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斯福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家乡一个大农场里工作。农场主德里斯是个刻薄而吝啬的人。  相似文献   

2.
富兰克林·D·罗斯福执政时期,联邦政府在大平原地区东部实施防护林带工程。该工程可以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可以改善当地的环境,但是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不大。该工程在国会遭到冷遇。罗斯福政府与当地的农场主们开展积极的合作活动,在农场主们的大力支持下,该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表明广大公众开始主动地、大规模地参与资源保护运动。  相似文献   

3.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说:"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以控制基本农产品产量和牲畜饲养头数,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开始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  相似文献   

4.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均来自罗斯福家族。学者著述中关于二人的辈分关系一直未予厘清。从罗斯福家族的奥伊斯特湾支系和海德公园支系之沿革来看,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叔,而不是其堂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两个目标。而对蒋介石政权的扶持则成了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13日晚,美国罗斯福大学(Roosevelt University)校长查尔斯·米德尔顿博士、副校长帕崔克·伍兹先生、国际部主任鲁比·李·富勒女士一行三人在北京郡王府参加了罗斯福大学MBA校友聚会,聚会现场气氛隆重而热烈。米德尔顿校长在校友聚会上致开幕演讲词。他在演讲中指出,校友是最能体现一所高校质量的力量,在罗斯福大学学习过的校友回到中国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也是罗斯福大学的骄傲。  相似文献   

7.
1.(农场主来到马厩,马厩里一匹马都没有了,农场主大惊失色。) 农场主:哎呀!我的名马去哪儿了呀?  相似文献   

8.
非殖民化是罗斯福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从一战后直至其生命最后一刻,他是反殖民主义的。但是,不同时期的西方学者对他的非殖民化思想所持的观点存有巨大差异。正统观点认为罗斯福非殖民化思想源于威尔逊的理想主义传统,而修正学派坚持认为罗斯福的反殖民政策有益于美国国家利益。一些西方史学家提出罗斯福的反殖民政策的制定受到各种相互冲突的因素影响。中国学者一般认为罗斯福的非殖民政策是建立在美国国家利益之上的。  相似文献   

9.
吴若雪 《课外阅读》2013,(20):21+48
<正>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当过私人侦探。冬天的一个夜晚,罗斯福接到考古学博士卡恩打来的电话:"罗斯福先生,不好了,古代玛雅文明的黄金假面被盗了。已派秘书去接您,请速来研究所。"两小时后,一位秘书驾车来到罗斯福家,罗斯福立即上了汽车。年轻的秘书一边开车,一边向罗斯福讲述:被盗的黄金假面,是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的玛雅金字塔里发掘出来的,现为亿万富翁A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是助力农业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广西成立了国内首家现代青年农场主学院,发挥了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本文结合广西现实发展背景,阐述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的现实逻辑,比较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各地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的若干典型模式,总结了广西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的做法和经验,以期为各地区开展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寓言故事:养蜂人和果园主、农场主毗邻而居。蜜蜂授粉不仅酿出蜂蜜,也使果园受益。因此,果园主想往果树上喷洒杀虫剂时,他会提前告诉养蜂人,暂时不要放蜜蜂出来。但农场主与养蜂人之间没有互利互惠的关系。假如养蜂人要求农场主  相似文献   

12.
富兰克林·D·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劳工立法则成为美国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探讨罗斯福新政、了解当时的劳工立法与工人状况,而且有益于我们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  相似文献   

13.
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的总统。他出身于富豪家庭,父亲学过法律,又经过商,很有钱。罗斯福的父亲和母亲相差26岁,当罗斯福出生时,父亲年龄已经很大了。罗斯福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可是很早就离家在外,罗斯福的降生给这个本来就十分幸福的家庭又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幼小的罗斯福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罗斯福的父母  相似文献   

14.
虽然胡佛反危机措施在1929年以后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因危机惯性而未能挽救美国经济颓势,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美国经济危机的激化.并为罗斯福新政奠定了基础。否则,罗斯福新政不会很快奏效。罗斯福新政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它并非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起飞的楷模”。  相似文献   

15.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说:“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以控制基本农产品产量和牲畜饲养头数,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开始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后来却发现.这是当时不得不采取的办法。”学生很容易会产生疑问:既然当时美国经济如此萧条,这么多人等待救济。为什么政府不把这些剩余的产品无偿分给有需要的民众?  相似文献   

16.
[童话大意]一个农场主有一个忠诚的仆人,这个仆人辛辛苦苦地给他干了三年的活,而他却没有付给仆人任何工钱。后来仆人打定主意,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再干下去了。他找到农场主说:"我为你勤勤恳恳地做了这么久的事,相信你会根据我的劳动付给我应得的工钱。"农场主是一个极其吝惜的守财奴,只拿出三便士给他,也就是一年一便士的工钱。可怜的仆人对钱没有多少概念,  相似文献   

17.
何凡 《考试》2008,(Z2):76-78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一种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模式,对当时和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和广泛的影响。【重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热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析】1.为什么把罗斯福采取的措施称为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或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错过的机会     
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娶农场主漂亮的女儿为妻。于是,他到农场主家里求婚。农场主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说道:"我们到牧场去,我会连续放出  相似文献   

19.
《老年教育》2010,(11):39-39,51
1944年3月,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 一位记者为此采访罗斯福,问他对自己连任总统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先请记者吃下一大片三明治。记者顿时受宠若惊,很痛快地吃下去了。接着,罗斯福继续让他吃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记者虽然觉得肚子有些撑,但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20.
罗斯福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罗斯福刚上任时,在实力上缺乏后盾,在舆论上得不到支持,只能是维持远东和太平洋的现状。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罗斯福的对华政策悄然发生了变化,远东局势成为他密切关注的焦点,对华政策也成为远东政策的核心。在整个罗斯福时代,其对华政策跟美日关系是紧密缠绕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