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收集整理一套集情绪信息与性别信息于一体的标准化实验材料,从而更精细地研究情绪信息、性别信息(语义信息)加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方法:通过方便取样选取40名研究生,对从网络收集和由Facegen modller 3.5软件制作并统一处理后的401张情绪和性别信息均明确以及二者信息均模糊的面孔图片,在男、女、积极、消极、吸引注意的程度、唤醒程度六个信息特征上用七点量表进行评分;对97个具有情绪意义或性别意义的共四类单字分别在积极、消极、男、女意义特征上用七点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该材料库中最后有255张面孔图片的情绪信息和性别信息的强强特征无差异(p0.05),弱弱特征无差异(p0.05),强弱特征差异显著(p0.05);在笔画数和字频平衡后,男、女、积极、消极意义共四类92个字的强特征值和弱特征值与4进行的单样本t检验结果为,强特征t(91)=83.127,p0.001,弱特征t(91)=-96.124,p0.001。结论:严格量化匹配了情绪信息和性别(语义)信息的面孔图片,充实了可用于表情加工、性别认知、面孔识别等研究领域的图片库,其研制思路对于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研究亦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被试以趋近、回避两种方式,按指导语调节屏幕上一个象征自己的卡通人物趋近或远离面孔图片,来探索面孔加工时的性别效应。实验通过网络选取了一定数量的男女面孔图片,经评定合格后的图片作为本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共分为两个block:在一个block中,被试要完成趋近男性面孔和远离女性面孔的任务;而另一个block的任务是趋近女性面孔和远离男性面孔。实验后要求被试对实验中所出现的刺激图片的面孔吸引力进行7点等级评定,目的是排除实验材料的面孔吸引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反应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男性被试趋近女性图片的反应时显著短于趋近男性图片的反应时,而男性被试远离女性图片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远离男性图片的反应时,即男性被试的反应符合"异性相吸"的观点,而女性被试却未见此现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双眼竞争范式考察了个体的情绪状态对其自上而下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随机抽取了50名在校大学生,考察被试对重叠的面孔与房子的反应.结果发现:①在所有的情绪状态条件下个体对面孔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房子的反应时;②处于消极与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分别偏向关注闷闷不乐的面孔与微笑的面孔;③性别对个体视觉选择性注意无显著影响.整个研究表明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了对情绪面孔的视觉选择性注意.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音乐情绪对幼儿语音加工的影响,进而促进音乐教育与语言教育的融合。本研究随机选取40名5~6岁幼儿,随机分配到积极情绪音乐组和消极情绪音乐组,之后完成声音刺激辨别任务,同步记录分析反应时与正确率。结果显示:积极音乐情绪组内,声音刺激的辨别任务差异显著,语音刺激比音乐刺激的正确率更高;消极音乐情绪组内,声音刺激的辨别...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设置情绪启动和语义启动两种情境,欲从两种启动后个体的认知偏向改变的角度对小学儿童情绪启动与语义启动效应进行直接比较.实验材料中的启动刺激为集表情信息和性别语义信息为一体的面孔图片,并对两种信息强度进行匹配,靶刺激为模糊面孔图片.选取三年级儿童共40名,让被试完成 SOA 设置为250 ms 的偏向判断实验.结果发现:在同样强度的情绪信息和语义信息启动条件下,基于各自优势的偏向判断任务,情绪启动的表现很典型,出现了与启动刺激一致性的情绪偏向.该结果说明,情绪、语义启动后对认知偏向的改变不仅仅由启动刺激的情绪信息和语义信息带来,同时也受到个体自身偏向的影响.启动刺激的情绪效价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加工,并且属于自动激活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6.
温金梅 《考试周刊》2014,(69):168-169
情绪表达及其辨认是人际互动的第一步。为了探究识别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情绪识别呈现心境一致性效应。高愉悦度的心理体验对情绪识别效果要好于低愉悦度的情绪识别,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2.情绪识别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无论男被试还是女被试,在识别女性表情时准确率都高,表明女性在情绪识别中存在自我性别偏见。男性的情绪识别存在反向的性别偏见;3.无论被试的性别、启动情绪如何变化,情绪识别在愤怒表情、恐惧表情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讨在不同心理体验条件下情绪识别的差异研究,为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情绪理解与同伴关系一直深受研究者的关注,面部表情作为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对推测儿童的情绪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班幼儿在面部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对四种基本情绪的识别顺序为高兴>惊讶>生气>伤心,不同性别的大班幼儿在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时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大班幼儿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时与同伴接纳类型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学习-再认的实验范式及Rugg等实验中的新/旧再认实验任务,考察海洛因成瘾者和正常被试对吸毒相关图片(毒品实物、吸毒场景、吸毒工具)的认知偏向。结果发现:(1)判断任务中,实验组对毒品实物、吸毒场景和吸毒工具图片的判断正确率显著高于中性图片,实验组对毒品实物图片和吸毒场景图片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对毒品实物图片、吸毒场景图片和吸毒工具图片判断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中性图片;(2)再认任务中,实验组对所有新/旧的毒品实物图片、吸毒场景图片和吸毒工具图片的再认正确率都显著高于中性图片,实验组对新/旧的毒品实物图片和旧的吸毒场景图片正确再认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对新/旧的毒品实物图片、吸毒场景图片和吸毒工具图片正确再认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中性图片,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对吸毒相关线索存在认知偏向。在戒毒工作中可以结合替代类药品的使用,对毒品成瘾者进行神经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的干预,调节其注意功能和认知加工机制,可能有助于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年龄、性别和语言级别三方面探讨听障成人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趋势,研究以听障成人为被试,以汉字、词语、语句为实验材料,采用视频-图片匹配范式,测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被试汉语唇读理解的正确率与反应时。结果发现:(1)听障青年人的汉语唇读理解正确率显著高于听障中年人与老年人;反应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听障青年人、听障中年人与听障老年人。(2)听障女性与听障男性的汉语唇读理解正确率与反应时无显著性差异。(3)听障成人汉语唇读理解词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语句和汉字;语言级别的反应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词语、汉字、语句。研究结果表明:听障成人的汉语唇读理解能力有年龄差异,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无性别差异;听障成人具有汉语唇读理解词语优势。  相似文献   

10.
负性信息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起着重要的警示作用,本实验研究采用情绪图片作为情绪信息的来源,利用返回抑制的范式,对负性信息是否能自动捕获注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负性图片为有效线索时的反应时显著大于中性图片为有效线索时的反应时,即在负性图片为有效线索时出现了返回抑制现象.本实验证明了负性信息能自动捕获注意.  相似文献   

11.
人脸表情识别是当前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它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人脸表情识别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对人脸表情识别系统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人脸表情特征提取和人脸表情分类,分别做了详细分析和归纳。最后,总结了人脸表情识别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视频监控中被部分遮掩脸部图像的还原不准问题,提出了特征点配准形变的三维人脸表情合成算法.将目标人脸图像灰度化后建立三角人脸网络,提取人脸未遮掩部分特征点,与通用模型特征点配准,形变而合成新的网络人脸模型.从正面及侧面分别进行表情纹理映射,根据光照参数、老化参数合成三维正面及侧面人脸表情纹理图像.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相对于同类合成算法,时间复杂度较低,精确度较高,鲁棒性较强,且随特征点被遮掩程度的增大,其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鳝鱼血对面瘫的疗效,探索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方法 77例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用鳝鱼血涂于患侧,针灸;对照组37例,电针与西医治疗方法,均7天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总治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56.7%,总治愈率40.6%。结论尽早用鳝鱼血涂于患侧并用针灸等中医方法治疗面瘫,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面部表情在社会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部表情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面部表情的生物观和社会观.面部表情和情绪体验既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特定的分离性;面部表情既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也存在跨文化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一些社会群体属性会在其面孔信息中传递出来,即便是具有隐蔽性的性取向也能在面孔特征中露出“痕迹”。文章介绍了面孔线索识别性取向的研究,归纳了性取向识别的面孔线索、加工机制和影响因素,指出当前存在社会关注度不高,实证研究深度不够、被试类型少、研究设计单一等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陆彩莲 《培训与研究》2007,24(5):22-23,26
文中所讨论的文化差异是指中国汉族文化与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国家)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目视行为与面部表情。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论述了中西方在目视行为和面部表情方面的文化差异,强调了全面了解和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量下颌骨间宽等7项颅骨指标计算出面部指数,进而探讨面型及面部形态。方法:测量135例颅骨与面部指数相关的7项指标,按《人体测量方法》计算出面指数、面型出现率。结果:特阔面型(2.22%)、阔面型(17.04%)、中面型(38.52%)、狭面型(31.11%)、特狭面型(11.11%);特阔上面型(0)、阔上面型(8.89%)、中上面型(54.81%)、狭上面型(29.63%)、特狭上面型(6.67%)。全面指数与上面指数、上面指数和颧额指数Ⅱ、颧额指数Ⅰ与颧额指数Ⅱ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8、0.700、0.651)。结论:面型特点以中、狭面型为特征,上面型特点中上面型为特征。为头面部整形提供部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戏曲脸谱带有浓重的巫术色彩,随着戏曲政治化的发展,这种巫术色彩逐渐被专制主义者所利用,形成了脸谱艺术虚假性、仪式性、游戏性、神秘性的特征。脸谱艺术是戏曲政治化过程中政治化最明显、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元素。这种影响不仅是物质上建立了一套以特定面貌表现特定人物性格品质的体系,而且在精神上将人的形象与真实的社会分离,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代名词,并随着戏曲的广泛流传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AAM基本理论,提出基于AAM+PCA+SVM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获取人脸样本的纹理模型和形状模型,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建立AAM模型,将该统计模型的AAM应用到人脸特征点定位,对人脸表情进行特征提取,将PCA训练用于识别的支持向量机过程中,并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定位准确率高,同时不影响人脸表情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面部皮肤病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挤粘结合法对大连市210名面部皮肤病患者进行蠕形螨感染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91.90%,男女感染率和感染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皮肤病患者均以重度感染多见,且感染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毛囊蠕形螨为优势螨种;蠕形螨面部寄生部位正确排序为鼻、额、下颌、颊部;不同职业间蠕形螨感染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学生感染率最低为碎69.57%,以工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最高,分别为97.30%和96.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