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就是对所拍摄完成的影片或者软件制作的动画,进行进一步后期处理,使其形成完整、观看体验更好的影片,在后期制作中,包括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三维制作技术、视频剪辑、画面调色、声音处理、特效加持、后期合成、后期遮罩等等素材处理技术,其中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主要依据各类型后期制作软件,来对拍摄的素材进行处理,大...  相似文献   

2.
王东 《电子出版》2003,(8):44-45
虽然数码设备使用起来非常便捷,但是拍摄得到的数码影像只有极少数看上去是完美的,这时往往需要借助各种软件对影像进行后期优化处理,以获得化平淡为神奇的效果,让数码影像效果更精彩。由于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本身原理及构造的特殊性,拍摄出来的影像往往存在画面黯淡、噪点多、画面缺乏层次、偏色等缺点。现在很多图像处理软件中都特别增加了数码相片优  相似文献   

3.
数字摄像机的菜单功能极大的扩展了电视画面的创作空间,了解掌握菜单各项目的原理和功能才能在拍摄实践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数字摄像机菜单中"拐点"是设定所拍摄电视图像的影调反差的项目,是常用菜单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4.
电影和电视都是由影像和声音构成的,在存在方式上是没有根本的差距的,只不过由于最初针对的对象、目的不同,制作手段和传播形式不同,使两者逐渐有了差距.但电视综艺节目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节目变得制作精良,电视节目逐渐开始注重借鉴电影的拍摄技巧、剪辑技巧、画面思维以提高自身艺术水准.同时,媒介互串,电视综艺节目与电影的嫁接也带来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们看到的所有影片几乎都是经过后期制作的,后期制作是影视作品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数字调色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则发挥着关键作用.数字调色技术影响着影视作品的最终效果,不仅能改变影视作品的画面色彩,对其情感的表达也有着重要的加成效果.本文重点探讨了数字调色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药》栏目的制作使用了比较先进的后期制作手段,它的串编采用多媒体制作,如今在国际频道又率先采用了虚拟演播室技术.在虚拟演播室出现以前,色键抠像技术作为电视制作的一种常用手段,被广泛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上.该技术可以把站在蓝背景前的主持人图像叠加在背景上,达到某种现场效果.但由于背景不能动,使得人好像浮在背景上,使节目的真实性和运动效果难以实现.在虚拟演播室中,也是把摄像机拍摄的主持人图像作为前景.背景则是由计算机中的三维动画软件制作的,称之为虚拟背景或虚拟场景.通过摄像机上的跟踪器,获取摄像机…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诸多行业发展,数字技术作为新时期衍生的科学技术之一,在许多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在经济进步的当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对品质与精神的追求日益增长,观看影视作品成为人们打发时间的基本方式。影视后期制作是提升电影震撼力和艺术性的重要因素,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应用数字调色技术对一部影片整体的风格乃至视觉感受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一部好的影片,画面的色彩是最直接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本文围绕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摄像机的普及,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新闻节目拍摄中来.本文探讨了普通市民利用DV采访、制作新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9.
虚拟演播室(Virtual Studio)技术,简称VS,又称虚 拟布景技术。它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实时地与计算机三维图形进行合成,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为电视制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 一、虚拟演播室的原理 虚拟演播室技术与色键技术十分相像,它也是由前景的主持人为主的画面和背景画面,采用色键的方法构成一体,产生人物置身于背景的组合画面。然而,在真正的虚拟演播室技术中,背景是由计算产生的,计算机接受摄像机的控制,随着摄像机的推拉摇移,改变俯仰角度,计算机相应改变画面的大小和角度,并且为了正确再现前景与背景的空间透视关系,还需对前景和背景实施空间锁定,这种空间锁定是通过精确测定摄像机的所有定位参数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EOS 5DmarkⅡ的出现打破了电影拍摄高不可攀的神圣地位,从现在开始,配合着众多的镜头群和全幅CMOS,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任何专业摄像机,拍摄工具已经不再是阻碍我们心中画面表现的障碍了.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分。前期的主体是撷取创作素材,后期主要是运用电子技术设备对前期素材进行整理编排制作,完成画面、声效、音乐、字幕、特技等处理。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都要依照拍摄主题,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效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了解事情的发展。成功的作品一定是主题立意高、切入视角新、内容蕴涵深、节奏把握准,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启迪。前苏联电影理论家、著名导演普多夫金提出;电影不是拍摄成的,而是剪辑成的。这足以说明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成品来说,前期拍摄是电视节目成败的关键所在,但后期制作对于画面、图像、声音、语言等不同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风格、质量与效果。电视要出精品就不能忽视后期制作这个重要的手段。后期制作主要任务是处理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个电视台,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各省台、甚至地市台,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把模拟摄像机换成数字摄像机,把模拟编辑机变成数字编辑机。进行这种置换以后,虽然画面质量明显提高了很多,但远没有达到应有水平,一旦再利用了网络,电视新闻的制作状况才会真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3.
长镜头是对基本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较长时间连续不断的拍摄所形成的镜头。它通过摄像机镜头的运用,可形成多角度、多机位的效果,造成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和整体感,它应用于电视片的拍摄,对于真实、自然、准确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时是最佳的方法。长镜头的拍摄技巧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电影的发明。  相似文献   

14.
人眼观察所获得的景物效果就是摄像机拍摄所获得的画面效果吗?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效果与人眼平时观察的结果是不是一致?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本文作者从人眼的视觉产生到人眼的卓越本领谈起,从摄像机的“仿生”功能到人眼与摄像机的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力争在两者的差异中给从事电视画面创作的同行们一点启示,使人们在实际的电视创作中,逐渐缩小人眼与画面的“距离”,消除人眼给画面创作带来的“误差”,逐渐适应用“镜头”进行观察和思维,使画面语言更为准确和生动。  相似文献   

15.
当电视以一种新媒体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眼前时,多机拍摄就是最主要的制作手段。今天,随着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发展,多机拍摄作为一种现场节目制作手段,已经广泛地渗透于各种类型的节目中。这些不同位置的摄像机各司其职地为我们多角度地呈现了整个节目现场各个角落的精彩画面。这些画面所体现的正是隐藏在画面背后的导播和摄像问看得见的默契。  相似文献   

16.
<正> 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外出采访前对摄像机要作好检查调试工作。由于新闻拍摄的机动性很强,摄像机必须随时处于最佳的“备战”状态,因此采访前设备的检查调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假如你对自己的摄像机所处的状态了如指掌,那么你在拍摄时就能得心应手,随时随地抢拍镜头,抓住稍纵即逝的画面,捕捉到重要的新闻。本文以Sony公司生产的DXC-637P与PVV-3P组成的摄录一体机为例,说明外出拍摄前摄像机的检查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金鑫 《新闻世界》2012,(5):45-46
随着高清数字摄像机在电视新闻行业的应用,电视新闻画面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高清电视与标清电视在技术标准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对高清电视新闻摄像和编辑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如果继续墨守成规地沿用标清电视的摄像技术,那么在拍摄制作高清电视新闻节目时,就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如曝光、焦点、照明、构图、素材上载等。本文就以上问题谈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航拍,是把大家平常熟悉的场景从空中俯瞰,带给受众全新的视觉感受。由鄞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20集系列电视专题片《话说鄞州》大量运用航拍画面。作为该片的摄影师,笔者也从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前期准备航拍的前期准备包括拍摄设备的准备和飞行线路的确定和熟悉。根据鄞州区电视台现有设备配置和拍摄需要,此次航拍选定了SONYMSW—930P和SONYHOW—790P两台不同型号的摄像机。这次航拍使用的MD900直升机是一种通用直升机,该飞机不具备机仓  相似文献   

19.
陈晓 《新闻记者》2022,(10):F0003-F0003
历史题材电影是依托真实历史事件制作,影片中会有历史的影子,但不会完全照搬,而是有所改编与创造。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电影属于影视艺术范畴,而创造是艺术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历史资料较为有限,并多以文字形式进行记载,这便给予影视创作者更大的创造空间。通过电影画面呈现历史事件能够让观众获得直观体验,而在数字技术得到应用后,电影画面呈现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由姬鹏编写、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方历史题材电影画面的视觉风格》一书,对数字技术下历史题材电影画面视觉风格特征进行了研究,可为分析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开设一家桌面电影工作室,市场在哪?花费多少钱购买什么样的机器?经营效益怎么样?这些问题围绕着刚踏入这个行业的经营者。我们将就这些问题──分析桌面电影工作室的效益。 目前,在婚庆、生日、毕业典礼,升学典礼等活动中,不少人已经使用摄像机把他们一生最值得回味的片段拍摄下来。但由于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够,往往拍摄的整体效果不尽人意。而大多数人又希望把这些录像带加以编辑,加入照片,自己喜欢的彩片片段,风光片段等,并去除噪声,配上喜欢的音乐,加上字幕等,使之成为具有独特个人风味的家庭小电影。因此,编辑制作家庭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