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读书不仅能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通古博今,还能无形中进入他人的世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力求在以下方面做好阅读教学的工作。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兴趣是最大的内动力"。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自觉阅读的前提。只有当学生阅读兴趣被激发了,学生才能够自主阅读、探究,才能使学生的阅读真正地变成"悦"读。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是  相似文献   

2.
谢青花 《考试周刊》2011,(59):55-56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进行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3.
阅读,能让我们丰富学识,深邃思想,净化灵魂,摆脱平庸。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阅读的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然而,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乐"读书是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良好习惯的  相似文献   

4.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同样,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从而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不由自主捧起书本“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学生走进校门,置身于一个书香四溢的校园时,他们的  相似文献   

5.
朱学振 《考试周刊》2012,(48):42-42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并以阅读为乐,才能发挥自主性学习的作用。课外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外阅读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尤为重要。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是开发学生智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创设激趣教学,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无穷的乐趣,那奥妙无比的文字,形象生动的修辞方法,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还有抑扬顿挫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无不引起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只要教师准确地抓住切入点,适当地引导,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汉语言音律抑扬顿挫,结构严谨,  相似文献   

7.
冯红英 《教书育人》2012,(Z2):56-57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经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点经验,现总结如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究。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阅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喜欢做。愿意做,就能够做好,兴趣是做好一切事的前提。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就能百读不厌,面对一篇篇课文或文章,读起来就会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谈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学习的内驱力才能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很多方法,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和巧设问题等,都可以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孔予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就说明了人要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乐意去做这件事情.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11.
刘世林 《甘肃教育》2013,(17):34-34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通过图片、影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  相似文献   

12.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有如下几点体会。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曾自豪地说过:“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了解、去研究。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能力。所以帮助学生培植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马双红 《成才之路》2009,(18):33-33
一、培养学生兴趣以提高阅读自主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减轻疲劳感。才能把阅读当成是一种享受,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也才能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正《论语》有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阅读的内趋力不强,课外阅读更多依赖于兴趣。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笔者通过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能有效激发了小学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一、以读引读心理学认为,小学低段学生学习重感性认知。同样,他们  相似文献   

16.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爱阅读,就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一、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首先,充分利用课本导读,鼓励学生买书、看书。其次,推荐一些好书,在黑板报中留出一角,作为"好书推荐"专栏。教师要尽量多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心智活动过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愉悦,这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入乐之着”,小学生年龄小,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兴趣是阅读的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从中吸取知识,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相反,如果学生无阅读的兴趣,不认真地阅读,再好的佳作精品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在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9.
<正>重视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对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让学生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之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阅读的益处无人不晓.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孩子走进书的世界,让他们感受阅读的快乐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年少,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从中吸取知识,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相反,如果学生无阅读兴趣,不认真阅读,再好的佳作精品也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培养阅读兴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