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背景:邓福坦(1922—),福建省福鼎县人,1936年参加红军,被编入红小兵班,随红军挺进师转战浙江。1947年任青景丽第二县队队长,建国后曾任温州建材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我是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从政治上说,在1933年到1934年间,闽东红军就常常来到我家,那时候我们就接触到了革命。到了1935年,刘英同志和粟裕同志就带着红军挺进师过来了,那时候他们在浙江泰顺打仗,打伤的同志就送到我家来治疗。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对红军有了进一步的感情,也懂得了更多革命的知识。1936年10月13号,在福鼎,刘英和粟裕消灭了国民党一个加强连,虽然…  相似文献   

2.
浙江挺进师背景 1931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时中国的侵略。但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强烈呼声.坚持对日妥协,对内扩大内战。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1934年6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将寻淮洲领导的红七军团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调动和牵制敌人,沿途开展广泛的抗日宣传。11月.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组成红十军团.对外仍称北上抗日先遣队。1935年1月,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遭强敌围攻后失败。余部在粟裕、刘英率领下突围。党中央电令。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深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同时,任命粟裕为挺进师师长,刘英为政委。同年3月,挺进师入浙.汇合闽浙边革命力量。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改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挺进师。1938年编入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至此,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完成了党赋予的历史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浙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由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浙江开辟的.浙南根据地因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独特表现被称为是"南方革命的一个战略支点".①然而,红军挺进浙江建立根据地的战略却经历了一个反反复复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史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要追述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事业的历史,还得从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开往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创建由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这一时期谈起。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地处华北抗日前线,在军事战略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这块土地上,国共两党、两军首先联合,实行对日抗战;在这块土地上,八路军首战告捷,取得了平型关大战的胜利;在这块土地上,毛泽东提出:“在山西全省创立我们的根据地”,使之成为实行抗战的立足点和发展抗战的出发地。随后,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115师、120师、129师,东渡黄河,相继开往山西前线,开辟…  相似文献   

5.
斋郎是庆元县百山祖乡的一个偏远小村,其位于浙江第二高峰百山祖主峰的东侧,是庆元、龙泉、景宁三县(市)交界处.这里高山重叠,森林茂密,地形险要,海拔1250多米,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和刘英的率领下,就是在这里,与国民党军展开过一场激战,红军就此打开了进入浙西南的通道,获得了开辟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6.
会宁会师     
红军长征中先后举行过多次会师,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师。甘肃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的纪念地,是载入历史史册的一个耀眼闪光点。一、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甘肃会师的决策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宁会师决策的提出,是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的。1935年6月中旬,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提出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  相似文献   

7.
<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地跨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控扼长江三峡天险,林密山深,沟壑纵横,进可取恩施山地,退可守湘西及川黔要隘,素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8月,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王震、萧克等红军将帅,在湖北恩施自治州的宣恩县境内发动了板栗园战役,创造了红军以弱胜强、快速反应的典范战例,以辉煌的战绩载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相似文献   

8.
情系雁翎队     
《雁翎队》这篇报道,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延安采写的,发表在1943年8月22日的《解放日报》上,距今已整整58年了。 1943年的“七·七”前夕,《解放日报》编辑部为纪念抗日战争六周年,曾组织编辑记者采写一批反映敌后军民英勇抗战事迹的报道,以鼓舞全国抗战军民的斗志。当时编辑部派我去中央党校采访,那里正有一些从敌后根据地来的部队干部在集中学习。他们几乎人人都有一些不平凡的战斗经历,都能讲出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找谁好呢?我考虑了很久,决定采访来自冀中的同志。因为1939年我曾随八路军120师主力挺进冀中,在那里打过近一年的游击战。那里艰  相似文献   

9.
《云南档案》2006,(5):19-22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1935年1月至1936年7月,红一、二方面军先后经过云南,为围堵和剿灭红军,蒋介石与云南省主席龙云,以及龙云与云南各地方当局和驻军就调兵、部防、人事任免等产生了许多文件和电文。本刊选编了云南省档案馆馆藏的部份龙云与蒋介石及下属军官的密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红军处境的艰险及长征胜利的不易。  相似文献   

10.
1940年春,山东昌邑县城关中学失踪了三名女学生。一时间,学生的家长心急如焚,乡里乡亲四处寻找,但很长时间没有找到。与此同时,罗荣桓等同志率领的一一五师自1939年春挺进山东,已作为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开辟了鲁西、鲁南等十个抗日根据地。取得了多次战役战斗的胜利。就在一一五师师部及辖属部分团队行军作战中,在这支队伍的后面,跟来了三个女学生。其中一个叫张雪雁,14岁。  相似文献   

11.
根据胡耀邦同志1984年3月关于加强史料整理工作的批示精神,陕西省档案馆组织和加强了编辑出版《陕甘宁边区政府档案史料选编》工作。 陕甘宁边区是我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到达陕甘与一方面军、陕甘红军会师,陕北根据地遂成为主力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的落脚点。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陕甘宁边区又成为人民军队开赴前线和敌后进行抗日战斗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孙京 《兰台世界》2016,(15):103-105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陕甘根据地作为中国共产党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对红军顺利落脚陕北、实现战略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陕甘根据地不仅使中央红军长征有了最终的落脚点,而且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央红军给予了极为关键性的补充,并推动了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中共中央立足陕甘根据地新的大本营,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领导各路红军,实现了革命大本营的转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甘肃南部的岷县、临潭、康乐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当地,也留下了人民群众歌颂红军的“洮岷花儿”。1935年9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途经甘肃岷县(古称岷州),20日抵达哈达铺休整。党中央在哈达铺召开了中央负责人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挺进陕北的行动方针和改编红一方面军的决定,后经宕昌县的理川、八力北上。1936年8月8日,朱德、徐向前率领的红二、四方面军进入岷县,在岷县休整了57天。红军在岷县休整期间,组织宣传队,写标语、演节目、开大会,宣传红军北上抗日…  相似文献   

14.
《浙江革命历史档案选编》浙江省档案馆编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分3卷,170余万字,大32开本,平装,内部发行.该书所辑档案资料,均选自浙江省档案馆所藏1921年至1949年期间浙江早期党、团组织,省级和特委级党、政、军、群等方面的文件,同时收录了少数下级文件和当时当地的革命报刊资料.现已出版的第2卷(抗日战争时期)分上、下两册.上册(1937年 8月27日~1945年11月1日),1987年2月出版,34万字,主要是浙江省委、苏浙军区及浙南、浙西特委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印发的文件、报告、讲话稿以及反映浙西抗日根据地斗争、抗战、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材料,共107件.内容有八个方面:一、浙江地区国共谈判及红军挺进师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5.
邓子恢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29年五六月间,挺进闽西的红四军,在邓子恢等领导的闽西地方武装的支持与配合下,三战三捷。红军三克龙岩,沉重打击了当地的旧军阀势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方志敏     
《档案与史学》2011,(7):3-3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935年1月在江西被国民党逮捕,8月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17.
终于找到了!     
我们知道,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最终是 依靠一张报纸。经考证,这张报纸就是《山西日 报》,当然后来还依靠了《大公报》等其他传播 媒介。《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 年版)是这样写的: 九月十九日,我和林彪随二师部队进驻哈达 铺。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张国民党的《山西日 报》,其中载有一条阎锡山的部队进攻陕北红军 刘志丹部的消息。我说,赶紧派骑兵通讯员把这 张报纸给毛泽东同志送去,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 哩!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相似文献   

18.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后,进而占领了华北,乃至中国大部,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深入敌后,英勇抗战.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按中共中央命令,率部挺进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交界地区,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是以最早实地报道红军长征著称的。1961年,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谈到一个记者要有抱负时,说他1935年7月14日由成都出发去西北采访,怀着两个目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当时抗战即将开始,抗日战争爆发后,敌人肯定会占领我们的若干大城市,那么我  相似文献   

20.
<红星报>于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瑞金,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机关报.毛边纸铅印,开始是五日刊,实际上是不定期刊,一般为4开4版.主要介绍苏联红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大量报道红军各级机关的政治、文化、卫生等工作情况和经验.1933年仅在江西苏区发行就达到1.73万份.1935年8月红军进入陕甘地区后才停办,历时4年.共出版120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