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庄丽敏  汤门佳 《教师》2013,(9):48-50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采取“主题式学习”这种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在提出问题并概括其意义的基础上.从“主题式学习”的概念理解教学组织、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主要途径——实践活动,评价手段——资源库,从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主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做了探索,希望以此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合作式学习模式,改变了以往学生之间的竞争状况,实现了学生彼此之间的高效合作,进而实现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养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式学习,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和小组成果汇报。合作式学习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合作技巧,做好学习过程监控。  相似文献   

3.
当前课堂变革的核心精神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的关键在思考,而推动思考的是一些具体的任务。基于这个起点,并结合品德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借助学科教学案例归纳了设计"课堂学习任务单"的三种基本类型,即螺旋上升式、递进式、并列式。这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在任务单设计过程中,要讲究的设计策略,初步了解任务单在重构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华章》2008,(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必须遵循这一"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价值观中,"诚信""友善"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多次作为学习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融入,实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日渐丰富的发展成果,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通过更加准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去审视生活和学习。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不但是指一生中不间断的学习,而且还指生活中每一个当下的用心学习。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教育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在枯燥中感受乐趣,在繁琐中体会成就,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让学生享受品德学习的快乐。这是我们为人师者,在传道、  相似文献   

7.
现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各大学校推行,这就是分享式教学。在观看了网上一些分享式教学的视频后,发现这样的课堂真的很让一线教师羡慕: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学习效率很高。学习任务通过学习纸发给学生后,大约学习10分钟左右,就进行小组交流。组长和组员之间能很快达成共识,并快速分配好每个组员汇报的内容。上台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时,台下的学生能认真倾听,并在汇报结束后质疑或进行评价。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很少,课堂基本是学生说了算,老师只在孩子们为某个知识点争论不休的时候、在学生跑偏了题的时候、发现学生忽略了的数学本质事实的时候,才会出声将孩子们引回正题。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潜能和个性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就是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而言,兴趣尤为重要。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果是成正比的,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第一,以高尚品德、阳光心态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师德修养内涵丰富而深远。教师首先必须具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课堂巡视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教师的课堂巡视存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原因在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发挥不当。为了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巡视质量,教师应当做到:首先,在课前要动脑动手做好小组合作学习方案的预设,巡视时要谨言慎行把好提示关;其次,采取"三段"式观察和"四诊"法诊断的课堂巡视方法,注意视与导相结合,避免走入"五忌"的思维误区;最后,在小组汇报时,应采用研讨式交流和梯度式互动的办法,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升小组汇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育经过改革之后积极倡导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也是国家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目标。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之中利用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品德课的性质与要求,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学生的交际情况也有所改变。本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上品德课的性质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不断深化的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对"品德与社会"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传统的灌输式、讲解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与外界的互动与学习合力。本文阐述了"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分析了"互动式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应用的特点,并提出了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变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体验,即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是主体的亲历性活动。在体验中学习,学生学习的不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实践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教育的新课程,在话题和范例的引领下,期待着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那么,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呢?  相似文献   

14.
"交往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多维的学习类型,是学习者以他人为对象,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互动而展开的学习过程。交往学习一般以讨论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而两种形式的学习成果都必须通过汇报、展示、评价的形式来展现。在课堂"交往学习"中,展示作为学生活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原来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灵活改变现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它是在时代呼唤下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超越,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使学生能自主地建构知识,学会学习。多年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尝试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实践反思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激发兴趣,甜蜜牵引《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课程设计和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教师在课前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还要进行预习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汇报,展示预习成果,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例如,在教"老师伴我成长"这一课前,我让学生采访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位老师,然后在课堂上说说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医学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设置问题、分小组收集信息和讨论并达成共识、制作幻灯片并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的方式探讨了考查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途经,讨论了问题设置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结果,并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通常都要经过"主题选定——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成果汇报"等几个环节。成果汇报是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回顾和反思,是对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所取成绩的检阅,这个环节的评价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通过正确有效的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近年来,在我校开展的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重视对成果汇报环节的评价研究,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其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儿童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尊重和保护儿童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动机出发,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而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则着重偏向于学习形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的学生学习方式,值得品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心去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