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羽毛球竞赛女双项目的制胜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新芳  许伟民 《体育学刊》2005,12(2):102-104
在羽毛球界传统观念中,没有正确认识技术风格与制胜规律的关系,因而推导出现代女双正朝着“拉开、调动突击”方向发展的论断。分析两对奥运会女双冠军的一场经典比赛的技术数据,并借鉴男双项目的发展规律,深入探讨女双项目的制胜规律:(1)中国特色的羽毛球技术风格,无论单打、双打,集中体现在“快、狠、准、活”4个字上。其中“快”字为核心,其它3个方面都是“快”的具体表现。对于不同的单项,“快”的具体表现不同。(2)1978年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快、狠、平、近、压”的双打指导思想是对技术风格的一个不完整表述。(3)羽毛球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是“快”,影响“快”的因素有“狠、准、活”。三者统一在“快”的基础上,在综合形成“快”的过程中,表现出总和律、突前律和更迭律。女双项目同样遵循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是羽毛球运动中速度最快、最具有观赏性的一个单项。项目受传统技术风格“快、准、稳、狠、活”和战术指导思想“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影响,运动员所需的技术要非常过硬,打法细腻。所以现代羽毛球制胜的关键在于对网前的控制,赛场上谁确立了网前优势,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运动员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勾对角球、推球、挑球、扑球、搓球、假动作的技术战法,不断强化对网前球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男双竞技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羽毛球技术风格的起源、演变,技术风格对中国男双竞技实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快、狠、准、活”技术风格源于单打项目,又发展于单打项目,对中国男双的早期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男子单、双技术的日益分化,这一技术风格对男双训练指导作用的局限性日益凸现,由于对技术风格、指导思想和制胜规律三个概念的认识模糊,旨在区分单、双技术差异的双打指导思想的概念并不全面,不但没有起到区分单双技术体系的目的,反而使对男双制胜核心的把握偏离了轨道,所以男双项目多年的改革实践治标不治本.  相似文献   

4.
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2006年《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全面落实2008年奥运会备战措施》的讲话中,第一次将羽毛球项目多年总结出来的“快、狠、准、活”四个字的“技术风格”提升为“制胜规律”。  相似文献   

5.
论羽毛球双打项目的制胜规律及男双竞技能力的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问题的提出中国羽毛球的崛起源于首创的“快攻”型打法,“快攻”型打法又根植于“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风格一直是中国羽毛球训练工作的最高纲领,并使中国羽毛球的整体水平始终保持在世界前列。然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却使所有行内以及行外  相似文献   

6.
当前羽毛球技术正朝着快与攻的方向发展,除了手法上要注意击球点高、动作小、挥臂快、爆发力强外,步法的快速已引起了国际羽毛球界的重视。第七届亚运会上羽毛球男、女单打比赛中,为何我参加两名运动员,就能进入决赛,获得前两名,这个优势在哪里呢?我认为当前我国羽毛球运动员快速的步法,构成我在单打项目中占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丹麦羽毛队领队宾治·域索曾说:“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在速度上及灵敏性上要较我们强。至于球技上是各有特色,欧洲与亚洲的球技差不多是在同一水  相似文献   

7.
采用专家研讨、摄像、统计等方法,对第八、九、十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进行了纵向比较,结果表明:"!从八运会到十运会,中国羽毛球实力格局没有明显变化,更大范围的普及与提高计划应提到中国羽协的议事日程;"#我国羽毛球运动人才资源的新陈代谢率过快,应在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上做更多努力;"$为确保奥运会全面辉煌目标,应采取“巩固优势项目、强化亚优势项目、突破弱势项目”的备战策略。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福建省羽毛球运动的历史发展,找出福建省羽毛球运动的制胜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羽毛球运动的制胜主要因素是后备人才培养、领导重视、教练队伍、技术性设施、管理体制、项目地位、技战术风格等。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羽毛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羽毛球项目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历届奥运会上都有良好表现,获得过多枚金牌。同时,中国羽毛球运动员还在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等大赛中多次获得冠军,为祖国争取了荣誉,也促进了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中国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与他们精湛的技术和先进战术是分不开的,青少年运动员要想成为中国羽毛球运动的接班人,就必须从这两方面做起。本文将简要介绍羽毛球的基本战术,供青少年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新体育》2010,(9):80-80
2010“李永波杯”凯胜3V3业余羽毛球争霸赛启动 7月28日,凯胜携中国羽毛球总教练李永波一起启动了2010“李永波杯”凯胜3V3业余羽毛球争霸赛。此项新赛事首次采用了专业选手训练常用而业余圈少见的3对3混合团体的形式,以强化选手在高速对抗中平抽快打的能力为主,并改变羽毛球偏单打独斗的模式,更强调团队的配合。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如何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羽毛球技术水平,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发展,中国羽毛球职业化失败经验,我国的后备力量情况,得出必须要在我国再次进行羽毛球职业化,开展职业联赛,才能长期保持中国羽毛球的世界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2.
面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整体实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孙继新 《体育学刊》2005,12(4):110-112
对中国女篮参加第14届女篮世锦赛和第28届雅典奥运会女篮比赛数据和比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向男子化、高大化发展,突出身体和力量的对抗,在球队整体攻防体系上发挥个人能力,是世界女子篮球的发展趋势;身体对抗能力差,个人能力不强,整体攻防不能给对手造成任何压力,对欧美女篮技战术特点认识不足,应对能力不强,是中国女篮与欧美强队对抗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多与欧美强队及欧洲的俱乐部队交流,在继承"积极多变,快速、灵活、准确"传统打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女篮现有的身体条件,提倡和发展对抗中的个人技术,尤其是"灵和准"的技战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选取巴西、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队为研究对象,对近20年来这4支世界女排强队起伏沉沦的分析,找出保持世界强队所应具有的技战术特点,为中国女排在2008年奥运会夺取冠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女子跳马技术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9、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雅典、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运动员动作的类型、难度、完成质量与成绩关系的研究和对北京奥运会中、美女子跳马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中国运动员选用的动作单一,整体难度和完成动作的质量上还与美国队存在差距。提出了转变训练思想、加强基础体能训练并力求创新等对策,如把“以强带弱”改为“以弱促强”;充分利用规则和器械特点找准技术突破口;加强速度和力量素质训练;发展适合我国运动员身体特点的动作,提高动作起评分等。  相似文献   

15.
对CBA 2001-2002赛季新浪队与八一队比赛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本赛季新浪队与八一队 6场比赛的技术分析 ,发现新浪队在得分能力、 3分球和罚球命中率、篮板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且犯规较多 ,但快攻和抢断球能力较强 ;新浪队须在保持其“快速”、“灵活”风格的基础上 ,努力增强对抗能力 ;八一队也有待于扬长避短 ,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匹克杯"U16女子篮球赛中福州女篮的技术统计与分析,对个人的攻防能力和全队的攻防特点及全队攻防能力进行了评价,认为福州女篮在篮球整体技术上表现出"快"、"准"、"灵"的篮球新风格的特点。进攻组织和战术运用熟练,整体性强;高强度的压迫性防守、积极的拼抢,既有效地创造合理的投篮空位,又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最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