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缓慢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社会学知识对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十年来的成果进行剖析,从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内、外部因素出发,对国人期望值的反差和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缓慢进行分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向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深化足球职业化改革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当前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我们对其中一些事关改革全局的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清有着密切关系.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目标定位问题,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动力获取问题,职业俱乐部、联赛的产权归属问题,俱乐部、足球项目管理中心、中国足协三者性质及关系问题,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效果评价问题以及如何认识足球职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再认识,不仅可以为进一步深化足球职业化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认识基础,同时也将为我国体育整体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运作比较成熟的足球、篮球项目的改革历程做一梳理,分析足球、篮球项目市场化、职业化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网球职业化的"单飞"新模式,指出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改革需要认清的几个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以职业化改革为背景,从当前我国与日本足球水平的差距分析入手,对两国足球职业联赛历史、发展规模、竞技水平、市场开发、青少年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职业化改革后,中日足球水平差距日益拉大。须进一步深化足球职业化改革,注重足球基础建设,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拓宽社会培养渠道,建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我国足球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剖析中国足球改革和足球职业化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及所出现的问题.指出中国足球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改革,应建立先进的职业化管理体制,实行足球职业联盟,促使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良性发展;中国足协应从行政事业性实体管理型向纯社团性协会实体管理型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超SOS     
“假球、黑哨、大盘”——中超元年被焰下了不光彩印记。国安退出,金融大鳄张海下课、球员发不出工资……十年甲A积聚的矛盾终于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第十一个年头——“中超元年”爆发了。1991年在北京饭店贵宾楼,李铁映同志在听完年维泗关于足球改革汇报后,指出职业化要一步到位。但十年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尚未到位。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正在经历着一个大关,第二次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在回顾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认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须从文化的器物层、制度层及精神三个层面着手。当前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困境在于文化缺失,片面重视器物层文化建设、制度层文化建设滞后、精神层文化建设忽视是其集中表现。而日本从文化的三个层面着手获得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成功的经验,值得中国足球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职业化足球发展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职业化足球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已举步维艰。研究从影响职业化足球改革的管理体制,竞赛体制以及俱乐部的建设、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职业道德和球迷群体等内外环境方面,提出了改善中球职业化发展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深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足球市场化发展的要求,中国足协和各个职业足球俱乐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发生。中国足球应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抓住时代的契机,建立中国足球职业联盟。从而使中国足球与国际职业化足球的发展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足球率先走上了中国体育职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但改革一波三折,足球职业化现状不容乐观。在职业化的足球市场上,作为市场主体俱乐部、足协、投资商、球员和球迷有其各自的作用,它们之间也有特定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进一步推进足球职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足球职业化的体制形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足球职业化选择并一直坚持俱乐部体制的运行模式,是由多重因素合力所决定的。在此基础上提出:现行阶段我国足球职业化要继续坚持俱乐部体制运作;进一步深化俱乐部体制内产权结构的改革与建设;并着力完善与俱乐部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下,将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带入现代性的构建和反思之中,就足球运动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如何与国家、市场和社会发生联系进行了探讨,从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倒逼下的启蒙,到建国后反映国家意志,成为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部分,从引入市场机制后开启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先河,到现如今社会治理模式和机制的全新尝试,国家、市场与社会三个系统相继出场、相互影响、逐步磨合,其过程很好地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国家治理的特征和演变。在当前背景之下,于中国足球实践场域内打造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形成界限清晰、良性互动的足球共同体尤为紧要。  相似文献   

13.
以制度创新理论为基础,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对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发生、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制度学分析。研究认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制度创新的动因来自于制度自身的主体动因、制度环境变迁的客体动因及制度内在缺陷的内部动因3个方面;目前的制度缺陷体现在管理体制改革不完善、管理理念"功利化"倾向明显、职业联赛制度体系建设缺失和协会实体化建设迟缓。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制度创新现实路径选择无疑还是采取政府主导强制性制度创新模式,并从制度创新主体、客体及文化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职业化对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姜勇 《体育与科学》2003,24(4):52-54
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少年足球特点、作用以及现状的分析研究,力图发现职业化给青少年足球发展带来的影响,旨在为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研究法、逻辑推理法等社会学研究方法,深入细致了解了中国足球协会各会员协会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实体化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足球协会管理经验,提出了我国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能够为实现推动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的一些建议,希望为今后中国足球职业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及继续从事此类问题的研究的同行提供一些实际指导和理论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中国足球萎靡不振的发展现实,国人在表达失望心情和发泄心中愤慨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足球的病根到底在何处,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什么不见成效;思考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是什么。基于这种认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批判性地思考中国足球急于求成的冒进机会主义行为;提出应准确定位中国足球,循序渐进推动中国足球改革和努力实现中国足球风格的形成;并呼吁当局者尽快建立厚积薄发的发展新思路来切实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全面复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蹴鞠在中国一直呈现出传承有序的格局,具有清晰的历史存在序列。蹴鞠符合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条件。有关蹴鞠的起源一直存在黄帝说、殷商说和春秋战国说3种说法。中国古代蹴鞠在文献学、文物学、图像学的层面皆可得到验证,国际足联为此而多次宣称足球起源于中国。但是,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习惯于否人中国是足球创始国的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要点在于文化的惯性。蹴鞠虽源于先秦时代,却在后世的演化过程得中凝结大量儒家文化的内涵,其含蓄的竞技过程、中庸化的竞技理念、纯表演性的杂技意识,都充满了古典意蕴,而与蹴鞠相匹配的文化元素是花园、庭院以及其他市井化的文化景观。现代足球则具有专业性、对抗性和制胜性的特征,寄托着欧洲逻各斯主义中抵抗零和游戏的特殊价值,两者共同完成了世界性足球文化的构建事宜。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足球赛参赛队员经历了杜绝参赛阶段、“非职业化”动摇阶段、全面职业化阶段。由于“非职业化”的原因,使奥运会足球赛的比赛不够激烈,观众越来越少。承办奥运会的经费压力和观众欣赏一流比赛的渴望,促使了奥运会足球赛参赛队员的职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