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四、语体与记者风格风格是新闻写作学的最高范畴,在以往的新闻写作学中较少提及,在实践中已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记者更是屈指可数。然而体裁、语体和风格又是形成文体这个有机统一体的三个组成部分,研究文体和语体不能不研究风格,新闻写作要向更高水平发展也不能不研究风格。新闻写作学中的风格概念也是从文学中借鉴来的。在文学中,风格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文体学者认为风格是指作家将语体品格稳定地发展到极至,并与作品的其他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文体的最高呈现状态。新闻学由于刚刚引进风格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尚未最后明晰,使用比较混乱:有的指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英语公告和通告新闻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英语公告和通告新闻的及时报道,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学习英语公告和通告新闻的文体与语体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写作和翻译这一类的新闻。本文内容涉及文体结构、写作要领、常用句套和实用范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写作.但新闻述评是属于新闻报道,还是新闻评论?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边缘性文体?在中国的新闻实践中,其体裁归属一直较为含混,这给我们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学,造成了概念的混乱和学理的困惑.讨论新闻述评的归属问题,根本原因是,它不仅仅是一个文体的归属问题,更是涉及到新闻报道理念和职业规范的问题.本文从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概念和学理出发,论述和提出新闻述评的体裁归属只能是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4.
抓线索瞄准“动”点打破经济报道程式化是新闻界多年来探索的课题之一,但时至今日,程式化的现象仍然盛行。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成效开头,取得成效的原因随后。这种报道模式,读者将它贬之为“通用机件”。因为它只需有一个“螺母”(点子),用它在绝大多数单位都可套上“螺钉”(例子):效益不行说产值,产值不行谈销售,再不然就横比、纵比,总有一个可以配上套。造成这类新闻的大量出现,虽然原因很多,但与我们传统习惯——注重结果有很大的关系。这并  相似文献   

5.
我这里所说的新闻文体,是广义的新闻文体,包括消息(新闻报道)、通讯、专访、评论等。它同其他散文文体不无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又有质的区别,彼此的职能不同,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有不同之处。新闻文体作为广义的散文文体中的一个类别,有其区别于其他散文文体的独立性。我们应该如何在不影响新闻文体的质的规定性的前提下,把我们散文的优良传统化入新闻文  相似文献   

6.
现在,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收看新闻,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必需。认真研究电视新闻播音,不断继承创新,提高电视新闻质量,既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本文拟就电视新闻播音的有关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浅见。电视新闻节目既然是新闻节目,在播音上就不可能脱离新闻播音的共性。就新闻播音而言,稿件体现什么样的语体特征,播音就必须采用相应的表达方式,是播、是报、是说、是谈,都不由主观随意决定。新闻播音存在着不同语境,语境决定着各种不同语体,不同语体又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让世界正确了解中国”已然成为国家形象工程的重要环节,新闻英语的写作与报道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新闻英语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英文文体有着独有的写作特点,了解其文体特点及相应的词汇使用规律,是做好报道的首要因素. 新闻英语的文体特点 新闻英语在文体上的特征有别于一般的英文文体.一般分为报刊即书面的新闻报道和以口头方式出现的新闻报道两类.其“硬新闻”在报道方面突出所报道故事的新闻性与即时性;“软新闻”在文体上和硬新闻的写作要求有不同的特点,它更强调故事的“趣味性”和“人情味报道”,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特写”在文体上则需兼顾新闻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8.
英语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语体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载体,广播电视新闻和报刊新闻虽同属于新闻文体,但由于传播媒介方式的不同,它们在语体上既存在共同特点也表现出不同差异.本文基于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的真实语料,从受众群和传播学视角,考察英语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语言在语体特征上的异同,并着重分析其在词汇、句式语法和语篇结构层面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杰立 《东南传播》2012,(5):123-124
娱乐新闻语体是娱乐大众化言语在新闻语体的基础上的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娱乐新闻语体更符合贝尔提出的"听众设计"语体理论。我们从语言进入新闻领域的变异和反变异的过程来研究新闻语体风格的变异,威逼型、民主化、娱乐化是综合新闻语体由现代到当代转变过程中所表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反应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以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当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交际环境不同,就各自形成一系列不同的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从而构成了言语的功能变体,简称语体。一些有语体色彩的语言材料同大量中性材料在特定言语环境中的组合就构成特定的语体。所以当我们研究一种特定语体的时候就不能不研究它的言语环境和在这一环境制约下选择、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一旦人们把握了该语体的特点,那么他们对该语体的运用、欣赏和研究就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西方解释性新闻的特点与写作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性新闻是目前活跃在西方新闻界的一种重要新闻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与写作要求与一般的消息(纯新闻)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论述了解释性新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介绍了这种文体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现场短新闻时下已成为新闻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所共同喜爱的文体。这种文体的兴起、繁荣和发展,对多年来形成的新闻写作程式化、模式化的局面,无疑会产生强有力的冲击。我们应该对这种文体的基本特性进行研究。特性之一:新闻题材广泛,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写出一篇出色的现场短新闻并不容易。现场短新闻并不是记者看到什么之后简单的记录。现场短新闻大多是突发性新闻事件,而突发性往往和新鲜性有着直接的联系。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凭借强烈的新闻敏感,对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迅速作出判断,完成了抓住新闻素材的第一步。而后深入跟踪、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新闻写作成为一种程式化很强的工作,即使是在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新闻散文化30多年后的今天也是如此,充斥着绝大多数报纸版面的,依然是那些老面孔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短评属于议沦文范畴。在新闻写作中,它是以短小精悍的体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以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文体。 短评是配合新闻报道同时发表的评论。它可以为一则新闻配发,也可以为一组、一个栏目的新闻配发。 短评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新闻性 短评是以报道为依托的评论。它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真实的和有新意的,而且其发论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通病是“死”材料、“死”数字、“死”程式、“死”面孔,枯燥无味,很少有生气。我们看到,从文风的角度出发,一些跳出数字堆的,能生动活泼地再现经济生活的新闻最受读者欢迎。用散文的笔法写经济新闻。随州报1986年12月7日发表的《北缘线上桔花香》,一开头就用散文的笔调写道:“柑桔,它象一个爱挑剔男朋友的少女,超过了它的宽容限度是不肯随意出嫁的。世界上80%的柑桔分布在北纬18——34度的亚热带地区。唐县镇群玉村2600多株柑桔却‘嫁’在北纬32度的危险边缘上,稍有怠慢,它就有‘离婚’的可能,或者不愿‘生儿育女’”。把一个农民如何探索南桔北移的动人情景写得生动形  相似文献   

16.
新闻文体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八十年代以来,新闻写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一变革的中心在新闻文体。新闻界的许多人士已经意识到,新闻文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载体,许多政治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直至记者个体的因素都会通过影响新闻文体进而影响新闻写作。其实,从整个新闻写作史来看,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这一点,新闻文体以其话语形式和结构变易及认知事实的方法和思维格式的变化,折射出新闻记者的感受——体验模式,折射出新闻反映世界的独特方式的历史,从而集中体现了新闻写作史的特殊性。 本文试图对新闻文体展开一点研究,以期引起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尤其是基层记者,通过会议获取新闻素材,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会议新闻是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基层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平常见到的会议新闻,存在的主要弊病是长、空、滥,以及写作的程式化、模式化,不但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议新闻的作用。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把会议新闻写好,写出有特色的、有新意的新闻呢?笔者结合从事新闻工作的实际,谈谈体会和看法。会议是新闻资源库会议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地方政治、  相似文献   

18.
媒体微博新闻作为一个新生的新闻品种,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手法。本文试以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微博@人民日报和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财经网为例,探究这种新型新闻文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平时大家评稿,曾经议论过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的新闻报道题材从哪里来?除了来自党的方针政策,来自实际工作以外,还应该多一点来自人民生活、社会面貌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大为人注意,但仔细观察一下,确实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很有意义很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新闻写作要打破老一套的公式化,总得向散文的写作借鉴一点什么,把新闻写得更散文式一点,写得生动活泼一点。我们宁可向散文靠近,也不要不知不觉地去向文件简报、总结报告之类的模式靠近。我们的国内报道在写作上要改进,可不可以提倡向我们自己的对外报道学习学习?同样一个题材,对外报道的文体往往就写得比国内报道的文体更有可读性、更吸引人。我们的新闻报道,除了发挥其宣传指导的功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外,可不可以再要求它也能产生一点美学欣赏价值?新闻也是一种创作,理应和其他创作  相似文献   

20.
论点辑录     
“现场短新闻”界说怎样才能给现场短新闻一个科学性的定义,它是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还是一种新兴的报道方式?这是近年来研究者一直争论的话题。笔者认为,现场短新闻应被看作是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因为其一,经过这几年的写作实践,现场短新闻已具备自己相对稳定自足的文体形态。在体制上,只有千字左右;在内容上,以再现现场为指归。这就决定了它与消急及新闻故事的分野;同时又没有新闻通讯、新闻特写在体制和结构形式上的放纵与自由。其二,它有自己的文体书写要求和表达方式。比如说写现场,消息、通讯、特写、新闻故事更多的是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