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舒曼 《新闻界》2015,(4):32-36,41
在现代社会,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双重困境,既无法回到农村又难以融入城市,他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使用参与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等质性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社区传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传播是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提升幸福感的主要途径。但要注意消除社区传播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流动范式的兴起,要求研究者将数字融入和社会融合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在微信成为流动人口彼此联结的主要方式、人才之争日益升级的当前语境下,本文致力于探讨知识型新移民的微信使用对其地域认同的影响。基于福州和厦门两市599名知识型新移民的调查研究显示,微信使用对该群体的地域认同有直接、正向的影响;透过线上群际交往,微信使用反向影响知识型新移民的地域认同;透过线下群际交往,微信使用正向影响该群体的地域认同。这一结论在印证数字融入与社会融合的关联性的同时,启发研究者在预测微信使用效果时将群体特性纳入考量,并进一步发掘微信使用作用于地域认同的其他路径。  相似文献   

3.
金艳 《东南传播》2012,(8):42-44
本文从传播社会学视角出发,回归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关注大众传播语境中身份认同所受的影响,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媒介环境,探究大众传播对其身份认同的作用。指出一方面符号标识与媒体再现不断强化其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主体性的缺失与话语空间的匮乏使其自我认同陷入虚化状态。大众传媒有责任调整视角,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群体归属和获取自己的个性独立。  相似文献   

4.
帮助无法退回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使其逐步适应城市规则并成为城市市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大众传媒作为个体介入社会过程的重要工具,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所产生的影响有待挖掘。本文从社会距离的视角切入,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了媒介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大众传媒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价值与作为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5.
张琦 《声屏世界》2012,(12):56-58
了解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新媒体应用现状,培养他们运用新媒体为个人生活服务的能力,有助于帮助他们尽快获得社会认同、融入城市社会。本文通过在河南省郑州市进行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应用与评价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新媒体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身份的认知,另一方面,在新媒体作用下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知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新媒体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身份的认知,另一方面,在新媒体作用下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知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8.
金艳 《今传媒》2013,(2):15-16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媒体的兴起是否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充分的话语表达空间,网络媒体话语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目前,网络媒体关于农民工的话语形态主要呈现为:与政策同盟的官方话语、"代为立言"的精英话语、与市场共谋的多元话语等,这些话语都不约而同地将农民工群体客体化,并未为他们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位置。在这些话语的合力作用下,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群体认同不断被强化的同时,自我认同却处于被淡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王鑫 《国际新闻界》2019,(7):147-156
《进城:传播学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以下简称《进城》)一书,是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欣的新著,作者通过近十年的田野调查和学术反思,呈现了新生代农民工——“大地上的异乡者”繁复且细密的存在形态,并在传播学的视野下观照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实践,以及媒介环境如何影响其在社会流动中的适应与认同,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身份“再造”与城市融入,为农民工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传播学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在上海进行的分层抽样问卷调查(N=869),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媒体使用及评价进行系统的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媒体普及达到很高水平,超过传统媒体;他们使用新媒体主要以人际交往、休闲娱乐功能为主,集中于对QQ和百度的使用;新生代农民工对新媒体的评价显著高于传统媒体.研究就如何优化农民工新媒体服务方面的公共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圣贺  李彬 《新闻传播》2013,(6):172-173
随着历史的推移、时代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和我国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关乎中国未来发展大局。影响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网络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根据调查结果,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素养的发展变化,深入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网络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价值与影响提供启发,并就如何有效地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进行农民工需求调查研究,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文化信息需求、教育培训需求代际差异的基础上,阐述图书馆应以建立健全均等化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主线,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服务市民化为重点,以强化农民工教育培训为突破口,以创新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为支撑,以期为图书馆农民工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漪 《东南传播》2015,(6):73-78
祝建华(2004)的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通过比较新旧媒体对受众需求的相对满足程度来解释一项新的技术的采纳和使用,本研究由此得到启发,并试图从另一个视角探讨权衡需求理论的适用性——新媒体平台的人际交往中是否也存在权衡需求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了微信的使用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定量分析来建立新媒体人际交往——关系视角的权衡需求理论,将微信人际交往按"强关系"、"中等关系"和"弱关系"进行分类,讨论权衡需求与微信的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关系维度中,相比手机等其他媒体,微信确实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维系社会关系的需求,受众总体上认同微信能更好地满足维系社会关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任玉达 《东南传播》2012,(5):107-10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河北省迁安市的新生代农民工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揭示他们对腾讯QQ这一网络社交工具的媒介依赖,以及借此形成的社会网络支持,为进一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和他们的生活状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交互性及其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无论在组织内还是组织外,都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信息的互动机制。顺应信息文化的传播趋势,微博、微信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微博具有广泛的用户群,不仅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快速渠道,而且频繁的互动使得信息在组织内传播变得更为有效。微信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立体式、交互型的沟通平台,使其快速成为新兴的传播媒介。本期“组织传播”栏目以微博、微信、互联网为主题展开讨论。首先刊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2&ZD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流动人口的微信使用与社会网络想象》,文章基于弱关系假设,对微信的功能进行分析与归类,并说明微信在流动人口使用的社会现象。第二篇研究探讨了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式及传播特点,对构建网络信息传播机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末篇则是从共情原理、身份认同观念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互联网技术给传媒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链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并发挥信息链接作用,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需求的梳理分析,讨论了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链接的可行性,对高校图书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链接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陶建杰  徐宏涛 《新闻大学》2012,(1):80-86,108
以对上海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现代性发展现状,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分析其对个人现代性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现代性正处于过渡阶段;人际传播网络是其个人现代性的培养环境;人际传播行为是其个人现代性的催化剂.人际传播网规模、传播网趋同性、异质性、人际传播频率和内容等变量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现代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为主要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使用率、认知情况、使用行为特征以及评价情况这四个维度对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对微博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博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十分普及;他们使用微博以获取资讯、社会交往为目的,并且微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荻取资讯和社会交往的新途径.但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也受到时间少、设备差等因素的阻碍.研究还就如何制定引导新生代农民工使用微博进行自我赋权的公共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网站的特色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莉 《新闻前哨》2011,(4):46-48
分析农民工网站的使用现状、特点、使用动机、影响等,重点探讨农民工网站以农民工的利益表达为中心的特色,以及农民工网站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提出农民工网站逐步实现数字化的互助社区的功能,农民工在这里构建了网络群体身份,产生社区归属感,并形成新的身份认同。最后分析当前农民工网站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24):51-55
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微信用户"点赞"功能使用情况,从个人满足、人际交往和群体交往三个维度考察用户的"点赞"行为动机。研究发现,用户"点赞"行为动机的强度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内容依赖、娱乐消遣、个人展现、表达多种感情和社交需求等5项,其中"对发表内容的肯定和认同态度"和"给他人情感上的关心和支持"为主要使用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