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高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一是"人才培养和就业导向型”合作模式,其中又有“3+1”、“顶岗锻炼”、“订单式”培养等模式。二是“科研服务社会发展导向型”合作模式,其中又有“校企联盟”、“校政合作”、“基层培训”等模式。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措施有:切实提高认识,结合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打造多个政产学研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着手解决的问题。潍坊职业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结合自身优势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探索,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多层次多规格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培养定位,依托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践行“搭建平台、分类培养、突出特色”的培养思路,创建了“产教结合、学岗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五年制高职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健康产业“新业态”需求、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行业匹配度的重要环节。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为例,为适应卫生健康产业的新发展需求,针对目前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诸多困境,提出了“三轮驱动四方协同五元并举”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常州护理教育集团、各专业指导委员会、药学教育联合体三个协同育人平台为驱动,建立政行校企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创新老年照护“1+X”人才培养模式、药学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眼视光技术专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中药学专业师承制人才培养模式、助产专业驻点班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顺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学校建立了包括“双师型”师资团队、职业文化氛围、教学资源等在内的保障机制,并在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内涵发展、社会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校教育模式多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经济时代紧密相联,农业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通才模式”,工业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才模式”,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将是“复合型人才模式”和模式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变迁受服务社会和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内在矛盾所决定,通才模式——专才模式——复合型模式、模式多元化,是一个自身扬弃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教育模式是一和多的统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培养“复合型”和多层次多类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2+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广受职业教育界和用人单位的关注。目前,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紧缺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实践多年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说明了这种培养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阐明了这种培养方式的优点,以期达到推动“2+1”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专业联盟”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学工厂”培养模式基础上,考虑工学结合的发展趋势,为培养评估行业紧缺的高素质、应用性资产评估人才而提出的;该模式是通过联盟搭台,项目载体,双师共育,学生唱戏,培养人才,服务社会;该模式属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学工厂”模式的完善,通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要素的整体构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传明容 《考试周刊》2009,(31):214-215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未有机衔接,人才结构与需求存在差异,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发展滞后。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养、“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可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实训基地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实现产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创新汽车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形成“共赢互动,有效激励”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探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学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其中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任务。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的问题。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我校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策略,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努力构建起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制度人性化、培养评价全程化。一、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创新人才质量标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是以专业教育模式为特点,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校组织下的校园教育模式与体系注重于“宽口径”教育,缺少“针对性”培养,已经不适宜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本文以“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研究”为题,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入手,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当前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国内外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为基础,探究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1.
蔡克勇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增刊撰文认为,我国民办高校应走“拾遗补缺”之路。这里讲的“拾遗补缺”,主要是指民办高校不要与公办高校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学科专业发展、社会服务乃至科技开发及转化上进行正面竞争,而是要在广阔的教育供求领域里,“拾”公办高校之“遗”,“补’公办高校之“缺”,为社会提供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另类选择”。我国民办高校要“拾”的这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同样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社会服务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形成了“北青——景山”模式,志愿服务模式,培训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阵地模式和创业扶助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研究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方法和优化的培养模式,并阐述了要注意的问题,即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时要以教师为先、学生为中心和建设为主。为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给出了“五化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知识结构系统化、教材建设模块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制度弹性化、考核评价常年化。  相似文献   

14.
地方性商科院校是归属一定的地理区域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学科的高等院校。它的目标定位是为区域经济服务,包括培养“商科”专门人才、发展“商科”科学研究、提供“商科”社会服务;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培养创业型的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标准。这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撑平台,只有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特点为基础,强化服务的主动性;以知识服务为核心,实现高校图馆存在的核心价值;以“泛在图书馆”建设为目标,凸显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便捷性,才能适应这一办学模式的新转变,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更好地服务高职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16.
地方师范大学应突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方向,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旨定位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上。突出办学的“地方性”、“服务性”,实施“播种希望”行动计划,构建融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海南师范大学推进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的卓有成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工程大学结合“三海一核”学科专业特点、优势与特色、服务面向,在本科和硕士两个层面、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探索如何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工程教育改革步伐,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实践等方面走出独具特色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学工交替”模式是一种学生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理论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媒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2 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  相似文献   

19.
何淑洁  孔德就  彭丽红  李鹏 《大学教育》2024,(3):119-122+127
文章以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农机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起点,总结了广西职业本科院校服务农机企业“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构建了能实现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校企共同体”农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并从“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过程实施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解读该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管、共育农机人才的具体做法。实践证明,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强烈地要求高等学校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就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即按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规格、品种等培养学生。要顺利地把“市场机制”引入高校,即实现“按需培养”,就有必要对“按需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使高校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