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银奖)四、杂技剧的创作思维具有东西方文化叠印的魅力中国杂技艺术以活跃的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屡获殊荣、具有极高艺术含量和观赏价值的作品。《时空之旅》则更是集中了中国杂技节目的经典表演,塑造出梦幻的奇异舞台,引领观众穿越中国杂技的探险历程,力破重重关阻,而带领观众进入杂技艺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增加,杂技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以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成为艺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实践证明,杂技艺术的发展繁荣,同杂技人的创新精神分不开,创新是杂技艺术发展的灵魂。一、杂技艺术创新的必然性近几年,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改革将杂技演出团体从地方政府财政供养序列中剥离出去,推向市场,成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文化企业,呈现出激烈的社会竞争性和强烈的产业危机感,杂技团体在最初走向市场时,没有经验四处寻觅  相似文献   

3.
杂技,是通过背景和高难度形体动作、技巧来引起观众美感的一种艺术,也是被世界各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法律上,与舞蹈、戏曲、戏剧类似,杂技作品与杂技作品的表演都是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不过,在严格意义上讲,作者对杂技作品所拥有的是一种著作权,而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表演等创造性劳动所拥有的是一种邻接权,也即是表  相似文献   

4.
所谓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是指其在特色、内容、形式、道具、表现等各个方面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在当前文化“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杂技艺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同质化的杂技艺术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样性需要。突破传统杂技仅靠发展高难技艺不够、打造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已然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黑龙江省杂技团在传统杂技的基础上,结合花样滑冰以及冰舞、冰上芭蕾等艺术,创新打造了冰上杂技艺术产品,冰上杂技将为“文化走出去”提供“成功模板”。  相似文献   

5.
我国杂技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社会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其可溯之源虽久,可载之史却甚少,对杂技艺术的系统梳理与理论研究则更少。新中国成立后,在旧社会不登大雅之堂的杂技艺术获得了新生,杂技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杂技节目在国内外一些大型赛事中屡获佳绩,为中华艺术赢得了世界声誉,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杂技艺术和杂技团体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民族艺术的奇葩、美丽友好的使者”。  相似文献   

6.
《杂技与魔术》2021,(2):19-19
2021年2月26日,元宵佳节之际,从澳大利亚第五届国际马戏节传来喜讯,由中国杂协选派的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与沧州杂技团共同完成的杂技节目《凌云狮秀——流星》、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的杂技节目《丝路芳华——柔术造型》和四川省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的杂技节目《中国结》分获“未来之星”(青年组)金、银、铜奖,银川艺术剧院的杂技节目《蹬人》荣获“希望之星”(少儿组)银奖。  相似文献   

7.
当前杂技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作为一名杂技演员应与时俱进、内外兼修,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杂技本体语言(技巧)的同时,拓展文学艺术修养层面,并通过对姊妹艺术的了解与借鉴,将文化内涵注入表演当中,在表现高难度技巧动作的同时,体现作品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使得表演更有深度,更有震撼力。  相似文献   

8.
《杂技与魔术》2014,(3):13-13
中国杂技金菊奖理论作品奖是由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和中国杂协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杂技理论专业奖项,每三年举办一次。为推动杂技理论研究和评论工作,促进杂技艺术的繁荣发展,中国杂协将于2014年F半年进行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的评奖工作。  相似文献   

9.
有生命的杂技艺术,不仅仅要传递给观众兴奋紧张、轻松悠然、惊险刺激等不同的情绪,更要让观众感受到这门独具一格的艺术有文化的魅力。如果说满台奇炫梦幻的高科技手段是杂技艺术的鲜丽外衣,那么,让其力与美和谐相融的文化内涵,就是杂技艺术的灵魂。这也正是杂技编导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对于编导而言,熟悉杂技和编导技法之外,还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借助独特的理解能力和敏锐的捕捉能力,创造出精彩的杂技作品。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杂技艺术及其发展的趋势中,我们看到了杂技艺术的高精尖及式样上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在纵向继承与横向交流中不断地丰富、创新,扩大了表现手段,不仅展示了杂技艺术质的飞跃、量的倍增、花样的丰富多彩,而且反映了杂技艺术随着时代人文心理结构的复杂变化而迅速变化发展的客观事实。这里就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基点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纵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全球经济的增长与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着市场变化,杂技的发展思路如何适应国际演出市场,探索艺术商品价值,使中国杂技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繁荣与萧条之时,可以保持平稳寻求对策,避免因演出市场的变化起落阻碍杂技的发展进程。减少在发展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探讨国际市场与杂技发展的相互作用,比较杂技优劣形势和有待于提高改进的问题,阐述杂技发展前景,实现艺术商品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吴桥,被人们喻为中国杂技艺术的发源地,世界杂技文化的摇篮,正是在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杂技人,他们世代以杂技为生,或三五成群或二三成队,走出吴桥,走向世界,他们栉风沐雨,用自己精湛的技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送去了精彩和欢乐,也用自己朴实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向世人诠释着吴桥杂技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3.
杂技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到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前,杂技的创新问题引起了杂技艺术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笔者认为提高杂技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应该引起广大杂技艺术工作者的重视,并深入研究,以便使杂技艺术更加健康繁荣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上,来自全国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杂技团,带来了一个个倾力打造的艺术精品。透过作品仔细观察其中变化的脉络,或许我们从中可以找出未来的发展之路。 发展方向: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5.
以综合艺术手段烘托的主题杂技晚会璀璨夺目,显示出美不胜收的整体艺术美感。这是杂技艺术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人民大众喜欢杂技这种表现样式,乐于接受此样式所生发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6.
一、杂技舞台上舞蹈与杂技的融合 (一)舞蹈在杂技艺术中的广泛运用 杂技自古以来就与舞蹈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我国汉代的百戏就是兼容舞蹈和杂技于一休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7.
2021年2月5日,由河南省杂技集团、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联合举办的2020年度杂技艺术大赛在水秀国际大剧院正式开赛。32个表现形式新颖、艺术技巧精美、动作难度较大的优秀节目,从年终考核中脱颖而出,角逐本场的最佳节目、最佳创意、最佳舞蹈等大奖。本次大赛的评委主任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杂技集团董事长、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校长付继恩担任,评委副主任由濮阳杂技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谢晓玲担任,评委则由两单位的知名杂技精英和专家担任。大赛采用节目演出综合考核和个人舞蹈才艺展示相结合、专家评委现场打分的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杂技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文化气息,据史料记载,最早的杂技艺术表现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后来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杂技也经历了从汉至宋的辉煌时刻以及从元至清的没落消沉,至近代,杂技艺术更是被社会所遗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艺术才又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杂技艺术及其发展的趋势中,我们看到了杂技艺术的高精尖、式样上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在纵向继承与横向交流中不断地丰富、创新,扩大了表现手段。它以本体的技巧为核心,采用新的观念、新的角度、诸多新的手法给我们以全新的感受。它不仅展示了杂技艺术质的飞跃、量的倍增、花样的丰富多彩,而且反映了杂技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文心理结构的复杂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杂技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依靠杂技本身高度的技术技巧以外,吸取和融入其他门类艺术,例如舞蹈的元素的今天已成为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