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语言实践课,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倾倒".这种学习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压抑了学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言实践课,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倾倒".这种学习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燕 《教学月刊》2004,(12):21-23
作为语言实践课,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倾倒”。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运用,是通过课堂上大量的操练得来的。我们把这种操练叫做“课堂活动”。课堂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活动,它是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的一种活动;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发展的一种活动;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一种活动;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只是一个组织、指导和服务。而我们把教师实施这个活动的过程叫做“活动教学”。“活动教学”应多样化、生活化,更应该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教学目标。那么,怎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活动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邱小琼 《考试周刊》2012,(22):16-17
在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意义日益重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程度,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意义日益重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程度,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陈明珠 《教师》2012,(36):35-35
建立以“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并从教材和教法两方面进行论述,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辟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潘翠柏 《中学文科》2009,(16):127-127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倾倒”。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教好英语的关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应该把课堂“看作是组织儿童本身的校内外生活的基本形式”,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积极学习语言,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要让英语课堂最终回归生活,要让学生享受丰富的英语课堂生活。这里的课堂生活是指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和指导不高于小学生自身水平的教育教学过程,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人为本”,遵循“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展开教学.但是,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对参与课堂活动不感兴趣的现象.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呢?  相似文献   

11.
一、树立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感受新课程教学理念带来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需要改变。必须摆正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小学生从中高年级开始在英语课堂上变得羞于启齿,课堂参与不积极的问题有待解决。以C市P小学21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课堂消极参与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光华 《考试周刊》2014,(56):118-118
<正>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的作用,体现外语交际教学思想,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用提问对话形式代替单纯的知识讲授,对话式英语课堂教学,是问答式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比较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与学生的参与。然而单纯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因为其忽视"交互性语言教学"(里韦尔斯,1997)的多维性,所以对话式课堂教学活动仅停留在某个层面,难以解决学生英语逻辑与思辨能力发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 :1面向全体学生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让学生主动发展 ,强调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以“主体教学”课题改革为载体来实施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为什么要选择“主体教学”呢 ?因为课堂既是学生接受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 ,更是学生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培养能力、萌发创新意识的重要地方。小学课堂主体教学 ,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在课堂上实施的一种教学。它重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内在的要求 ,以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英语教学开拓了一片新天地.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然而,教师如果过滥过多.不切实际地使用,就会喧宾夺主.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应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很好地使它与英语教学相融合.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全语言教学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始于美国“的全语言教学”是当代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套指导课堂活动的教学原则,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用它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与《英语课程标准》里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相吻合,对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起到了积极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方莼 《考试周刊》2012,(85):110-111
提问是英语课堂交互活动中最普遍的形式.学生作为这种交互活动的主体.其参与课堂的态度和程度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呢?本文试从“提问”这个角度论述。  相似文献   

18.
小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会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各种各样、环环相扣的活动。这些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游戏和步骤,而是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依托,在轻松活泼的韵律中承载着新知学习、巩固练习、 操练实践、交流运用之重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 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新的课程呼唤新的教学发展。我们必须立足课堂,积极探 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注意调节学生情绪,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使之乐学、爱学、会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由“讲师”变成“导师”,使“课堂”变为“学堂”,这成为英语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英语教学是以语言交际为目的的,因此,我们提出了“导引学习法”,即以“情境导趣,问题导思,活动导学,过程导法”为指导,构建“导思-导学-导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