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使用AllTheWeb对四大门户网站的网页总数、链接总数、外部链接数进行测度,并计算出其网络影响因子和链接效率,以此来评价四大门户网站的被利用情况.将5种链接指标与网站的人均页面访问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确定外部链接数能同时提升网站影响力和流量,为门户网站自身优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网站特征的定量研究(Ⅱ)--大学网站影响力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宇锋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2):191-194,175
本研究以网站被链接次数和网络影响因子(Web-IF)作为网站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对中国财经类院校网站和美国商学院网站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统计数据显示,这两组网站的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网站被链接次数和Web-IF对网站质量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衡量网站规模、网站链接特征和网站影响力的指标对网站评价具有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徐芳 《现代情报》2012,32(9):168-171
以我国20个省级教育信息综合网站为样本,运用Google搜索引擎和网络链接分析方法获取样本网站的总链接数、内部链接数、外部链接数和网页总数等链接分析指标数据,并对网络影响因子进行计算。然后使用灰关联排序的方法对其中八项指标数值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省级教育信息综合网站的建设状况、利用状况和影响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许剑颖 《现代情报》2012,32(10):130-133
选择江苏省全部13个地市级政府网站作为研究样本,确定了网页总数、总链接数、外链接数、内链接数、网络影响因子、外部网络影响因子、内部网络影响因子、PR值共8个分析指标,运用链接分析法对上述网站的网络影响力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网站进行排序,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江苏省市级政府网站建设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外部网络影响因子在大学网站评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茵茵 《现代情报》2008,28(4):66-69
通过对网络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着重介绍外部网络影响因子对网站的影响力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利用外部网络影响因子和总体网络影响因子对中国大学网站的影响力进行计算和对比,并通过引入链接效率对两种网络影响因子的有效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网络影响因子能够比总体网络影响因子更为有效和客现地评价网站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赵发珍 《现代情报》2013,33(6):91-95
论文通过Yahoo!和Bing搜索引擎获取30个网络社区网站的网页总数、链接总数、内、外部链接数、PR值,并计算了网络影响因子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以上多项链接指标数据进行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这30个网络社区网站网络影响力前几位是:51.com、腾讯微博、腾讯博客、腾讯论坛、网易微博、网易博客、新浪博客、豆瓣网。最后通过对比Yahoo!和Bing搜索引擎获取的链接数据,验证了两大搜索引擎对于网站链接分析是可行的,但是用Yahoo搜索引擎统计的数据来分析更为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7.
中国省会城市政府网站链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晏尔伽 《情报科学》2008,26(2):218-223
运用网络链接分析方法,利用AllTheWeb与AltaVista两种搜索引擎,分别计算出中国大陆地区27个省会城市政府网站的总链接数、站外链接数、网页数以及总网络影响因子(WIFt)和站外网络影响因子(WIFe);并结合政府网站的特点计算出非政府网站链接数以及非政府网站网络影响因子(WIFc)、GDP网络影响因子(WIFg)、人口网络影响因子(WIFr)和人均GDP网络影响因子(WIFj).将这3种链接数与6种网络影响因子分别与政府网站排名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确定总链接数可以作为评价政府网站的一项指标,并讨论了现阶段网络链接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链接分析的中小企业网站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丽丽  徐静 《现代情报》2015,35(1):114-119
在网络链接基本分析方法基础上,构造销售利润率影响因子指标,并结合其它对中小企业网站影响较大的链接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其与样本中小企业排名的相关关系,并对中小企业网站影响力进行评价,进而对中小企业网站建设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网站链接分析及网络影响因子探讨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本文对中国主要大学网站的总链接量、外部链接量和网络影响因子(WIF)作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它们与大学排名中的总得分和科研得分的相关关系,指出了网络影响因子在测度中国大学网站网络影响力上的不足之处,提出外部链接量是测度大学网站网络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对研究中所用的搜索引擎的数据作了比较分析,指出Alta Vista的数据比All The Web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链接分析方法,利用AltaVista搜索引擎,分别检索淘宝网、拍拍网、易趣网的网页总数、链接总数、 外链接数、内链接数,计算网络影响因子、外部网络影响因子和内部网络影响因子,结合Alexa排名和人均页面访问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深入三大C2C购物网站的团购、支付工具、社区的链接指标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给出优化C2C购物网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站特征的定量研究(一)--对大学网站链接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网站的总链接数、指向内部的链接数、指向外部的链接数、链接密度、页面平均链接数和所链接到的网站数为指标 ,在对中国财经类院校、美国商学院和医学院网站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探索大学网站的链接特征以及中、美大学网站在链接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问题是各国法律和政府政策关注的焦点。论文以中美两国一流高校为研究对象,从科技人员收益占比以及大学支配资金的分配模式两个角度,归纳并比较两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中国高校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要明显高于美国;美国高校以内部激励为主,而中国高校主要使用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两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差异是造成收益分配机制不同的主要原因。建议:现阶段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一方面仍然要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型下的收入分配方式,但另一方面,应适当地向市场型发展模式下的收入分配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美高校创新群体技术多样性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小君  张誉宁 《科研管理》2017,38(11):75-81
中国高校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居全球首位,美国居第二位。为观察两者在专利技术多样性方面的分布特征,本研究以近十年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中美高校授权专利为大数据分析样本,通过深层分析,揭示了两国高校在八个行业中的专利分布及其多样性与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医学和卫生学领域是两国高校最活跃的技术门类,且专利数相近;除机械工程行业外,中国高校在其他七个行业中的技术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美国,而美国高校在人类必需品行业的专利相对占比高,并表现出一定的技术集中度。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示,我国高校整体的专利数多及其多样性指数高,并不能代表在单个专利水平上的"创新度"和"技术复杂性"。此外,文章指出了多样性指数在专利计量应用中的局限性,在理解技术多样性指数的涵义时,要结合其他相关指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体系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的大学在我国经常被作为技术转移的成功典范。然而,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美国的几个最好的大学上,对普遍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对美国大学的技术转移体系做了一个系统的概述,既提供了历史和法律知识的背景介绍、强调了其中一些主要趋势,也提供了某些特定机构在技术转移方面的具体运作和相关政策的例子。可以看到,美国大学的技术转移各自为政,彼此差异很大。专利收入对大多数研究型大学来说,并不是一个可靠的财政来源。竞争力议程的兴起对美国大学的商业活动曾产生巨大影响,但近年来也开始了对传统价值和使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下的电子政务门户用户接受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徐博艺 《情报科学》2007,25(8):1208-1212
本文根据技术接受模型和Hofstede文化的四个维度理论对影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用户接受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考虑中国文化影响因素的TAM分析模型,并结合该模型对我国的电子政务门户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为美国赠地大学“三位一体”传统发展模式注入新活力,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建设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本文以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主从创新创业课程、社会实践机会、创新创业竞赛、学生创业社团、产业对接、校内孵化器与加速器、创业投资基金七个方面剖析美国赠地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从中获得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胡泽文  刘硕  冯睿  张小菜 《现代情报》2018,38(11):95-104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中美英图书情报学领域1990-1994年和2010-2014年期间文献的施引文献为样本,计量分析了:1)美国在1990-1994年和2010-2014年期间的施引文献特征:国别、机构、来源期刊、开源、类型和语言及其之间的差异;2)中美英2010-2014年期间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施引文献特征及其之间的差异,揭示出中美英3国1990-1994年和2010-2014年期间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施引特征分布情况及科学交流概况。研究发现:1)1990-2015年美国的年均发文数量是中国年均发文数量的24倍;2)中美英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主要施引国家基本一致;3)美英图书情报学领域新时期(2010-2014)的主要施引机构中,出现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武汉大学等中国大学的身影;4)美国图书情报学领域施引文献的开源程度最高,比例达到10.73%;5)中美英3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主要施引文献类型基本一致,全部为论文、会议论文、综述、专著和社论材料,且论文和会议论文的占比均在91%以上。  相似文献   

18.
《普罗米修斯》2012,30(1):74-84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and Web offers a basis for culturally-neutral,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was tested through a content analysis of 100 Mainland Chinese and American websit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tools of the Internet and Web were neither fully neutral nor fully specific to the websites' 'home' cultures. Cultural hybridisation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re suggested as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