当人人神往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的时候,当所谓的修史夸耀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的时候,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历史不过是一部血淋淋的吃人史。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乱”与“治”,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所谓的“天下太平”不过是专制统治者稍稍洗去满脸的血污…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学生以“学而优则仕”、“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目标。可见传统教育首先注重“修身”、“立德”,进而“立功”、“立言”为政治服务。传统教育在统治者“暴力”与“愚民”专制统治下,只能培养出一邦“极容易做奴隶,而且做了奴隶之后,还十分的喜欢”的愚弱的国民来。于是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慨叹“三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历史不外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曹权 《文学教育(上)》2008,(18):110-110
“匕首”、“投枪”,这是对鲁迅杂文公认的评价,那么,《灯下漫笔》这支“投枪”,其矛头所指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自这篇文章被选入高中教材以来,似乎已有定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各个版本的教学参考书都把文章的观点概括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很显然,教材编者认为,鲁迅这篇文章的批判对象主要是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分散在各个乡村的农民群众。因此,农民的经济状态和生活水平,就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对中国命运的思考。我国的不少作家,由于种种原因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创作出一大批农民题材的小说。从而使当代文学紧紧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农村生活图景。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农民建国后所走过的曲折坎坷的道路以及他们灵魂深处的变化轨迹。通过文学这面镜子对现实的反射,从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农村,认识农民,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当代著名的农民作家高晓声曾这样说:“要让我国各阶层的人民,都了解农民的状况,我国是一个有八亿农民的国家……必须谈谈农民这本书,才能知道我们能够做什么,步子应该怎么跨,速度怎样才算快,才晓得什么叫正确,什么叫错误。”为此,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中国农民解放后的灵魂裂变,了解他们是怎样逐步地改变着封建制度所造就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怎样从极左思潮的愚弄中摆脱出来,终于艰难地踏上了新生活的里程,揭开了中国农民生活历史的新的一页。 一、从奴隶到主人的觉醒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早在  相似文献   

9.
欣赏小说不能离开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来探究一下祥林嫂的人物性格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意义。祥林嫂是安分守纪的。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曾经说过,历史上,所谓治世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所谓的乱世是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祥林嫂的生活追求就是做一个安稳的奴隶。作品在第一次描写她时这样写道:“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在那个时代,她不会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封建礼教是恶的。作为一个传统女性,相夫教子、勤奋劳作是她的恪守之道。祥林嫂是那样热爱生活,她勤勤恳恳地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由于她勤快能干,得到别人的夸赞,…  相似文献   

10.
任新英 《甘肃教育》2004,(10):27-28
“鲁迅文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灯下漫笔》中,鲁迅以深邃的目光,穿透几千年中国的历史风云,凝结成一个痛苦的结论:中国人的历史不过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怪圈中恶性循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走出这个怪圈,中国百姓从来就没有做过一回真正意义上的“人”,顶多不过是奴隶(或叫“牛马”)。文章最后,深切希望青年一代改变这一悲哀的现实,创造一个全新的民主社会。学习这篇文章时一定要让学生领会这一精神实质,并让学生明白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灯下漫笔》是一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先从具体的事件产生联想 ,引入本题 ,然后抓住论题 ,联想广泛 ,引用丰富 ,层层剥笋 ,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中国国民的人生史是一部“奴隶史” ,对于国民来讲 ,几千年中国的“文明史”可分为两个时代———“(国民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国民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用哲学的眼光 ,从表现国民的劣根性的角度切入 ,批判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长期奴役的国民的奴才性格和奴才传统。鲁迅的这一篇文章来得特别。《孔乙己》直指封建科举制度 ,《祝福》直指封…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在"大语文"中培养"大写的人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学生以"学而优则仕"、"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目标.可见传统教育首先注重"修身"、"立德",进而"立功"、"立言"为政治服务.传统教育在统治者"暴力"与"愚民"专制统治下,只能培养出一邦"极容易做奴隶,而且做了奴隶之后,还十分的喜欢"的愚弱的国民来.于是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慨叹"三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历史不外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在"先儒"(孟子)的所谓"一乱一治"的怪圈中翻滚.鲁迅先生在苦闷、彷徨、求索、呐喊与战斗的一生中,"立人"乃是其思想的核心,要救治国民,首先要救治他的灵魂!深谙教育之道的鲁迅先生正告我们:教育要培养"大写的人"!何谓"大写的人"?时至今日,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换言之,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系列谈李武秀从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的描写农民的小说中,鲁迅塑造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农民形象系列,诸如七斤、闰土、阿Q、祥林嫂、爱姑等。通过这些形象塑造,反映了鲁迅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吃人的罪恶制度的极度仇恨,对中国广大农民悲惨命...  相似文献   

14.
要问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笔者感受最深的则是由于文本分析知识和方法缺位而导致的作品解读的肤浅和僵化。让我们先看两个课例。其一:一次市级观摩课,课题是鲁迅的《灯下漫笔》。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中间切入,提炼出作者对中国历史高度概括的观点:中国历史不过是两种黑暗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接着,教师与学生一起品读相关文字,把握作者的观点,归结出作者对暴力统治和国人奴性人格的批判。接下来,师生又一起体味作者的写作本文的情感态度,老师的观点是“对暴…  相似文献   

15.
《灯下漫笔》创作于1925年春末,其主旨是批判中国历史,并反思、批判国民性。披情入理、情理交融是它在说理方面的一大特色。先说“理”。文章的中心论点在第10段: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两句话是文章之眼、之骨。“片言居要”,擎起全文,文章的全部论述都围绕它展开。它把中国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乱世和治世。乱世之中,国人想做奴隶而不得;治世之中,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历史在这一治一乱中交替进行,不变的是国人的悲惨命运。以唯物史观观照作者的论断,似乎有偏差,不合理,甚至大谬不然,但唯其如此,它才越发显得…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灯下漫笔》独辟蹊径,着眼于人民百姓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两千年的封建史,就是一部百姓永久做奴隶的历史。这个观点不无偏激而又不无正确。鲁迅站在历史发展的波峰上,从历史的末端回溯到历史的源头,敏锐而深刻地发见了这一个规律。可以说是石破天惊,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不仅以犀利的笔触,通过对一个又一个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旧中国生活的画卷,其中有许多人物,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艺术典型,时至今日,还常让人警醒不已。而他笔下的一群孩童,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深受五四以来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的柔石,凭借其过人的创作天赋和独到的乡村审察视角,创作出乡土文学经典之作《为奴隶的母亲》,将20世纪20年代以浙东为缩影的中国乡村凄凉的社会现实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他继承了自鲁迅以来的现代国民性批判思想传统,从历史的视角进行了新的发掘,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国民性批判这一主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第一个自觉地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毫无疑义,鲁迅最热烈、最深沉、最诚挚的感情,始终是倾注在农民群众身上的。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人感到他对农民群众,具有像鲁迅那样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的感情。他总是像一个成年的儿子对自己年迈的父亲一样,了解中国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地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的农民。他了解农民的内心愿望,了解农民在潜意识中埋藏着的希望改变自身命运、本质上属于“革命”的愿望。正因为如此,他才用渗出血泪的目光焦灼地注视着广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新生代作家的“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鲁迅是快老石头”、鲁迅等“老一辈的作品,他们到我们这里已经死亡”等观点,提出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郁达夫认为鲁迅“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人格精神令人崇拜;鲁迅是我们“民族光辉的人物”.如果愚蠢地打倒鲁迅,我们就可能重回到做奴隶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