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客户端”实际上是一个客户端集群,是新华社遵循中央“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精神,打造自主掌控的终端平台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通讯社为推进集成服务平台的建设,而打造的为党政企各类机构服务的国家级移动客户端集群,也是新华社顺应移动通讯时代的要求,抢占网络空间主阵地,并进而实现战略转型的突破口,因此它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央媒体融合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的重要项目.  相似文献   

2.
鲁炜 《传媒》2006,(2):26-27
纵观世界通讯社和传媒业的发展历史,只要通讯社最大程度地满足媒体的需求;只要媒体紧紧依托通讯社的优势,双方就会互惠互赢,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始终把满足媒体用户需求、为媒体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与媒体用户共赢发展作为新华社改革和创新的着力点.近年来,围绕为用户做好服务,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27):2-3
新华社与马来西亚华媒共同设立的"新世华网"上线8月30日,由新华通讯社东盟编辑部和马来西亚世界华人媒体集团共同设立的新闻网站"新世华网"(www.newchinesenet.com)正式上线。新世华网由新华社东盟编辑部主编,立足于向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华侨华人提供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4.
新技术是媒体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推进器。近年来,新华社高度重视技术工作,按照社党组的部署,技术局着力推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技术体系建设工作,深入研究如何推动技术与内容融合。本文着重从新华社在利用新技术实现在新闻场景的落地、技术与内容融合中的关键处以及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强化数据服务、智能化服务等方面的实践来推进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1日,新华社开设的服务新闻专线开始试运行并向全国媒体供稿。这是新华社为适应用户需要调整发稿线路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其宗旨是充分调动全社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在确保综合线路发稿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服务性新闻稿件,加强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全方位扩大新华社新闻的影响力。也是新华社党组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顺应当前媒体市场发展趋势,按照通讯社规律办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中华新闻传媒网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官方网站,是中国记协服务全国新闻界的新渠道,是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新阵地,是新闻工作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平台,是展示新闻界时代精神风貌的新窗口。它的开通运行,有利于发挥中国记协"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中华新闻传媒网是中国记协委托新华社,由新华网具体负责承建和运行的,这是中国记协对新华社的信任,也是对新华社工作的大力支持。为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服务是新华社的一项重要任务,办好中华新闻传媒网,是新华社履行职能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7,(9):42-42
<正>上海黄金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沈祥荣:2002年上海黄金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前,国际上有些相关机构就主动来洽谈购买上海黄金期货交易所的信息和所有的资料。接下来再提出怎样为黄金期货交易所提供全球经济信息服务。我当时就想到新华社。大家传统上认为新华社是搞新闻的,是党中央的耳目喉舌。但是我们更希望和国内的媒体,特别是新华社这样的媒体合作,共同打造中国黄金交易市场的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构建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增强体系竞争力。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基于新华社视频业务全球运行、媒体深度融合、移动优先战略和随时随地构建临时编辑部需要,聚采集、生产、分发、数据分析于一体,全面重塑音视频生产服务流程,打通了与音视频生产相关的所有系统底层,构建了一个音视频内容生产服务技术、业务体系,实现了大流程、大系统、数据流、移动性、便利性、协同性、扩展性六大目标,实现了六大创新,增强了新华社视频业务的报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了体系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0,(8):58-58
新华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4月13日在京签署合作意向书,就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为"新华社特约观察员"达成协议。新华社社长李从军表示,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媒体竞争的态势,新华社正在努力加快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0.
10月8日至10日,由新华社与新闻集团等8家世界著名媒体机构共同发起、新华社举办的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举行①.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境外媒体机构,以及40多家境内媒体的负责人应邀出席峰会.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人贾迈勒,这位让新华社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领先全球10秒的新闻线人,不久前来京接受了新华社颁发的最高奖--社长总编辑奖.新华社运用"线人"模式让中国媒体首次实现了世界领先.现在,不仅是新华社驻外分社开始在当地培养新闻线人,国内其他媒体也在四处网罗线人,打造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新闻线人,已成为媒体新闻源竞争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2.
陈凯星 《传媒》2021,(23):21-23
一部新闻史,亦是一部新技术不断重塑新闻业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华社主动把握传媒变革趋势,以自我革命的勇毅担当,积极推进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是主流媒体中最早专业从事新媒体建设的机构.按照新华社党组部署,新媒体中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互联网为主攻方向,努力担当新媒体建设的"探路者"、融合发展的"试验田"、业务创新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新华社作为国家和世界性通讯社,是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实时对外提供图文音像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信息,其版权所属的媒体内容长期遭受网络盗版的侵害。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先进高效的媒体内容监管手段,对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进行有效的版权保护,同时对网络媒体资产进行有效的监测。影视基因技术成功应用于媒体内容检测与版权保护、云媒体内容识别与管理等领域,是媒体内容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华社准确把握传媒业发展趋势,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开创了新华社事业发展新局面,向建设国际一流媒体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为全国媒体树立了榜样.新华社近几年的战略转型步伐迈得较大,推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举措,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特点:全媒体和走出去.这两个特点,符合媒体格局变化的新趋势,符合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是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有力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战略为新华社转型导航首先,全媒体战略是依托新华社整体资源,而不适用于每个下属部门.新华社建设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全媒体机构,是由信息传播符号形态、媒介形态和经营形态各异的各下属媒体和部门组合而成,并不意味着各下属媒体都要成为全媒体机构,各报刊和各部则选择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业务领域内做精做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07,(6):16-18
<正>新华社作为东道主通讯社要对北京奥运会进行全方位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为中国各媒体机构提供新闻。新华社新建奥运前方移动报道系统,改建后方相关技术系统,实现前后方网络智能一体化,与IOC有关信息系统密切整合。新建、改建项目均要使用CNML(中国中文新闻信息技术国家标准),该标准将通过新华社供稿体系向用户端推广普及。新华社独自承担的奥运供稿服务主要由新华社全球卫星数据广播网、多媒体数据库外库和互联网供稿站点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01,(9)
公司简介 北京紫光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新华社通信技术局等多家单位共同投资组建的高科技企业。她依托于清华大学、新华社的强大的科研、技术背景和信息资源背景,整合清华紫光、新华社通信技术局的市场资源、应用技术和产品优势,致力于中国新闻技术、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通过技术与服务的高度融合,为中国企业全面进入e时代提供信息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作为东道主通讯社要对北京奥运会进行全方位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为中国各媒体机构提供新闻. 新华社新建奥运前方移动报道系统,改建后方相关技术系统,实现前后方网络智能一体化,与IOC有关信息系统密切整合.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发展手机媒体实际是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6年,业务已经覆盖短信、手机报、无线互联网,手机音视频等主要手机媒体形式。”新华网总裁助理李俊介绍说,“对于手机媒体而言,新华社应是最大的手机新闻信息的提供商,新华社将自己的新闻信息提供给运营商、服务商、媒体。新华社目前发展不错的手机媒体是新华社手机报,各大运营商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淦 《中国广播》2002,(10):64-64
据新华社报道 以服务海外华文媒体为己任的中国新闻社9月26日举行建社50周年纪念会。50年来,中新社以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服务,成为向世界华文媒体提供国内信息的主要渠道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