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办于1992年的海门市东洲小学从办学之日起,就以“追求卓越”为学校精神,以“让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为教育理念,致力于建设有文化有智慧有信念的“新生活学校”。“新生活学校”有一幅美好蓝图:每一个师生热爱阅读;每一个师生热爱运动:每一个师生热爱艺术;每一个师生热爱实践;每一个师生热爱生命。追寻着这样的教育理想,我们在新生活教育的大道上一路前行。  相似文献   

2.
当我问队员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你认识党员吗?他们常是一脸茫然。少先队要让队员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他们自觉地去热爱党,单纯的说教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少先队工作者要发挥指导与引导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队员,通过一个个好活动来完成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9):178-179
<正>古人云:"七岁看一生。"可见,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为了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将来能立足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少年儿童的心理世界是极其广阔的,辅导员作为这广阔世界的耕耘者,不仅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更要关怀队员的精神世界,关怀队员精神生活的质量和精神的成长与发展,成为队员的精神关怀者。一、点燃心灵的激情(加强学习心理指导)。学习是队员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的本质在于反映生活,追求回归生活。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甚密的学科,更加呼唤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习生活中的语文。到底语文教育与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只有先理清他们的关系,我们才知道语文教育要为生活做些什么以及如何让老师和学生不盲目地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5.
“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是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发展的生活过程。既然是一种生活,我们便应该让教育还生活本来面目,让教师获得职业生活的幸福,让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的快乐。这才是教育的本真境界,也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我们要呼吁生活化教育,我们要把教育从政治化、概念化、公式化、口号化的积习中解放出来,还原教育的生活真谛。”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08,(Z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模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人,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阅读不仅是拓展少年儿童知识面的重要手段,更是开启他们智慧、塑造他们心灵的金钥匙。为此,我们通过多种方法激发队员的阅读热情,注重对队员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让阅读融入了队员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7.
开学了,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辅导员老师们是否也要考虑一下怎样把校园建成"乐园",让孩子们放松心情,享受快乐童年呢?本期,我们介绍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课余生活俱乐部"的N种快乐模式,希望广大辅导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以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人生需要从小奠定怎样的基础?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是要从孩提起就得渐渐拥有热爱生命的情怀,掌握健康生存的本领,学会快乐生活的方式。基于这一生本的思考,我们确立了"三生"教育理念,即"热爱生命,健康生存,快乐生活——让教育使人‘三生’有幸"。"在这一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推出了"三生社团"这一实践活动项目,意在带领孩子在社团这一平台中触摸生活,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  相似文献   

9.
正体验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体验教育是少先队为适应形势,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使队员真正地到生活中去体验呢?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应主动积极去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使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一、学校生活中体验  相似文献   

10.
把幼儿美术创作定位于"生活教育"视野下,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探究美,而且利于他们基于现实生活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提升。本文秉承"生活教育"理念,着重指出幼儿美术创作主题要衔接生活、创作环境要借助生活、创作材料要取自生活、创作评价要融入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支"活"画笔。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育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要让学生从数学中体验乐趣,让他们能够自觉地观察生活、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一、少先队音乐在少先队组织教育中的作用 少先队的组织教育,是培养队员组织观念的教育,是使少先队员时时牢记自己是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珍惜红领巾荣誉,热爱少先队的教育。组织观念的培养除了让队员按照“五爱”精神去学习和生活,接受队名、队旗、红领巾、队礼和呼号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借鉴。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生活,写出精彩感悟;捕捉时机,尝试激情写作。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用真情表现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14.
一、在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少先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体验活动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认识。让少年儿童在家参与家庭劳动,教育他们要热爱劳动,孝敬老人,使他们从小认识到和睦的家庭、幸福的生活对人的重要性;让他们与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手拉手,使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认识到人身在社会群体中,彼此之间就要相互关心;让他们做城市的小卫士,教育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明白如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我认为就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大力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教育. 一、时代的变迁昭示我们要加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教育 记得我在上中小学的时候(毛泽东时代),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教学联系实际.于是,我们农村的中小学生活中就有了割草、种菜、挖萝卜、喂兔子、捡拾棉花等等.我们的学习是一种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生活技能的学习,是一种热爱生活的学习,同时,它更是一种亲近自然的学习.学生们在增长技能、获的锻炼的同时,嗅惯了小草和泥土的气息,嗅惯了庄稼和收获的气息.嗅惯了旷野的气息,自然也就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们"人心无私天地宽"的胸怀,同时它也培养了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高峰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学生活中的高峰体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时产生的一种愉悦和完美的情感体验。它是教师达成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对改变教师世界观、人生观和自我观,提高生命意识,激发创造力.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教师教学生活中,要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在沉寂中唤醒,要让他们从"圣化"和"匠化"的角色定位回归到真实的"人"的定位,要让他们于充盈活力的"生命课堂"中焕发出璀璨的生命之光,要让他们于自由的教学中诗意地栖居,要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从而使教师获得更多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17.
袁日芹 《教育》2011,(30):50-51
<正>语言是通过生活来掌握的。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第二语言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他们善于模仿、态度自然、乐于参加活动,这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所以我们要淡化英语的工具性、知识性、逻辑性,要多体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交际性、灵活性和生活性。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也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产生学数学的兴趣,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为了引导队员关注党的十六大,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的教育,江苏省少工委号召全省少先队积极开展以“唱响主旋律喜迎十  相似文献   

20.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因此,我们要让教育走进生活,使教学生活化、校园生活英语化、社会生活英语化。在平时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