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文的语言美,是许多作家长期以来刻意追求的境界,所谓“诗情画意”、“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正是对这个境界的艺术概括。散文要写得短小精悍,富有诗意,就必须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散文的语言,虽不像诗歌语言那样高度凝练,韵律和谐,也不像小说语言那样具体细密,但必须写得精练优美,朴素自然。精练,是指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传达人物的神情特点。语言精练,就能做到言少意丰。寥寥数语,即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  相似文献   

2.
权德舆是中唐贞元、元和间文坛上十分活跃的人物,也是较早提倡革正文体的作家之一。其文学成绩主要在碑志文这类应用文体,其碑志散文不只是单纯用应用文的笔法去写,在取材、组织、构思、语言等方面更接近于文学散文的写法,大都写得温润弘博,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3.
不同作家的散文,甚至同一作家的不同散文,语言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主要是由散文的文体特征、作家的个性和写作题材决定的。以《斑纹》和《听听那冷雨》为例,多角度总结散文语言风格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敏 《高中生》2015,(6):7-9
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生活片断,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语言特色,有的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有的凝练含蓄,情理相谐,意境深广。正因为如此,散文的语言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朗诵中慢慢鉴赏,细细品味。这里以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春之怀古》为例进行散文语言特色的鉴赏。  相似文献   

5.
宗璞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写得细腻又抒情,流畅而又有韵味。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宗璞散文的艺术特色:用传统笔法写游记散文,用真情实感写抒情叙事散文,用广博学识写文化性散文。  相似文献   

6.
石评梅,是我国二十年代继冰心,冯沅君等之后又一位活跃的女作家。她写诗歌,写小说,写剧本,也写散文……。从开始创作到一九二八年不幸病逝,短短六年左右的时间,就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可观的文学遗产。其中,为数最多、在她病逝后又得以结集出版的是散文。石评梅的散文大多数是抒情散文。作品抒发的都是出自作家肺腑的真情。在抒情达意时作家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而且文采绚丽、挥洒恣肆,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受到时人的称赞。  相似文献   

7.
商洛作家李育善的散文创作,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公务员和乡土作家的双重角色体认,交互影响着李育善的散文视角。李育善散文的关注重心是家乡的广大农村,着重状写乡间的自然山水、民生场景和人物命运,从而构成了多幅生动的商洛风俗画卷。尽管李育善的散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来看,近十余年来,其创作不断走向成熟,表现为取材范围日益拓宽,个人视野逐渐开阔,语言技巧不断丰富。这些踏实的进步,使作者在承变进程中的陕西散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台港女性作家中.张晓风创作颇丰。她写散文.写历史剧,写小说.唯独没有写过诗。但她那脍炙人口的散文充满了浓郁的激情、跳跃的文思.尤其是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珍视使她的散文像诗一样意象鲜明、意境悠远。而小中见大的独特感受方式更使她的散文独具魅力.这种审美感觉的独特性来自于作家对生命之谜的执意追问和对人性美的弘扬。  相似文献   

9.
《歌溪》是著名散文家吴然创作的一篇写童年生活的散文,作品以清新优美的文字语言,抒写了美丽的大自然和大自然怀抱中欢乐的孩子。在这篇散文里,作家满腔热情倾(qīng)心赞美和歌颂(sòng)的,是农村、山野间常见的  相似文献   

10.
《荷花淀》是作家孙犁写的一篇反映冀中人民抗击日寇的短篇小说。作品以优美的散文笔法,清新、质朴的语言,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民战争思想的正确和英明,并歌颂了根据地人民英勇、乐观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散文观念的变化 ,散文艺术的开放 ,当代各种艺术信息的渗透 ,散文审美风格也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从作家的个人化写作到社会化写作的变化过程 ,作家的审美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表现出不同作家对不同的审美艺术的追求与开拓 ,形成了斑斓多姿的散文审美风格 ,这种审美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散文的语言怎样才能体现其独特的风格美 ?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高运用语言的功力 ,力求语言的个性化 ;二是要贴近生活 ,贴近作家的本色和个性 ,力求语言的自然之美 ;三是要避熟就生 ,力求语言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12.
冰心散文的温柔美是作家自觉的审美追求,是作家人格的表现,也是作家女性特质的体现.我们从冰心散文的内容、表达和语言都能深切感受到其令人陶醉的温柔美.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人的情感,散文教学尤其应该如此。散文是一种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情"字。散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品味体悟文章的情感。如何品味?一、品味语言散文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虽然没有诗歌语言那样精粹。散文由于风格的不同,语言风格也是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纯净。  相似文献   

14.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这是作家杨朔同志对散文的一句评价。的确,优美的散文,不仅有缜密、凝炼如诗的语言,更有着美妙动人的诗的意境情致,读来令人陶醉。现代作家鲁彦的散文《听潮》,正是通过运用诗的语言、诗的意境和诗的情致,来体现其艺术  相似文献   

15.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作家群体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她写诗歌、小说,也写散文,成就最大的是在散文方面。她的散文,尤其是作品的语言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性特色,而且显露出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和  相似文献   

16.
《月光下的喇叭手》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早期作品,属于写人叙事类散文.本课抓住散文的文本特质确定教学内容,上出了“这一篇”的独特之处.始终聚焦乡愁情感主线,用三条文本解读路径探究“喇叭手”形象的情感内蕴,带着学生层层深入去品读语言、体悟情感、探究深意.  相似文献   

17.
散文的艺术特点,要求其语言具体、生动、形象,换句话说,就是写散文的时候要让语言有内容,有趣味性,有画面感。而形象化又是散文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点。朱自清《春》中所写“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语言极其形象,想象丰富。把春天那种充满活力的情状表现得恰如其分。而换成“春天里的一切都生气勃勃“,其艺术性就大打折扣。我们写散文,要有意识地锤炼语言,使语言形象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乡土散文中的写人散文 ,展现了乡土世界里各色人物。作家以主观的感情、客观的笔调、陌生化的手法 ,突出乡土人物形象 ,使乡土人物反映了作家对乡土的记忆、经验和思考。其中运用的陌生化、怪诞等手法 ,更是这类散文所独擅 ,这些作品有助理解现代散文的艺术技巧及现代作家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9.
王湘萍 《高中生》2009,(13):7-7
散文是一种优美且充满诗意的文学体裁,以其写法的不拘一格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篇散文的好坏,语言是关键。汪曾祺曾经说过,写散文其实就是写语言。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形象的描绘、精彩的叠句等,都会增加文章的情趣。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现代散文可追溯到1925年,取得了显著的文学成就。其题材较为广泛,大致可分为写大陆、写台湾、写海外三类,代表性作家有赖和、张我军、张拓芜、郑明女利、琦君、尹雪曼、梁实秋、陈若曦、王鼎钧、林语堂、余光中等。散文创作的繁荣是与台湾散文理论的建设与促进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