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年9月,当巴菲特和盖茨来华举办慈善宴会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猜测他们此行的真正意图是"劝捐".因为,他们刚刚结束在美国劝捐活动,成功地让40位亿万富豪承诺死后捐出半数的财产. 我和比尔·盖茨在北京一家酒店会晤,两人交流了两个多小时.那次见面对我的触动很大,在西方富人回馈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在中国只有1%的富人选择回报社会,两者的差距似乎过大.当时比尔·盖茨邀请我赴京会面的主要目的就是商量怎样把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好.我决定在中国富人圈中率先站出来,以促进更多的富人投身中国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2.
声音     
欠个人的钱是穷人,欠国家的钱是富人;喝酒看度数的是穷人,看牌子的是富人;写书的是穷人,盗版的是富人;吃家禽的是穷人,吃野兽的是富人;耕种土地的是穷人,买卖土地的是富人。——当今社会的贫与富政府组织你来这里学雷锋,你才能来;没组织就不能来,学雷锋也不是想啥时候学就啥时候学的。——焦作市一技校的20多名学生到市人民公园摆摊义务为市民理发,遭到公园管理人员"清理",市园林局执法人员如此对学生说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去年10月间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这个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个学者名叫手岛佑郎.  相似文献   

4.
正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在广播里听说中国宣布终结独生子女政策时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这位38岁的北京居民表达了这样的感慨:"放开了有什么用。只有富人才能养得起二胎。"王师傅说。王师傅有个11岁的儿子。他说即使他想再生一个孩子,也养不起。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一直以来饱受诟病,中国人等待了三十多年该政策才得以终结。面对迅速老龄化的社会及越来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共产党希望通过全面放开  相似文献   

5.
小张进城打工已有好几个年头了,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就叫"农民工".对这个称呼,尽管他感觉并不满意,因为只要当地出点什么事,派出所的民警便十有八九要光顾他家.但较之过去"盲流""无业游民"之类的头衔,总算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心里也就感到了些许的安慰.  相似文献   

6.
创业留言板     
《职业圈》2005,(4)
你为什么不选择做富人!永远是10%的人赚钱,20%的人不赔不挣,70%的人赔钱,这是市场的铁律,不论是股市,还是开公司、办企业,都不会改变。如果人人都赚钱,那么谁赔钱,钱从何处来?所以富人永远是少数,穷人永远是多数!虽然如此,我仍然要说,做穷人或做富人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想做富人,你就需要改变不好的性格,转换思想,转变观念,拥有富人的思维。不改变这些,想致富永远是一句空谈。有人说得好:“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一个方向,千军万马都一样的思维,一样的行为,是盲流,就像羊群一样。你要做羊,还是做狼?你要想富,你就得研究富…  相似文献   

7.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一将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就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儿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8.
心灵驿站     
我原谅他了 你如果要快乐,就该把饶恕带到你家里去. --王尔德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 "怎么了?" 母亲很惊讶.  相似文献   

9.
杨惠妍首次闯入公众的视野,是在<福布斯>亚洲版2007年中国富豪榜上,她第一次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而后,她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却是因为<新财富>杂志发布的2009年"新财富500富人榜":杨惠妍以160.3亿元位列第四,并以财富蒸发638.3亿元位列"财富蒸发榜"的榜首.  相似文献   

10.
魔鬼的诡计     
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 那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他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小魔鬼开始想,要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硬,让农夫知难而退.那农夫敲半天,做得很辛苦,但他只是休息一下,还是继续敲,没有一点抱怨.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回去了.  相似文献   

11.
在火場上     
森警一支队的政委李文化带领支队机关的干部队,在三号火场的西线上打了一个晚上,早晨七点多和负责北线的三大队二中队扣上了头.二中队长一瘸一拐地过来给他敬礼,李文化抬抬胳膊算是还了礼.对身边的刘参谋说:"给前指报情况吧."说完身子一栽歪就倚靠着一棵倒木泥似地瘫在那里.要说他现在的状态,这会儿用"精疲力尽"四个字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支队的刘参谋给他盖上一件棉大衣,轻声地对通信员说:"让政委睡一会儿,别让别人打扰他."  相似文献   

12.
李书福在公园里一站,就吼开了,"来,来,来,同志,拍个照片,你看这假山多美呀!留个纪念吧!"那时候还不兴叫人"先生、小姐",他还是个楞头青,没传统意义上的"工作",颈子上挂着个相机,去公园给人照相.  相似文献   

13.
说起创业,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资金和机遇.然而,长春市鼎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万升的创业秘诀却只有两个字--执著. 李万升今年40岁,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青峰县一个贫穷的村子里.1 983年,李万升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自愿参军,由于他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入伍第二年他就入了党.1 987年,李万升从部队复员后,向人借了70元钱只身来长春打工.刚到长春时,望着繁华的都市,李万升心中荡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创业激情.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将没有资金的他抛到了生活的最底层.几经周折,他也没能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最后,从苦水中长大的他决定从一名"倒骑驴"装卸工做起.他知道,未来的生活是要靠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他的"倒骑驴"工作,说白了就是每天为各大副食商店、饭店送啤酒.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一年四季几乎整日都在露天工作.  相似文献   

14.
父子之战     
余华 《文化博览》2005,(12):44-45
我对我儿子最早的惩罚是提高自己的声音,那时他还不满两岁,当他意识到我不是在说话,而是在喊叫时,他就明白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了,于是睁大了惊恐的眼睛,仔细观察着我进一步的行为.当他过了两岁以后,我的喊叫渐渐失去了作用,他最多只是吓一跳,随即就若无其事了.我开始增加惩罚的筹码,将他抱进了卫生间,狭小的空间使他害怕,他会在卫生间里"哇哇"大哭,然后就是不断地认错.这样的惩罚没有持续多久,他就习惯卫生间的环境了,他不再哭叫,而是在里面唱起了歌,他卖力地向我传达这样的信号--我在这里很快乐.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 《文化博览》2005,(10):40-41
一 鲁迅后人所受的"名人之累",曾延续到他的第三代. 鲁迅的长孙名叫周令飞,生于1953年,性格颇有点像爷爷鲁迅,也许是"隔代遗传"吧.据周海婴说:他"个性极强,自己认准的事情,非要达到目的不可".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不经大人同意,自己跑去报考一个解放军少年艺术学校.恢复高考时,他虽然复习了几个月,但终因参军过早影响了学习,以致基础太差而没敢报考.到1979年前后,国家允许自费出国留学了,周令飞又动了继续学习的念头,通过朋友联络,向东京的一所语言学校报了名,打算先通过语言关,再进修别的专业.为此,他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中国"首善",是汶川大地震首支民间救援队伍的带领者;他,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抗震救灾英雄模范,是中共中央宣传部表彰的道德楷模、多年来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7.13亿;他,连续四年蝉联中华慈善奖,2008年,获得中华慈善特别贡献奖,是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大奖和年度十大三农人物公益奖获得者;他,是推进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也是推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再生资源利用、变废为宝的领军人物;他唤醒了无数中国富人的善心与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都说今日做旧书生意是个"黄花菜凉了"的行当,但阿昌却把他的旧书行当做得有声有色,而且还做到网上去了,可谓越做越大.他的成功,在于他做足了三个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五星级人生     
他是一个洗车的老头儿,他没有店铺,只是在进城的路口打了一眼压井.早晨,他用自行车驮着一个小水泵、高压水枪和几团抹布来,有车需要清洗,他就一丝不苟地清洗.黄昏时,他拆下水泵,用自行车再带回去.老头儿是个很少言语的老人,他不怎么招揽生意,只是埋头洗车,他在自己的压井旁竖了一块白木牌子,歪歪扭扭地写了一行大字--"每天只洗8辆车".  相似文献   

19.
奋不顾身     
晋国有位富商叫做子华,他养了一大群食客。有一天,一个穷苦的乞丐,投奔到子华的门下,想做他的食客。大伙儿见他落魄寒酸的样子,都瞧不起他,想捉弄他。子华就带他上了高台,在众人面前宣布:"若有人敢从这里跳下,就赏他一百金。"这位乞丐毫不犹豫马上跳了下去,而且竟然丝毫未伤。  相似文献   

20.
思路决定出路 奥康现在拥有15000名员工,王振滔身负的责任早非当年7个人的小鞋厂.一条曲折创业的轨迹令王振滔汲取了丰富的商业术道.15岁时,王振滔已经是一家米厂的小老板,那时很多米厂的老板都为"怎样才能在100斤稻谷里打出更多的米"挖空心思,打出80斤后,就想打出85斤.而王振滔却不一样,他始终只打70多斤米.当大家觉得他这样做生意赔本时,事实上,他已经赚得盆满钵溢.神秘之处在于,大家都在追求数量时,质量就显得更为稀缺,稀缺与诚信相互套嵌就迅速成为口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