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大家拿到这期刊物的时候,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每年,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搞活动,父母也会给孩子买礼物、带着孩子外出游玩。那么,如果给孩子们一个机会,让他们为自己安排活动选择自己过“六一”的方式,他们会怎么想呢?我们对北京万寿寺小学和其他学校的部分孩子进行了调查和询问,孩子们的想法可能有的出乎大人的意料。因此,老师或是父母,在这个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不妨问问孩子们,听听他们的愿望,也许,孩子们会由此过一个不同以往的给他们留下很深印象的节日。  相似文献   

2.
“六一”节这一天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他们希望如何度过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呢?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教育资源呢?请听听老师们是如何说的吧。陶之樯:“六一”应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近年来,一些幼儿园为了扩大影响,盲目追求大场面、大规模的“六一”文艺汇演或竞赛性活动。为了参加这些大型活动,孩子们不知背负了多少精神压力!许多家长以为只有昂贵的礼物,可口的美食,才能给孩子带来节日的快乐,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赞美的眼神、平等的交谈,甚至只是想  相似文献   

3.
明天就是六一节了,原来每逢节日布置教室总是老师们的事情,而孩子们仅仅是一名欣赏者。如果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手、脑的灵活性,更能让他们有一种责任感。大家一起动手布置环境,岂不是更有意义。想法一出立即得到同班老师的赞同。“六一节里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礼物和节目,今天我们一起动手布置教室好吗?”当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一张张小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我们把装饰用的各种材料发给幼儿,教给他们制作方法,孩子们马上认真、快乐地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各种五颜六色的拉环便在孩子们一双双巧手里诞生了。我们把…  相似文献   

4.
看到小朋友们一个个对过“六一”激动得不得了,我突然想,到我们60岁时我们对“六一”还有这样的热情吗?我想至少我还是有的,虽然那时我也许是一个秃顶糟老头子了,但我还有好多的事想在这一天来做呢。首先,我要为我的孙子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让他兴奋兴奋。想来想去,我想还是把我现在写的一本日记送给他,说不定他们早不用纸写字了呢,这样的话他不光能了解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的一些生活,还能看看他爷爷小时候的写作有多厉害!其次,我想那个时候人类的寿命一定已经达到了平均100岁吧,那样的话我可要看看我老爸和老妈为我准备了什么,现在他们总能…  相似文献   

5.
特殊的礼物     
杨运芳 《教育文汇》2013,(19):46-46
今年“六一”前的晚上,我在想,怎么陪孩子们过节,该送什么礼物,才能让班上的58个孩子快乐呢?我苦思冥想,又上网查阅,最后决定准备一份节日祝词,然后让孩子唱几首儿歌,再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6.
一堂活动课     
一堂活动课上,我对孩子们说:“这节课,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好吗?”“帮忙?没问题。”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有什么难事就说吧!”孩子们显得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7.
“六一”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在今年的“六一”节里,孩子们将会得到什么?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南京市的四所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是个文体活动搞得非常活跃的单位,常有外宾去参观。他们从五十年代初期起,每逢“六一”节就举办运动会(十年动乱期间被停止),已成了“六一”的传统活动了。每次运动会的内容翻新,参加对象也由幼儿发展到老师、家长,甚至外宾。我们  相似文献   

8.
正又逢"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这一天,孩子们都格外兴奋——为了能展示自己的才艺,为了得到更多的赞赏、奖品和礼物,为了下午要放半天假,还为了不用写作业的轻松。无疑,"六一"这一天孩子们是幸福的,至少,大多数孩子是幸福的。可是,儿童节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为了孩子们拥有这一天的幸福吗?如果不是,它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一天清晨,汤昱昕小朋友拎着两大袋东西走近我:“王老师,这是我妈妈送给您的礼物。”孩子们围上来,小声议论着:“是什么礼物呀?”“老师,汤昱昕为什么要给您送礼物呢?”“我家刚买了进口水果,明天,我也送给老师。”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心中不由格登一下:我得妥善处理这份礼物。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薛霞  王沙 《辅导员》2014,(13):24-24
6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全体师生举行“守护成长关爱你书画陶情展才艺诵读经典过‘六一’”庆祝活动。活动现场,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劲松四小“守护成长”官方微信平台,此平台秉承该校“做最好的我”的办学理念,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教师节礼物,重情意轻物质上期话题:9月10日是教师节。孩子回家告诉你,班上的许多家长都为老师准备着节日礼物,建议你也为他的老师准备一份节日礼物,你准备怎样做?怎样对孩子说?读者回复选登: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中了,似乎从孩子上学以来给老师买教师节的礼物就成了一种习惯。女儿第一次要给老师买礼物的时候,我挺开心的,我觉得女儿长大了,懂得为别人庆祝节日了。慢慢的,这就成了女儿的一种习惯。到了母亲节或是父亲节的时候,女儿都会像过教师节那样为我们庆祝。如果孩子建议我也为他的老师准备一份节日的礼物,我想我会与他一起为老师准备,表示…  相似文献   

12.
赵玉玲 《山东教育》2012,(27):18-20
从1982年7月至今,我陪孩子们已经过了30个六一儿童节,纵观30个六一,在倡导"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把节日还给孩子"的今天,六一应该给予孩子什么?幼儿园应为孩子们做什么?如何让孩子成为节日主人?如何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带着这样的思考,让我们先来共同回顾一下在30年的长河中,六一走过了怎样的路程。在这30年中我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演节目"——孩子演,大人看,大部分孩子没事干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每到六一前夕,各个班级就要挑选一部分孩子表演节目,带领孩子排练节目也就成了老师的主要工作,没被挑选上的孩子由保育老师看管着,成了稍有失落又无所事事的"自由人",只要磕不着碰不着,没有人去关注他们的需求,他们实际上被边缘化了。而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  相似文献   

13.
深秋的一个早晨,我正准备上课。忽然,好几个孩子急冲冲地跑过来。“老师,老师”他们叽叽喳喳地围住了我,满脸兴奋。我微笑着示意他们安静:“谁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我们班的窗台上有一只青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相似文献   

14.
那天下午,我拿着语文书准备上课,还没等我走上讲台,就听见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老师,这堂课是音乐课!”望着他们的眼神,他们似乎都特别想上音乐。“好吧,上音乐课吧!”我立刻改弦更张。“哦——”孩子们欢呼起来。  相似文献   

15.
又该开家长会了。上次家长会我就看见孩子们在门口、窗口探头探脑,第二天我问孩子们,他们说想知道老师和家长们都说了些什么。我的心一动,孩子们想参与也是一件好事呀。因此我想征求孩子的意见,就在课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家长会,孩子你想参加吗?”结果孩子们的答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庆祝母亲节     
如今,孩子们通过送贺卡、礼物和鲜花来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他们还让妈妈在这一天休息,这就意味着:——不需要做饭:全家会去妈妈最喜欢的餐厅吃饭。——不需要打扫房间:孩子们会帮妈妈做家务。——不需要唠叨:孩子们会非常听话。他们不用妈妈说也会自己做家务、做作业。有些孩子会给妈妈写漂亮的诗句,也有的孩子只是给妈妈一个拥抱和一个吻,并大声说一句“谢谢妈妈,我爱你”。你会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与谢意呢?母亲节这一天你给妈妈准备了什么特别的礼物?庆祝母亲节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黑白两色的强烈对比震撼人心。它用无声的语言警示着我们:在5月的最后一天请戒烟,因为明天是即将到来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有责任为全天下的孩子维护一片明净的天空。又是一年"六一"时,我们衷心地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快乐地度过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然而,作为老师或家长的您是否曾经意识到,孩子的节日也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其实,我们的责任不仅限于公益广告中的戒烟提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快乐。当我们为孩子们过节时,考虑过多少他们的意愿和感受?他们"六一"时快乐吗?他们记忆中最难忘的"六一"是哪次?他们今年想怎么过"六一"?让我们先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师在“统计”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六一’就要到了,你们想怎样装扮我们的教室?”在孩子们想出了要买气球时,教师马上问:“买哪几种颜色的气球?”“我想买红色!”“我想买绿色!”……天真的孩子,多彩的颜色,我想孩子们的答案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可奇怪的是当孩子  相似文献   

19.
“六一”儿童节到了,在这个孩子们特有的节日里,妈妈们心里想的都是如何让孩子幸福、快乐。这不,扬扬妈妈早早地准备好了礼物——一辆玩具小汽车,可没想到,扬扬很快就玩厌了,他撅着嘴巴不满意地说:“妈妈,我要买变形金刚,明明都买了!”奶奶给扬扬买了很多他喜欢的零食,爸爸妈妈也想尝一尝,可是不管奶奶怎样劝说,扬扬就是不肯,还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大人有钱自己去买!”令人哭笑不得。扬扬妈妈很苦恼:我们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他为什么感受不到快乐?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节日?  相似文献   

20.
总想让学生静下心来诵读一些经典。从《淘气包马小跳》《快乐星球》到《哈里·波特》,孩子们总有他们自己喜爱读的书。一节阅读课上,我问:“谁手中有《论语》?王老师想借阅一下。”小家伙儿们开始面面相觑。“大家都没有吗?王老师多想读它呀!”我用期盼的目光环视每一个望向我的孩子。也许是读懂了我脸上写满的失望,孩子们开始躲闪我的目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轻轻地叹了口气。“王老师,我家可能有。”中队长李苒迟疑地举起了手。“太好了!借我看看可以吗?”我满脸是灿烂的笑容,高兴得像个孩子。“上学期,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好像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