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话,是苏州人形象的硬件苏州话作为一种资源,正面临流失与断层的问题。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保护苏州园林是一样的。为什么要保护苏州话?保护苏州话,其实是对苏州人形象的保护。苏州话,是苏州人形象的硬件——因为没有  相似文献   

2.
<正>苏州是一座精致的小城,苏州的园林、苏州的桥、苏州的水、苏州的昆曲……都透着一股精致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叶圣陶在《苏州园林》里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把苏州的园林的精致绮丽,说了个透彻。苏州在全国颇有名气,虽然经济较发达,却不骄奢,是一个很平民化的城市,也因此让很多人爱上苏州,并融入苏州。一座城市的风貌,会影响这座城市的文化形成,也必将会影响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理念、教  相似文献   

3.
城里的月光     
妈妈在苏州打工,我和姐姐去了一趟苏州。苏州是一座很美丽的城市,特别是苏州园林,亭台楼榭各具特色,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往返。那天晚上妈妈上晚班,我和姐姐出来随便走走。苏州夜晚的街上霓虹闪烁,不停地变幻出各种式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涌现出以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一批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苏州模式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早在1985年,苏州就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苏州就是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特征,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苏州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发  相似文献   

5.
苏州泥塑是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是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现如今随着老艺人的离世,技艺高超的虎丘泥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作为吴文化民间美术样式之一的苏州泥塑艺术已成为一种珍贵的文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美术课堂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苏州泥塑、了解苏州泥塑,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弘扬苏州泥塑这一传统文化,而且通过动手体验泥塑制作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将苏州泥塑引入课堂对这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苏州小巷风情小说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小说,其小说中的地域色调,不单指其所描绘的苏州秀丽的自然风光、古老的民俗风情,更主要的是指一种更加内在和深层的东西。它是现代苏州人身上深层次地受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它是渗透在苏州这一地域的人的心态结构中的某种精神气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苏式教育"是在苏州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本土化教育教学理念。虽然它们的实践是各自分散的,但有着共同的教学形态和课堂样式,具有典型的苏州风格和苏式特色。它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在苏州的集中体现,也是苏州教育现代化在教学领域的最大亮点。作为一名信息教师,一方面感受着苏州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承担着传承发扬苏州文化的责任。研究"苏式课堂",践行"苏式教学",总结课堂教学规律,提炼苏式  相似文献   

8.
苏州是人间天堂,它的美,离不开苏州的水。水是苏州的灵魂。那穿行在大街小巷的道道小河,宛如一条条绿色的绸带,将苏州温柔地缠绕。 苏州水多,井自然也多。 记忆中爷爷家门前有一眼井。那井,也不算十分特殊。井口是个正六边形,边上的石头已经磨得很光滑。井沿边,细细看去,竟有一道道勒痕。也不知有多少年历史了。  相似文献   

9.
工艺美术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它是以物质为表现载体的精神文化。一种文化要传承就不应固封于过去和传统,苏州工艺美术也需要不断吸纳、融合新素质、新成分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于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是我们进一步研究苏州独特文化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的重要契点。本文将从苏州工艺美术的现存问题分析入手,揭示苏州工艺美术资源优势,提出促进苏州工艺美术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意图推动当下苏州工艺美术的研究、继承和发展活动。  相似文献   

10.
对苏州怀有浓厚好感。苏州,人说是天堂,建这个庞然大物,为什么不叫"天堂之门"呢?"东方之门"和北京CCTV"东方智窗",一南一北,一门一窗,堪称今天扭曲中国审美的两朵骄人奇葩了。曾经,我认为苏州是最有中国味道的城市。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婉约园林,曼妙昆曲。这份宁静达到了东方哲学境界的最高审美品格。可惜,我看到的已经不是本真的苏州了。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69+167
致远至恒务学悟真苏州科技学院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  相似文献   

12.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苏州评弹是苏州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已有400年悠久历史,是中国曲苑的一朵奇葩。但是近些年,随着苏州经济不断发展,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多元文化冲击、语言限制和缺乏时代元素感等问题阻碍了苏州评弹的推广。通过实地考察、定性采访、定量调查的方法详细了解苏州评弹的现状,评估各方面的态度,了解其发展的困境并从评弹创作者、评弹表演者、政府和观众等不同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苏州中学简介 江苏省苏州中学是一所有着千年办学渊源、百年新学历史的江南名校。该校前身为北宋名相范仲淹于景裙二年(公元1035年)在南园创办的苏州府学。在其悠久的历史上以名师众多、人才辈出而著称。苏州中学以科研来指导心理教育是由来已久的,自从90年代开展心理教育以来,始终把心理教育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苏州,他们期盼"入乡随俗",用苏州话与苏州人更好地进行交流。虽然学校、培训机构不失为他们学习苏州话的有效途径,但是,网络学习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学习苏州话的便捷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作为一项文化性较强的旅游活动,修学旅游将极可能成为人们热捧的旅游活动。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旅游业发展成熟,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苏州旅游业发展情况和修学旅游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发展苏州修学旅游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网师园 网师园很小,但小巧玲珑,苏州人都喜欢去那里游玩。 网师园中的每一处风景,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像园中的“涵碧泉”,传说有一年苏州发生旱灾,一条乌龙用夜明珠变成了清清的泉水,才帮助苏州解除了干旱。而当你看见园中的灵碧石时,人们又会告诉你,这是从前一位苏州的大画  相似文献   

17.
肖静  一禾 《教育与职业》2006,(34):69-70
苏州科技学院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于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于此,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之城。据叶圣陶先生自己说,他游过的园林就有十多个。  相似文献   

19.
姑苏揽古     
上海人喜欢将苏杭称为“上海后花园”,更有人将苏州比作怀藏锦绣的美人,苏州清丽的美是可以想见的。于是探访苏州,自然也存着一种探访江南灵韵之美的心思。到达苏州后,第一站是枫桥。这座因张继的诗而名扬天下的桥与寒山寺相去不过五十余米,过了一条小巷便是了,但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座爬满藤叶的关隘——铁铃关。  相似文献   

20.
EVA 《中学生百科》2012,(4):25-26
在工厂值班室的窗前,保安叫住我,"有明信片。"就这样,我收到一张从苏州寄来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是苏州的水乡风景摄影。翻过明信片,那是一个女孩子隽秀的字:"娜,我到了苏州。苏州很美,城里有交错的水道,像个水网。还记得我们的网吗?好好照顾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