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教师节前夕,我出差到盘锦市,抽时间特意看望了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顺便给他带去了我新出的两本书,序是他写的。在他整洁但面积很小的局长办公室里,我们谈友情,谈工作,谈科研,谈著书立说,谈将来的写作计划,谈了很多很多。我每次看到他,他总是戴着周恩来总理纪念章。于是  相似文献   

2.
我爱我的儿子梁爽。他小学五年级。这正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开始形成的年龄,因此我常帮他"侍弄"他那小小心灵的苗圃。我系俗人,仅能以俗人的观念和方式教子。故我对儿子首先的教诲是——人的内心世界,或言人的心灵,大概是最容易招惹尘埃、沾染污垢的,"时时勤拂拭"也无济于事。心灵的清洁卫生只能是相对的,好比人的居处的清洁卫生只能是相对的。而根本不拂拭,甚至不高兴别人指出尘埃和污垢,则是大不可取的态度,好比病人讳疾忌医。一次儿子放学回到家里,进屋就说:"爸爸,今天××同学的红领巾被老师收去了!"  相似文献   

3.
<正>被学生称为最美教授的清华大学外语系青年教师梁爽,在接受采访谈翻译工作感悟时的一席话令人印象深刻。她说:"我要有一条河,我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但这条河不能是死的,要是可以与时代对话的。"对话思想古已有之,苏格拉底提出,"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追求真理的对话过程"。在对话中展开的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正如柏拉图所主张的,"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对话教学之于思政课教师意义深远。作为思政课教师,该如何学会与时代对话?笔者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菲力普和我在香港生活了两年,从他的十四岁到十六岁。他对我和朋友们的谈话议题兴趣很浓。譬如和中国来的记者谈中国问题,或者和美国记者谈国际局势,十五岁的他都会很专注地倾听、提问,也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电教骄子     
电教骄子张宛凌当他还在东北师范大学电教系读书的时候,就被沈阳市电教馆瞄上了.1990年毕业后,他似乎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直奔这里安了家。梁爽,一个好听的名字,和他不同凡响的工作一起,记在了同行人们的心里。昔日四年的寒窗苦读,如今有了施展的天地。第一次...  相似文献   

6.
丁当信箱     
丁当兄弟:你们好!我是广西桂林市胜利小学的梁爽。我这个学期订阅了《数学大王》和《英语大王》,可是我更关注《英语大王》哦!每期的《英语六王》我都不会错过,期期都让我体会到她无穷的乐趣,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英语大王》让我逐渐爱上了英语,还提高了我的英语成绩。现任,我每次的英语考试成绩都不低于95分。因此,老师还让我带大家早读呢!  相似文献   

7.
以往,接触过不少高三学生的家长,许多人为孩子高考复习期间,因负担过重造成的情绪易变、性格扭曲等心理压力感到不安,甚至不知所措。梁晓声的儿子梁爽(北京铁道附中学生)今年也参加高考,可从电话交谈的缓缓语调中,却没听出他对孩子面临的大关有什么异样的反应。带着对这一问  相似文献   

8.
他几岁     
菲力普和我在香港生活了两年,从他14岁到16岁。他对我和朋友们的谈话议题兴趣很浓。譬如和中国来的记者谈中国问题,或者和美国记者谈洲际局势,15岁的他都会很专注地倾听、提问,也谈自己的看法。有一天,一群朋友刚离开,他说:"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华人朋友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9.
午休的时候,我与班上的两名副班主任聊天,谈着谈着,聊到了学生。"王老师,咱班的林浩是不是有问题?今天,在路上,我们相遇了,他用眼睛瞥了我一眼,然后把头扭到一边去了。平时我待他不错呀,落了课我帮他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我也及时给他解答。真没想到,他竟会是这样的人……"周老师不满地发着牢骚。"也是,那天,他没完成数学作业,我说了他两句,他竟在背后骂我老妖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什么     
近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来采访我,让我谈谈什么是幸福。我谈了一遍,记者觉得不满意,让我再谈一遍。再谈一遍后。记者还是觉得不满意,就举了几个例子启发我,比如谁谁在谈到幸福的时候说,幸福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幸福就是老百姓平常的日子。又比如谁谁在谈幸福时说,老婆怕他发胖,不让他吃肥肉,昨天老婆不在家,他吃了一顿红烧肉。感觉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11.
那天很暖和,可我站在新斯科舍车站的站台上直发抖,因为,我将要接待一位著名的作家。 见到作家后,我沉默了很久,才好不容易说了一句:“我也写作。”他客气地回答说:“那么,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了。”我被他的话震得哑口无言,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相似文献   

12.
<正>收拾办公桌,看到了那封信,让我又想起了那件事。那天上课,测试第二单元,学生都在紧张全神贯注地答题。突然,安静的教室里传来几声清晰的"当当当"的敲桌子的声音,正在答题的学生被这声音惊动,抬起头寻找声源。我转头看去,原来是靠着走廊窗户的小Y正在用门锁敲打桌子。说起小Y,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基础没有打好,成绩很差,我曾经多次耐心地找他谈话,给他讲学习的重要性,谈未来社会的竞争,谈人生的责任与义务,谈追求谈理想……但我  相似文献   

13.
假如让时间折叠一个世纪,让李昆武遇上鲁迅,让他看见我,即使在他的时代里。时间:某时代地点:某咖啡室人物:李昆武与鲁迅我们相约在那旧时代的咖啡室里,搅拌着无糖的黑咖啡。我们暂时不提及国人的颓败,我们谈音乐,谈名著,谈理想。但我想,不提及时事的鲁迅根本就不是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带过一个频繁更换班主任的班。我接班后,重新改选班干,原来的班长小杨落选了。于是,他认为“在这个班里,再没有人相信我了”。对班级的事,他不闻不理,课堂上埋头啃小说,课余时间迷恋足球。我多次找他谈话,他从不拒绝回答,而是口若悬河地谈他对老师的课堂教学的看法,谈着课堂所学知识和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弊端,谈着他刚看完的一本又一本的名著,谈着中国的教育如何如何的落后于美国的教育……无论如何,他认为在校不违反校规班约,多看几本书,多踢几场球比那枯燥的功课有趣有用得多。他还表示,愿意从较好的A层次班级到较差…  相似文献   

15.
爆笑超市     
《小学生时代》2011,(7):72-75
牙科医生 牙科医生约翰每次给病人动手术前总要同他们谈一会儿话,尽可能解除他们的紧张感。有一次,他同一位当警察的病人谈了几句后,便问他.是否有什么问题。“我只有一个问题,”警察不安地说,“我从没给过你罚单,是不是?”  相似文献   

16.
李奇志 《中国教师》2012,(17):39-45
<正>学生时代从不守纪律到门门优秀;工作时帮别人练课没成想自己成了"公开课明星";当校长时给学生讲故事,最早提出"我能行",与团中央提倡的时代精神不谋而合……听刘永胜这位基础教育改革专家谈他事业的成功,谈他专业的成长,谈他家庭教育的轻松,好像什么都存在巧合。正如他儿子的总结:他从不刻意追求,但什么都得到了。他的学生得到了"我能行"的信念,他得到了无尽的快乐。他庆幸自己有贵人相助,他妻子的提醒也一语中的: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是危险的。他在专注思考中品味着做事的乐趣,他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童年趣事     
今天早上,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旁边,吃着甜点,谈着以前的事。谈着谈着,我突然想起自己三四岁时发生的一件可笑的事情。那时,我们家对门有个虎虎哥哥,他经常拿走我的东西。我想阻止他,可我年纪比他小,拿他没有办法,每次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虎虎哥哥把我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拿走。有一天,我听见门外有脚步声,以为虎虎哥哥要来了,“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妙的高招。我大叫一声“斯斯妙招”(实施妙招),就开始行动了!我把自己喜欢的粘纸全都快速地贴在脸上,把各种发卡夹在头发上,头发顿时变得乱糟糟的。我还把能穿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不能再穿了的…  相似文献   

18.
我说方俊明     
方俊明,对于我,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虽然,我也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他那张朴实的脸,但只有一瞬。我的头又不得不埋于“书山”中,然而,我仍能想象得出在某些人的谈资中,他一定是个“典型的傻子”,怎么能说他不傻呢?人家下水救人吧,首先要谈条件,几百几千,可他却是“不假思索”,再者还得看看是不  相似文献   

19.
你被抽中了     
去年秋天,我遇到了我的特殊学生伟伟,他出生时因产道压伤,头部轻度畸形。身体的残疾使他从小就自卑懦弱,冷漠封闭。他经常逃课,我找他谈,他出口就是“我又不想拿毕业证,捡破烂总不需要文凭吧”,“我不想上学,再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学生》2008,(7):51-52
广安市三中 勤璐: 我感觉到班上有一个男生喜欢我。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跟我交往.但总是隐约地对我说一些暧昧的话。我很看好他。可是我知道这个年龄又不适合谈这些,我只想把他当成好朋友。我想跟他说明白.又害怕失去这个朋友,不说,又可能耽误我的学习。其实我很自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