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论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有利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方面条件或因素的影响,如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标新立异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激活剂,学习兴趣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原动力,联想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探索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张勇 《考试周刊》2011,(21):185-186
本文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入手,说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创造性思维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从大学生这个独特群体来说明其思维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探讨各思维形式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及对创造思维发展的作用,具体分析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创造型人才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思维结果具有新奇性、独创性、目的性和价值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由多个思维因素综合构成的较高级的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规性和积极主动性两个特点,是创造教育要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想象、直觉能力、洞察能力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直接能力和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一、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所谓创造性思维,简言之,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换言之,就是指在某种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创造性思维包括聚合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变通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思维方式。第二,创造性思维具有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主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方法。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发散思维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培养直觉思维 ,孕育灵感的萌芽 ;构建知识网络 ,重视横向思维 ;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某种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多向性、变通性、批判性和直觉性,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取得的思维成果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培养,即科学地促进它们的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这个词已经现在被越来越多的提到。新课程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也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充满变通性和灵活性,解决问题时的思路是发散的,不同于常规的。创造性思维的人往往具有非常规的表现和见解,充满着创造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后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8.
姜必青 《林区教学》2008,(10):102-103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成果产生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训练更为重要。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并且探讨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外观和物化。华罗庚曾说过:“人之可贵在于创造性思维。”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是直觉思维与分散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又离不开创造性的想象。创造性思维是有创造性的前提条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贾香花 《教育探索》2008,(5):118-119
采用中学生创造性人格问卷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测验,考察了448名中学生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对于其创造性思维有着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挑战性、自信心、冒险性与创造性思维有着较高的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从创造性思维的理论出发,指出创造性思维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结合创造性思维的构成和特点,通过实例提出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六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前提,是提供新颖、有价值成果的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本文在阐述创造性思维的实质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创造性思维所需的条件,进而针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朱颜 《中学文科》2009,(17):19-20
当今数学教育是一个创新的教育,许多国家把“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要创新,就要把创造性思维能力抓好.而创造性思维是以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为基础的,所以抓好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这两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结合学科特点,就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进行一些探讨,主要是从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方面来讨论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心理活动表现形式。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哲学影响深远。探索创造性思维本质特征,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用创造性思维方式来研究我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状况,用创造性思维反思我国哲学,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哲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源泉,而开发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它是有意识的自觉思维,它要求有新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要求产生新的科学观点。开发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怎样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和途径: 一、想象法想象是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的思维活动。想象在认识活动中有它重要意义,在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前提条件;创造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活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运用求异思维是用归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关键;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是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必要条件;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还应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创造性思维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后天认真思考、培养锻炼出来的。是一种没有固定模式的开放性思维,新颖、求异、灵活和独特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和常规性思维在思维的目的、思维的特点、思维的结果三个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因此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品质的思维。成人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相对偏低 ,开展成人创新教育应以培养成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  相似文献   

20.
郑少波 《考试周刊》2010,(26):93-94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也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立足点。对于小学生来讲,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发现与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和机动灵活性。从小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深远的意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在此,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