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之一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要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语词汇的应用和学习,成语就是与小学语文关联紧密的,它体现出内蕴汉语词汇精华的含义,同时也是中国汉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形式。因此,小学生应当从汉语成语教学中感知到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具有一定的成语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识字写字能力、写作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之一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要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语词汇的应用和学习,成语就是与小学语文关联紧密的,它体现出内蕴汉语词汇精华的含义,同时也是中国汉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形式.因此,小学生应当从汉语成语教学中感知到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具有一定的成语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识字写字能力、写作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部分,语文教师平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并加以运用,让学生构建起一座成语的大厦,这对学生的写作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安颖  韩滢 《英语广场》2023,(10):3-7
汉语成语作为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学瑰宝,展现了汉语结构简洁而内涵丰富的特点,但正因如此,许多没有中国文化基础的外国读者在阅读时不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以汉语成语为基础,结合文化图式的三种情形(文化图式重合、冲突和缺省),通过三种翻译方式(激活、调整和构建),分析文化图式理论对汉语成语英译的指导作用,以期帮助译者更好地翻译汉语成语,进而传播成语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颇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婚俗文化在汉语成语中留下了许多印记,并且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外文化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众多文化因子中的一员,映射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汉语婚俗类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在日趋上升。本文主要针对汉语婚俗类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现状以及改进教学的对策及方法展开论述,从而探究出一条有效的汉语婚俗类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6.
不可望词生义的日语成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 《铜仁学院学报》2008,10(4):104-106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现代日语成语中可以看到大量汉语成语的“影子”,这就往往使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在学习、研究日语成语时陷入“望词生义”的误区。本文从日语成语的概念、来源分析了日语成语特有的意义,进而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日本民族。  相似文献   

7.
韩愈对丰富汉语成语有重要贡献。以《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为工具书,从《韩愈全集》八卷文集中共检索出韩愈首创成语151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47篇杂文(含杂著)中的53条首创成语进行了语法、语义和文化分析,总结出韩愈杂文中首创成语的结构特点、语义变化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成语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体态成语比其他类型成语更传神地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传统。文章通过对体态成语典故出处和后世运用的分析,探究其社会文化内涵,旨在更好地运用相关成语,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汉语体态成语是记录汉民族体态语的语言符号。它不仅具有汉语成语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多样的组合方式、鲜明的组合结构以及丰富的组合效应。汉语体态语通过多种体态的组合,集中而深刻地体现了汉民族文化中"重纲常、守伦理、谦虚谨严、男尊女卑"等思维模式和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诗经》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诗经》成语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如汉语审美文化、农耕文化、礼乐文化、婚恋文化和祥瑞文化等,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辰,成语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富生命力的语言形式。我们平时所用的成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多出自古代著作、历史故事等,因此用词方面往往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其中大多数的成语也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相似文献   

12.
成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汉语成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和汉民族思维和认知模式的表现。本文拟从成语的特点,汉语成语的特点和与英语等外语中成语的比较等方面,探讨汉语成语的民族性以及汉语成语作为跨文化交流中研究对象的重要价值,并针对跨文化交际中成语理解错误所带来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3.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至深至巨,的确是其它任何一部书都无与伦比的.就其对汉语成语的影响看,源自<周易>的200余条汉语成语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蕴涵,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思维的基本方式和为人处世的基本策略,又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三个方面.研究<周易>成语的文化蕴涵,对于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汉语为汉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为汉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人们把汉语进行了压缩凝练,从而产生了固定的词组,即汉语成语。汉语成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某种程度上说反映了我国文化的进步。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不断交流,汉语成语翻译成为了当前文化发展的难题。主要通过分析文化的发展历史,从而阐述文化定型对汉语成语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熊义勇 《江西教育》2004,(24):46-47
祖国语言浩如烟海,汉语历史源远流长。闲暇时翻阅辞书.笔者发现.仅《中国成语大辞典》就收释古今汉语成语18000余条.为读者提供了成语的结构形式、语义内容、源流用例等众多信息。倘徉其中.感慨万千.古往今来.成语字字珠玑,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给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以无穷智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成语给了一代又一代为人师者以教育智慧,使得传薪播火的事业兴旺发达.代代相延.  相似文献   

16.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上一衣带水,自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密切。在语言文字方面尤其如此。汉朝起,随着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汉语中的成语也传入并深刻影响了朝鲜半岛的语言文化。本文介绍了韩语中成语的来源,并对比了中韩两国成语的异同之处,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汉文化圈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所选择的汉语成语文化研究文献的载文量、著者、主题等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汉语成语文化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汉语文化语境中特有的语言形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需要,积极探索成语教育策略,挖掘成语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追根溯源,理解成语典故,在日常生活中准确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成语文化引导、熏陶下提升思想品格,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入手,结合成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对如何开展成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宁 《考试周刊》2009,(35):40-41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在翻译时,译者应确切、深刻、完整地理解每一个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不能只从字面上望文生义。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成语英译时可用的方法和技巧.将汉语成语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译给外国读者.以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正确使用成语。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汉语的灵魂,赋予了汉语生命,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丰富的思想。加强成语教学,优化成语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对于增加学生古典文化的积累、陶冶小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