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华 《阅读与鉴赏》2009,(10):36-37
两个墨西哥人沿密西西比河淘金,到了一个河汊分了手,因为一个人认为阿肯色河可以淘到更多的金子,一个人认为去俄亥俄河发财机会更大。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声乐就是“去伪存真”的过程 一个学生优美的音质绝不是声乐老师给他创造出来的,而是天生的。这就好象是在泥沙当中淘金,要是这泥沙中根本就没金子存在,那么无论技术多么高明的淘金者也是不可能从中淘出金子来的。声乐老师其实充当的角色就是淘金工。那么,为什么在淘金者施工之前我们根本就看不到金子而只是沙呢,  相似文献   

3.
课上,老师问学生:"假如你居住在一个偏僻的乡村,有一天,你从溪水里淘到了一大块金子,你会进城把它卖掉,还是把它丢进屋后的水塘?"学生们笑,谁会那么傻?到手的金子,随手扔掉?老师接着说:"卖掉金子,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这个乡村淘金,会修起公路,建起集镇,这里会成为繁华的工业区。当然,也会带来污染,会打破你平静的  相似文献   

4.
王泽 《考试》2008,(10)
有一则故事曾在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口中广为流传。这个故事有着极其动听的名字,叫做距离金子三英寸,说的是几十年前,美国人达比和他的叔叔到遥远的西部去淘金,他们手握鹤嘴镐和铁锹不停地挖掘,几个星期后,他们终  相似文献   

5.
陈平 《中国教师》2007,(10):40-41
教师工作是平凡的,就在这"平凡"之中许多教师难于发现自身的价值。但任何人都是一颗金子,只不过它被散落在不为人知,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培训就是要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我价值,成就自己的价值。因此我们对校本培训的理解是"淘金",我们把校本培训看成是"淘金行动"。  相似文献   

6.
正课文《金子》主要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的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7.
《金子》(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记述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本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相似文献   

8.
小飞鱼BBS     
《小学生》2006,(6)
嗨,小朋友, 咱们又见面了!来来来,快坐下,吃个苹果喝杯可乐,咱们慢慢聊!我憋了一肚子话要跟你们说,你也有很多新鲜事要告诉我?那咱们大家一起来说说……  相似文献   

9.
《金子》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的时候,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课文虽短小,但意蕴深刻,耐人寻味。本以为这是一篇道理十分明白易懂的课文,在执教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波澜。因  相似文献   

10.
缤纷地带     
在游戏中练本领吹气排球赛排球比赛,大家都看过吧?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比赛令我们心潮澎湃,大家都会在心里呐喊——中国女排加油。别光看了,现在咱们模仿排球比赛,来个吹气排球赛吧。  相似文献   

11.
真美丽巫婆飞出彩虹谷。她看见很多人背着行李,扛着工具,有的步行,有的乘车,匆匆忙忙朝前赶。“喂,你们去干什么呀?”真美丽巫婆问。“淘金!”真美丽巫婆听说淘金,兴奋得两只眼睛马上放出无限金光来,“我最喜欢金子了!我也要去淘金!我马上就去!”真美丽巫婆来到西拉东扯国,只见西拉东扯国树林茂盛,草地辽阔,地肥水美,原野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扬,真是好一派美好河山!真美丽跑到一条小河边,挥起铁锹,一顿猛挖。马上就有一群村民围上来,把真美丽巫婆抓住了。“没有国王颁发的许可证,任何人不许淘金!”村民们说。真美丽巫婆骑上扫帚,喊声“驾!”立…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齐读课题. 2.谈话,大家都知道有了金子,就有了财富,所以许多人千方百计想得到金子,实现发财致富的梦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我们,课文中的彼得·弗雷特找到金子了吗?  相似文献   

13.
阅读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担负着组织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读书技能、写作技巧和开发智力的任务,我们图书馆的老师也有责任配合各科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辅导工作。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换句话说,读书学习不仅仅取决于读者能否阅读,更取决于读者的阅读方法。如果我们把阅读比作“淘金”的话,“金子”就是知识,“淘金术”就是科学的阅读方法。所以,对学生,不仅要  相似文献   

14.
广阔天地中的﹃打农族﹄●程延提起“打工族”,人们耳熟能详。农村实行“包产到户,联产计酬”责任制后,富余的劳动力便潮水般涌入城市,寻找一份“工作”,挣几个“活络钱”。可城市也不是随处可拾到“金子”。忽然有一天,人们发现农村也是一块“淘金地”,于是,又出...  相似文献   

15.
9岁那年暑假,卢驭龙和几个小伙伴经常跑到医院外面的垃圾场玩。垃圾场里堆满了用过的输液管、注射器等医疗废品。他们最喜欢收集的是那些玻璃瓶子,因为里面残留的液体洒在地上可.以冒出很多泡泡。有个爸妈在医院_L工作的伙伴告诉大家,玻璃瓶中的液体是化学药水。有人提议:“咱们比赛,,谁找的药水多,谁就是咱们的头儿!”大家一致同意.  相似文献   

16.
《金子》(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记述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本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  相似文献   

17.
风铃叮咚响     
叮咚:嗨!大家好!咱们又见面了!别瞧只是一个月的时间,我可太想大家了!不过,从小读者如潮水般的来信中,就知道咱们有多受欢迎了!请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相似文献   

18.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这节课,胡老师要带大家去个美丽的地方。咱们现在就出发,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等会儿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海浪的视频)  相似文献   

19.
本期“校园写作刊中刊”刊发的是来自湖南省桃江县鸬鹚渡镇中心学校淘金文学社的作品。许是桃花江的水给了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淘金文学社的同学们时刻敏锐地捕捉着生活中撞击心灵的悸动。这三篇作品都有些小小说的味道,以少年人特有的锐利笔锋直面现实,与时下少年创作中流行的精致的忧郁分庭抗礼。就像他们的社刊封面上醒目写着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闪亮的金子就这样经历淘漉,从灰涩暗哑的尘砂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大 气 污染 、水 土流 失 、水患 严 重、物 种 消亡 以及 频 繁发 生的 沙 尘暴 等,都说 明 大自 然的 惩罚 已 经悄 悄降 临 到每 个人 的 头上 。 水和金子 19世纪 末 许 多 美国 人 蜂 拥 到加 州 淘 金 。 结 果 很 多人 都没 有 淘到 金子 ,但 是 有一 位老 人却 发 了大 财。 他 只是 卖 水 ,从 远 处 把 水 运 到 淘 金 所 在 的 沙 漠 中 ,然 后 把 水高 价售 给 淘金 者,结果 他 比任 何一 个淘 金 者都 富有 。 这让 我们 明 白,很多 时候 水 比金 子更 加宝 贵 。 下一个是鱼 继 疯 牛 病 、口 蹄 疫 和 禽 流 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