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向前走     
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因此需要不停地向前走.我一直以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我早已习惯了早晨在忙碌中度过,傍晚如赶集般步履匆匆,人生路上我就在不停地向前走.可前段时间,我在阅读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时,读到书的最后一篇《慢慢走,欣赏啊!》,里面讲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风景极佳的大路上,有一条标语写着“慢慢走,欣赏啊!”  相似文献   

2.
欣逢《辽宁教育》创刊50周年,编辑跟我约稿:你是《辽宁教育》的老朋友,写点什么吧.其实,我和《辽宁教育》岂止是"朋友"那么简单!37年来,《辽宁教育》是唤醒我、照亮我、引领我的一座灯塔,没有她,就没有我这个乡村女教师的今天. 我曾是一名乡村民办代课教师.经常有年轻教师缠着问我:您是怎么做到由一名民办代课教师成长为一名特...  相似文献   

3.
一本好书正如优秀的营养师,在不同的时间段给予我们不同的营养.《辽宁教育》就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营养师之一. 初识《辽宁教育》是在1987年的9月,我刚刚参加工作的第1个月.原本就有读书嗜好的我,看到学校阅览室书架上摆放的《辽宁教育》,顿时如获至宝,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之中.《辽宁教育》为我开启了一扇崭新的思考之...  相似文献   

4.
《辽宁教育》创刊50周年,刊发拙作18年.地球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大约是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是两亿分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辽宁教育》与我是一种生命相遇. 《辽宁教育》与我是一种"精神生命"相遇.从教35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对话与创课教学的研究.为此,发表文章500多篇,撰写专著10余本,深感码字撰文,...  相似文献   

5.
我和《辽宁教育》结缘十多年,是它给予我智慧,给予我力量,帮助我专业成长,让我从一名教育经验欠缺的教师成长为名优教师. 十多年来,我既是《辽宁教育》的作者,又是《辽宁教育》的忠实读者,她是我的益师良友.从理论到实践,她滋养我,不断丰富我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她使我成为思考者,我常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探索和成功经验反馈给《辽宁...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辽宁教育》创刊50周年,回顾我和《辽宁教育》的相遇、相知、相拥,它真可谓是我的良师益友。是《辽宁教育》给予我精神力量和教育智慧,为我的专业成长引路、助力、赋能。感恩遇见初见《辽宁教育》是在1982年。那一年,我师范毕业分配至一所农村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7.
在《辽宁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我作为《辽宁教育》的老朋友,首先表示祝贺。多年来,《辽宁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成为辽宁省一级期刊。但我们更要表示感谢:《辽宁教育》总是及时地将国家和省有关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直接传送到教师手中,使教师们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和指示精神,从而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是《辽宁教育》将我省的先进典型学校一个个推出,使我们不出校门就能系统地学到先进学校的特色经验;是《辽宁教育》向大家介绍了我省一批批教坛新秀,为教师们学习先进提供了榜样;是《辽宁教育》发现、扶…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记忆是错过的相遇,错过是相遇的美丽,美丽是错过的记忆。而我的那一份记忆便是那一年与你相遇,从此,《宁夏教育》便成为我教书育人路上的良师益友。感觉自己如同置身于百花园中,每一阵风、每一阵雨都蕴涵着教育的智慧。由于校舍加固、危房翻建,学校总算腾出了一间教室做图书室,我也由于工作的需要兼任学校图书管理员。  相似文献   

9.
上中学的时候,我就经常看到老师翻阅《辽宁教育》,猜想杂志中一定会有许多关于教育教学的锦囊妙计.参加工作之后,细心阅读《辽宁教育》,我才知道这是一份展现教育教学创新成果、汇集现代教育实践智慧的学术性期刊.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以服务一线教师和广大教育管理者为己任,放眼全国,与时俱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我来自台湾,已经在大陆生活了8年。我从来没有在一个城市连续居住超过5年,打心眼里,我希望自己就这样一直流浪下去,让各色风景在眼前不停地流转。今天,这个无眠的夜晚,往日的记忆悄然而至,我沉浸其中,仿佛又变成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小孩子。  相似文献   

11.
涓涓兮杏坛漫笔,浩浩乎众智潮起。《辽宁教育》自1972年问世,就独树一帜。那时,我还是铁岭地区西丰县德兴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因为全身心执着于教育教学的钻研与求索,自然成了《辽宁教育》的读者。《辽宁教育》当时是全省唯一的教育刊物,是我最爱的教育读物。  相似文献   

12.
王淑芹 《山东教育》2010,(1):122-122
每当我手捧《山东教育》用心品读时,总有挥之不去的感慨涌上心头:在你多年的青春岁月中,我只是匆匆过客,也许你不会知道,与你相聚是我多年一直追寻的梦。  相似文献   

13.
孙爱芹 《现代家教》2003,(11):17-17
我的孩子今年12岁,从入学以来,一直是三好学生,尤其在写作方面,成绩非常突出。她是《中国少年报》的小记者,写的文章曾获《中国少年报》一等奖。许多家长都问我: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的这些做法不一定适合所有家长,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4.
教育如同是一场旅行,欣赏路边的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徜徉在秀山丽水之间,触摸一道道的风景。一场旅行增强了体魄,磨练了意志,丰富了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一种刊物有了 50年历史,确实值得庆贺与纪念.我就着秋日的暖阳,闻着窗外浓郁的桂花香,回忆与《辽宁教育》相识相守的往事. 印象:8大板块,20多个栏目,"总有一款适合你" 《辽宁教育》50年的历史,是一部改革与创新的历史,是一部发展与积淀的历史,它致力于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为理论和实践搭桥,帮助读者拓宽理论视野,提升...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时常问自己,教育是什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书”和“育人”孰轻孰重?新教育到底应该留给学生什么?我一直不停地思索着、实践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十八年的教师生活、八年的校长生涯,每天都给我醇厚的记忆,我可以如数家珍地将这些记忆一一列出。在翻检这些记忆的同时,更是在翻检自己生命成长的轨迹。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总有一个词鲜明地跳入我的脑海:阳光!就是"阳光"这个词,囊括和映射着我深深浅浅的教育人生足迹,浓缩了我对教育生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这些日子,儿子突然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兴趣,一会儿说:“妈妈,人的心脏在左边,一直不停地跳。”一会儿又问:“你说吃下去的东西要经过哪些地方才到大肠?”一问才知道,儿子班上正进行有关人体科学的教育。由此我想到了家庭中该如何开展科学教育这一问题。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可用来进行科学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比如,教孩子了解人体结构、器官及其功能,知道怎样去爱护它们;感受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的生命过程,知道  相似文献   

19.
王苏平 《河北教育》2009,(10):10-10
从教11年来,是《河北教育》默默地、不求索取地帮助我,使我从一名年轻教师很快地成长为业务骨干。在这里,我由衷地道一声:谢谢《河北教育》,你是我永远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0.
龙方 《宁夏教育》2014,(10):75-76
你——《宁夏教育》,我的良师益友.从相识到相知,是你给予了我很多,让我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年,我常在校长办公桌上看到《宁夏教育》这本刊物。只知道里面的文章多数都是文笔特别好的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智慧的结晶,那时的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能成为《宁夏教育》忠实的关注者和读者,更没想过自己的文章会被刊登,也未曾真正走进《宁夏教育》,当然也不是很了解这本刊物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