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反映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独特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教师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想象、陶冶情操激发学生想象力等方面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章从五个方面对高职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阐述:一、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二、保持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三、创设和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唤起学生创新欲望;五、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培养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注重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创新个性等方面来谈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六个方面谈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通过成功的教师演示,培养学生动手的信心、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耐心、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兴趣、通过课外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技能、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优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着手,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和顿悟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主要有:一、诱导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二、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三、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强身健体、减轻学习负担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对学生而言,除了强身健体之外,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有很大的必要性。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个人毅力、品德发展等。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可以从体育教学上入手,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优秀的青少年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快乐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奠基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和学生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并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习惯、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陈一鑫 《广西教育》2022,(21):73-76
本文阐述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必要性,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存在培养主体单一、培养过程割裂、培养环节固定等问题,论述“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干部培养对策:确立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生干部培养全员化;采取多维培育途径,促进学生干部培养全程化;构建双元制训练平台,助推学生干部培养全方位化。  相似文献   

13.
浅谈小学语文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适应新世纪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重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提高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丰富想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支柱、注重情境的探究性,激发创新动机、强化情境的互动性,营造创新氛围、突出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样性,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学习和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好从小学阶段开始做起,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笔者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做法: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二、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三、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四、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习惯;五、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六、培养学生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反映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狄得禧 《成才之路》2020,(11):79-80
要培养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做笔记习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检索习惯,提高学生检索意识。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原理出发,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着手,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是小语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一个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下面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能力四个方面谈一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灵活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我们要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判断选择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对家庭、社会、国家意义重大。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用高尚的品格感化学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用传统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是师者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诸品质的根基,用感人的事情感动人,升华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