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始终是教育关注的焦点。“双减”政策出台致力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旨在破解教育困局,重构教育生态。现阶段,冲突性、高竞争社会环境仍将续存,教育功利性一时未能根除殆尽,学校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能力仍有待提升。基于此,营造低竞争环境,重塑学校教育生态,回归教育本真,契合学生多样化发展必然成为“双减”政策的根本责任与使命。明确教育价值定位,回归生本理念,全面提升教育理性是教育的最终旨归与导向。  相似文献   

2.
"双减"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它让教育回归了本源。"双减"不仅能调整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格局,更让全体公民教育观念发生重大变革。为了实现"双减"的坚实落地,从教师维度来说,需要教师形成"大作业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推进全过程育人;从学校维度来说,需要学校创新师资培养与课后服务,在管理中推进全方位育人;从政府维度来说,需要政府完善政策法规,协调好家校社多重关系,推进全员育人。  相似文献   

3.
"双减"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回归学校主流、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双减"工作需要校内外共同努力。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学校教育回归理性轨道,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才能真正将"双减"工作落细、落实。作业管理,不仅需要压减作业总量、推行作业公示制度以及实行教育教学监控制度,更需要以系统思维解决问题,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作业管理改革,从而优化教育生态,促进教学环境良性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此外,严格规范作业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的认同度,形成教育的"组合拳",更有利于落实"双减"政策。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其根本目的是要让教育回归本源,使学生享受到真正有质量的教育,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自觉提高对“双减”的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双减”的重大意义,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正>“双减”政策是对长期以来教育功能异化、学生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的直接回应和重拳出击,其根本目的在于校正教育发展方向,重张教育教学规律,回归学校教育育人初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教育的发展,核心是教师的发展;教育的改变,关键是教师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沉疴顽疾,"双减"是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双减"的价值旨归。从批判教育学视角审视,"双减"存在着"质"与"量"、"增"与"减"的张力,育人为本和精神生成是"双减"的核心命题,在"双减"过程中要走出"缺失人"、无质量及路径依赖的陷阱。"双减"政策的有效推进,要从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构筑"五育融合"教育新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使命、提升教师队伍育人水平及构建全域育人环境等几方面着手,以协同共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小强 《家长》2023,(11):13-15
<正>“双减”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优化教育质量,使教育回归育人本源,完善素质教育体系。所以新教育背景以“全民体育意识”为重要目标,教学改革中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普遍较低,这与学校教育体系息息相关。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中初中体育教学相关条例中明确指出“初中应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双减”政策明确全面育人的终极目标,将体育重要性与智育重要性持平,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双减",具体来讲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其长远目的是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必须进一步把"双减"的当前效果与长远目的结合起来,最终完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双减"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双减"政策的落实,是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而实际上也是对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革。"双减"政策落实形成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左海电 《教育》2022,(5):70-72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有力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资源供给,平衡家庭与学校教育负担,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坚定立德树人的初心,促进教育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0.
读了2022年《人民教育》第1期《让学校回归应有的样子》一文,感同身受.落实"双减"政策,学校要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必须构建和谐教育生态,树立科学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构建良好育人生态,扎实落实"双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社会、学校、教师、家长要形成教育共识,各自承担角色责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林启福 《福建教育》2022,(13):26-28
<正>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吹响了号角。“双减”新政是为了给学生减负,更是为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双减”政策下如何培养时代新人,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需要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回归教育初心,回归课堂,回归教学,以“双减”为契机,  相似文献   

12.
林启福 《福建教育》2022,(13):26-28
<正>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吹响了号角。“双减”新政是为了给学生减负,更是为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双减”政策下如何培养时代新人,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需要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回归教育初心,回归课堂,回归教学,以“双减”为契机,  相似文献   

13.
<正>推进“双减”,让教育回归学校,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大势所趋。“双减”减的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效率及质量仍然是教学的第一需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如何使英语教学提质增效是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一、认识“双减”的意义,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童心课程,让学生在校学好学足,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东 《湖北教育》2022,(1):57-58
"双减"政策的推出,旨在进一步校正教育发展方向,推动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双减"工作的重点在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新生态,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在推进"双减"的进程中,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秉承"轻负荷,高质量,重特长"的教学理念,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中国的学生、家长被教育焦虑深深地裹挟:学生课余时间奔波于各种补习班,疲惫痛苦;家长则面对教育成本增加,家庭压力大.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非常支持"双减"政策的落地.把学生从机械化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让语文学习回归阅读本位,应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双减"政策下积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霞 《小学生》2023,(5):115-117
“双减”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出台的教育新政,倡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教培压力,让教育回归校园,让教育回归课堂,确保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培养兴趣,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秉持“双减”理念,回归语文教育初衷,保证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充分培养。  相似文献   

17.
“双减”政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学校教育生态优化势在必行。学校教育生态优化,不仅要关注学校内部的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课后服务等问题,更要关注学校外部的家庭与社会。学校教育生态优化,旨在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学生发展的常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文章结合实践就“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生态优化策略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研读"双减"政策,我们会明白,"双减"减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家长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减去在社会内卷中积累的教育焦虑.为此,我们要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积极探索有效做法,让学生成为"双减"的真正受益者.  相似文献   

19.
教育质量是衡量教育成果的尺度,回归义务教育质量,是“双减”政策价值理性的彰显。“双减”回归义务教育质量,是“减负”系列政策的法理承续,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突破教育内卷化的现实需求。然而,“双减”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应试教育观念的固化、“减负”与“提质”的“矛盾”、运动式“减负”的掣肘等堵点。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破解堵点,实现教育高质量回归,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构筑“育人为本”场域,回归价值理性发展,构建高效教学互动,达成教学高质量发展,转向常态化治理,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双减"是对教育本真的呼唤,是极具辩证思维的教育智慧.教育历来是在"减"与"增"中不断磨砺和前行的,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必然要做减法,但减作业负担不能降低教育质量,这就需要增教师育人能力、增教研的内容和质量、增制度的约束和监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