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智妍  郭枫 《东南传播》2021,(1):100-102
新媒体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保护,必须重视非遗在新媒体上的叙事表现。新媒介叙事系统相较传统叙事有所变化,非遗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叙事表现也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在三个方面分析在新媒介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传承人媒介形象的年轻化;叙事话语的年轻化;媒介叙事载体的年轻化。为此,搜集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上的相关叙事案例,从媒介叙事的角度来阐释非遗年轻化形象的建构,并针对现有的媒介叙事情况提出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视新媒介叙事和传播问题。研究回归传播的内容起点,将“学习强国”App作为切入口探析其中的非遗叙事,并借此获知当下非遗新媒介叙事的现状。“学习强国”中的非遗叙事特征表现为以下三点,碎片化叙事适合移动端传播;叙事空间的强地域特色;宏大叙事与个性化视角相结合,并针对叙事风格和叙事形式等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旅节目叙事空间经历了从事件场所向地域文化媒介的转向,将生动可及的“地方感”视角融入中国故事的传播。本文从《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的“非遗”视角和叙事策略展开探讨,认为节目以城市为单元,彰显“非遗”的地缘特质;以体验为轴线,记录人物的成长轨迹;以情感为联系,重建文化的具象语境;以生活为诗意,弘扬时代的文化新篇。  相似文献   

4.
郭枫 《采.写.编》2021,(4):178-17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记忆与历史底蕴的象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民族非遗的传播形式日益丰富,尤其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其强大的社交属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提升了非遗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也改变了其在受众心中的刻板印象。但是单纯从内容层面的传播并不足以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必须借助新的营销手段和优质的传播内容来进行非遗品牌IP建构,拓宽民族非遗品牌的价值空间,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活的展现,它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记忆为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得以延续。本文主要解析非遗的抖音现状,探究非遗因素在抖音中出现的意义,总结非遗文化在抖音中的传播,并提出合理利用抖音热搜、精选非遗视频素材、识别抖音用户心理、组建非遗宣传队伍等措施,以期全面优化非遗文化在抖音中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文化类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围绕传统非遗项目,在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时空、叙事语言等四个方面凸显节目特色,以多元视角、多重时空、沉浸体验的方式,讲述非遗文化,传承非遗精神。这也是文化类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电视连续剧《雪豹》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叙事背景,以抗日战争中的特种部队作战这一新题材为叙事脉络,在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中融入对个体生命和生存价值的关注,实现了宏大民族命运与个体伦理的叙事同构,恢弘叙事的个体性超越使该剧达到一个新的叙事高度。  相似文献   

8.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会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等部门制作的《非遗公开课》适应"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宣传需要,在节目形式、内容选取、舞台设置、嘉宾遴选、叙事方法、现场互动等方面做了显著创新,给非遗类文化宣传节目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相似文献   

9.
从传播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说,纪录片具有传承人类社会遗产的功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少数民族‘非遗’”),也是人类社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以其强调真实性、纪实性、客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以文字、照片记录、保存、传递少数民族“非遗”的简单方式,日益成为传承与拓展少数民族“非遗”生命力的有效传播形式和重要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定量研究和个案分析,发现抖音平台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手工艺类非遗”)短视频注重微叙事,追求“瞬时审美”;讲求故事性,注重引发受众情感共鸣;以竖屏和特写镜头为主,建构一种沉浸式审美体验。研究认为,通过发掘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内涵,创新表现形式,加强传受互动,拓展意义空间,有助于推动手工艺类非遗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化”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语境中的权威遗产话语不同,中国语境中的权威遗产话语有助于加强弱势民族和社群在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集体叙事并为其争取文化权益。以拉祜族创世史诗为例的少数民族口传文学遗产话语实践涉及文本、话语阐释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少数民族在官方权威版本生产和话语阐释方面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反身性。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遗产社会实践中,官方权威遗产话语是生产少数民族象征资本的主导力量,文化旅游背景下的非遗资本转化已成常态,少数民族社会资本的建构得益于科技传媒的普遍应用。在非遗资本的生产、建构和转化过程中,由于受权力、资本、利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遗产社会实践往往存在问题。从遗产话语实践角度出发,为更好地推进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必要强调:赋予非遗"活"在当下的现实合法性是必要前提,建立相关主体的合作制衡机制是重要保障,鼓励面向未来的遗产心态和创造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化传承三个不同侧面出发,以影像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非遗微纪录片生产、传播、延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案例,从话语研究的视角阐释了综合性博物馆非遗活态展的策展理念,并探讨了非遗活态展对综合性博物馆打造多元文化空间的促进作用。该馆在策展过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活态保护"的非遗保护原则,开展"活态展"的创造性展陈实践,试图贯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构的非遗话语体系和我国传统文化语境对非遗项目的文化阐释;化解了传统博物馆以专家为主导的策展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活态叙事之间的矛盾;加强了社群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关联;形成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综合性博物馆中的互补,助推了综合性博物馆朝着"全遗产观"下的现代博物馆转型,打造与区域、社群深度互动的文化传承空间。  相似文献   

14.
康巴地理环境决定了民族文献产生的类型和内容,其文献由纸质文献和口碑文献构成.纸质文献绝大多数出自于德格印经院,口碑文献存于广袤的康巴山水之间的广大农牧民中,而成为以诸多个体生命为载体的活态文献,其中许多内容和载体已成为“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而加以保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这些文献的挖掘与保护,并参与到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的文化科研活动中.  相似文献   

15.
王元媛 《兰台世界》2017,(Z1):80-81
<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八千年来的璀璨文明。无形的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生产、生活发展的轨迹,延伸着祖先的记忆,并创造着未来。它是民族的标志,是维系民族、社会存在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1]。传承是非遗的基本特性,非遗传承人的代代延续让人们可以从民间口传及技艺的无形活态文化中,认识中国、认识中国历史。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在保护与传承非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妥  相似文献   

16.
从口传叙事到电影叙事,云南少数民族的叙事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叙事中,民族习俗、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成为民族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外化的生活方式和物质形式,能够唤起文化主体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在许多电影叙事中,这些民族元素却主要被作为一种异域文化或奇特景观来展示.电影叙事关注的不再是影片文化源的少数民族,而是猎奇的观众.  相似文献   

17.
非遗档案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将领域知识图谱应用于非遗档案资源的知识组织中,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首先,对非遗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现状进行了调研;其次,在非遗档案资源的特性基础上,探讨领域知识图谱在非遗档案知识组织中的适用性;最后,以“华县皮影”非遗档案资源为例进行实证验证.将领域知识图谱应用于非遗档案的知识组织能够揭示非遗档案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非遗档案资源开发,更好地发挥非遗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赛 《新闻世界》2012,(7):261-262
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体会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解读安徽非遗的分布与门类,剖析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途径。本文认为,具有商品属性的非遗门类,可走生产性保护与发展之路。没有商品属性,不被社会需求的非遗则要走抢救之路。  相似文献   

19.
非遗数字资源共享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联盟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不可篡改、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特点对实现非遗数字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支撑和可能.通过梳理西部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共享现状,设计了基于联盟链的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共享模型及模型各功能模块,并详细阐述在联盟链上的具体运用流程,力求为非遗数字资源的共享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迭代发展,短视频在非遗领域的应用激活了非遗传播传承的内生动力,为非遗产业发展注入强势动能。柳州螺蛳粉乘着短视频的东风火爆全网,为其非遗技艺内涵的传播奠定了流量基础,也为非遗短视频研究提供了丰富例证。本文以柳州螺蛳粉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非遗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非遗文化本真流失、社会群落关注度低、传播主体水平参差问题并分析本质成因,进而提出短视频赋能非遗传播的文化进路,以提升非遗的传播力、影响力,赓续其文化传承和集体记忆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