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女儿的提醒     
周末带女儿回老家,孩子一直跟着奶奶玩儿的非常开心。晚上,女儿搂着我的脖子悄声问:“爸爸,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是谁吗?”我问她:“是谁啊,是爸爸还是妈妈啊?”没想到女儿摇着头说:“都不是?”“那是谁呀?”我接着问她。她说:“这个人就是我奶奶。”  相似文献   

2.
女儿11岁了,从小到大她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没有忧愁,不知烦恼。可是有一天,女儿阴沉着脸对我说:“妈妈,你说为什么平时很要好的朋友会突然不理你,而且还常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着你?”“你们闹意见了?”我问。“没有啊,哼!她不理我,我还懒得理她呢!有什么了不起!”女儿怒气冲冲。对女儿的这种情绪,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随口对她说:“没什么,明天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可是,整整一个晚上,女儿都闷闷不乐,满腹心事的样子。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我很快意识到, !孩子长大了,不再像小时侯那样,和小伙伴刚刚打完架…  相似文献   

3.
郝奇志 《家长》2009,(4):9-10
记得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我跟她谈起我小的时候爬墙的事儿,女儿听得十分着迷。看着她那好奇的表情,我问她:“你爬过墙吗?”女儿摇摇头。爬墙头,用自己的智慧跨越别人设置的障碍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啊,不成,得给她补上这课。转天晚上我便亲自出马带着女儿去爬墙。其实我家那个院墙很好爬,都是铸铁的花篱笆,手上的抠手儿和脚下的蹬头儿很好找。当我把她领到围墙边时,想当然地认为女儿很快就会爬这个东西了,只是过去没有胆量,或是没有想到罢了。谁知她面对这样一个很容易爬的围墙竟然束手无策。我怎么给她讲,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娜夫人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曾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自己的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了带手电筒。那天晚上天气似乎特别冷,女儿对母亲说:“妈妈,我觉得冷,衣服没有带够……我能用一用你的手电筒吗?”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这里的天气和城里一样,没想到这儿冷多了,下次再来,我就知道了。”母亲说:“是的,你应…  相似文献   

5.
撕掉的奖状     
昨天,我下班回家,看见女儿正在将贴在墙上的奖状一张张撕下来。问她为什么,她边撕边说:“这些奖状都旧了,发黄了,有的破了,贴在这儿不好看!”我听罢大吃一惊,赶忙说:“这些奖状就算不好看了,但都是你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啊!你不觉得可惜么?”女儿一脸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一两张奖状么?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研究》2010,(9):51-52
我的女儿今年三年级,有时候说话没大没小的。有一次她同学的妈妈问她:“明天是不是不上体育课啊?”结果她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你问我,我问谁啊?”场面很尴尬。我们平时也很注意她的礼貌教育,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7.
几则故事的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哭婆”变“笑婆”《禅海珍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京都南禅寺以前住着一位绰号“哭婆”的老太太。她雨天哭,晴天也哭,成年累月神情懊丧,面容愁苦。南禅寺的和尚问她:“你怎么总是哭呢?”她边哭边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小女儿嫁给了卖伞的。天晴的日子,我想到小女儿的伞一定卖不出去;下雨的天气,我又想到大女儿的鞋一定没有人去买。我怎么能不伤心落泪呢?”和尚劝她:“天晴时,你应该想大女儿的鞋店一定生意兴隆;下雨时,你该想到小女儿的伞一定卖得很多。”老太太当即“顿悟”,破涕为笑。此后,她的生活内容未变,但由于观察生活的角度变了,便由“哭婆”变成了“笑婆”。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女儿沉溺于毛绒玩具怎么办? 女儿今年10岁.她表姐送她一只电视上热播的美羊羊毛绒玩具,孩子就每天都抱着,晚上睡觉也搂着,还自称为“小美美的妈妈”,经常自言自语给它讲话,无非就是“小美美你知道我有多爱你吗”之类的。她经常用自己的嘴巴对着它的嘴巴,  相似文献   

9.
多问一句     
高嵩 《教育文汇》2014,(10):24-24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说过这样一段经历:一天晚上临睡前,女儿对她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这话让张晓风很生气。要知道,每刮一次台风,有多少房屋会被吹塌!但孩子毕竟还小,她便尽力压住性子问:“为什么呢?”女儿答道:“因为有一次刮台风的时候,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妈妈说我像个天使。”妈妈只是多问了一句,才发现女儿不是在瞎说,她的心原来是那么纯净!妈妈如果少问一句,不是错怪了孩子吗?  相似文献   

10.
说话算数     
一次,女儿放学回来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帮我做个沙包?”我说:“行啊!”“那你保证。”女儿不放心。“怎么保证?”女儿用她的小指钩起我的小指念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不许骗人。”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就答应了。到了晚上,我找来碎布做沙包。女儿要看动画片。我说:“你得先和  相似文献   

11.
王辉 《班主任之友》2008,(12):48-49
晚上正在家里看电视,手机响了:一条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号码。谁呢?我满怀疑惑打开,一行字映入眼帘:王老师,您现在好吗?我是林小慈,还记得我吗? 林小慈?!那样熟悉而又遥远的名字!难道是她吗?我猛地想起来了,“怎么会不记得呢?你在哪里啊?”我急忙回了短信。  相似文献   

12.
我想留长发     
我喜欢留着长发,一阵风吹过,头发也跟着飞舞起来,多美啊! 可是妈妈却不这么认为,她说“还是个学生,不用弄这么漂亮,还是剪个干干爽爽的短发吧!”我却不服气地说“学生怎么啦?学生就不能爱美啦?”妈妈说“你就听我的没错,乖,等一下妈妈带你去理发店剪了啊!”“啊?可不可以不去啊?”我说。妈妈笑里藏刀地说“你说呢?”我知道没可能的了。  相似文献   

13.
女儿入幼儿园了。她很快地适应了那里,每天积极地要求去,她说她的老师喜欢她。“老师怎样喜欢你?”“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你看,贴在我衣服上呢!”女儿欣喜地说。第二天我又问:“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看她弹琴,我最喜欢看老师弹琴。”女儿模仿着弹琴的动作说。”第三天我问她:“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画的画拿给小朋友们看。”无论哪一天问女儿,女儿都能说出老师喜欢的理由,我为女儿被老师喜欢而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情绪低落,撅着嘴不愿上幼儿园。我问她怎么了,她说…  相似文献   

14.
    
干乔墨 《作文》2022,(43):18-19
<正>那天晚上,外婆牵着一个女孩儿的手,向我招招手,把女孩儿的小手放在我的掌心里,微笑着对我嘱咐道:“她是我们家的小客人,你要好好照顾她呀。”说完,又对女孩儿说:“你就把这儿当自己的家啊,不要拘束。”我看着腼腆的女孩儿,拉起她的手,领她来到我的房间,坐在飘窗上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你叫什么名字?”我问道。“你叫我雅好了。”她小声回答。“雅?这名字真好听。”我笑着看着她。  相似文献   

15.
梁霞 《小学生时空》2013,(12):22-22
女儿开始说“不”了 最近,无论我让女儿做什么,她总会对我说“不”。面对女儿的任性,不习惯的我总是耐心地对女儿说:“你小时候多乖啊!我到哪里你就跟到哪里。即使我在厨房摘菜,你也会拿一个小板凳来和我一起摘。有一次,我发烧了,你还为我;中了一杯板蓝根。你还记得吗(7”对于我的提问,女儿还是用“不”来回答我。  相似文献   

16.
三年级的女儿让我辅导她的习作,题目是“妈妈的爱”。她选择的是一个送她去医院看病的例子,写得很是平常,而且这个事例显然是编出来的,具体的场景一点没有描述。对于女儿如此选材我很是不满.于是启发她:作文选材首先要选取自己真实经历的事。其次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你在何时、何地、哪件事中感受到妈妈的爱了呢?我连问了她两次,面对我的追间,女儿沉思了一会儿,说:“不知道。”我有些怀疑女儿的回答,又启发她:“你仔细想想,在生活中,我做的哪件事让你感受到了妈妈很爱你呢?”女儿仍是摇头。我有些泄气。难道在女儿眼中我竟是个不爱她的母亲。  相似文献   

17.
一直记得同事告诉我的上学期六年级学生拍毕业照的一件事。 班上一个女孩拍完照片时问她:“老师,那个女的是谁呀?”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她笑了:“是校长啊,校长你都不认识?”“我不认识啊,她没有和我说过话,也没有给我上过课,可她为什么要和我们一起拍照片,还要坐在正中间呢?”  相似文献   

18.
“你是谁啊,我在哪里啊?”我怯生生地说话,用手轻轻推了推身边趴在病床边入睡的女人。“妞妞,妞妞,你醒了,太好了,太好了!可吓坏妈妈了。”她紧紧地抱着我。我不知所措,推开了她。她眼里充满着惊讶、诧异。“医生,医生,你不是说我的女儿只是受了车祸的惊吓吗?”她慌张的神情,吓到了医生和跟随而来的护士。  相似文献   

19.
你洗脚了吗     
小萌和小彤是一对双胞胎。一天晚上小哥俩临睡前,妈妈问:“你们洗脚了吗?”小萌说:“妈妈,我洗完了。”妈妈又问:“小彤你洗脚了吗?”小彤支支吾吾地说:“妈,我也洗了。”妈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打洗脚水啊?”小彤怪不好意思地说:“妈,我是干洗的。”  相似文献   

20.
打赌     
我有个上初中的女儿叫杨帆。不知为啥,一天到晚总跟她老爹过不去。这不,满满的一大碗饭,刚扒拉几口就要往垃圾桶里倒,我一把夺过来,坐在餐桌旁默默吃进了肚里。女儿冲我撇撇嘴说:“泔水桶”。我心情本来压抑,听到女儿不咸不淡的话,一股火直往心头蹿。我指着她鼻梁愤愤地说:“你这样的,就欠天天让你吃窝头。”女儿笑了,慢悠悠地说:“您拿吃窝头吓唬谁呢?”“哼,没让你吃呢,吃上一星期,你准熊。”“不见得吧?”女儿气哼哼地说。我被女儿顶得直瞪眼,喘粗气。我说:“那咱们试一个星期。不过,你老爹身体不好,不陪你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