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问陶的山川纪游诗题材是丰富多彩的,感情也是深厚诚挚的。这些诗,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政治责任感,这正是其社会价值之处。因为这些诗是借山川写性情,通过山川景物的描绘,显现山川景物以外的诗人心灵性的东西,所以我们有必要透过山川景物的描绘,来审视诗人的心态。这才是艺术欣赏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读了赵西林先生(去年出版)的《魂牵梦萦集》,觉得这本诗词集有如下三个特点;这里粗略地说一说,欠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具有比较鲜明的独创性艺术是一种创造,写诗是一种创造性的劳作,以独创为贵.《魂牵梦萦集》中的好些诗都有一定的独创性,特别是第一集中的《山川造型启示录》体现得更为突出.这部分共十首七绝,都是写山川自然风光的.历代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有三种类型:一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出哲理,如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最后两句就是哲理的升华.第二类是以自然景物写人事,寄托情感.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诗就是诗人咏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遇和孤独苦闷心情的.第三类是描绘一幅自然美的图画,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独特的审美感受,里边的社会内容比较稀薄,甚至没有.如李白的名篇《题庐山香炉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里边没有多少社会生活内容,集中传达的是李白对瀑布很独特的审美体验.《魂牵梦萦集》中的这组七绝跳出了传统的描写山川景物的以上三种写法,它把山脉、瀑布、溶洞、山泉、悬岩、平原等都看成是一种人格、一种人的精神品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领会这首诗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描写景物,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说明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内),是我国盛唐时代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4.
《江雪》(第七册)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描绘自然景物的一首诗。诗句形象逼真,读了诗犹如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漫天大雪,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而江上却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钓鱼这一境地。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离不开对四季景物的描绘。诗人在自然的山水中寄寓他们的情感,留下了不少写景咏物的季节诗。诗歌鉴赏对季节诗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诗人似乎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后世留下了为数众多,脍炙人口的月景诗。以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例,据统计,他有诗一千多首,而涉及月亮的诗就有四百多首,几乎占声一半,这些诗人何以对月亮这一自然景物如此偏爱?月景诗有哪些宝贵的审美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请把《村居》这首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如何将古诗改写好呢?首先,要正确把握诗的内容。因为要改写成记叙文,所以在改写前一定要理出记叙文的四要素。以《村居》为例,诗中所描绘的时间:农历二月的一天下午;地点:乡村;人物:高鼎;事情:高鼎在乡村漫步,看到美好的春光和散学回来的孩子们在放风筝的欢乐场面。理解到这一点,基本将诗的内容把握住了,但如果仅写这些,只是在翻译古诗,还没有达到改写的要求。改写还需要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借助想像,丰富诗的意境。如诗的一、二句,诗人描写春天的景物,抓住了“小草”“黄莺”“杨柳”来写,这些景物的特…  相似文献   

8.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佳作,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讴歌了春满人间的勃勃生机,并寓意规劝人们珍惜时光,小诗语言明白流畅,构思新巧别致,蕴藉含蓄。正确理解诗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想象诗人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和领悟诗中的哲理,是教学的难点。这首诗的教学,宜以“读”为主,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方法的读,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含义,进入诗的意境,领悟诗的真谛,从而获得美的情趣,受到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9.
《山行》是杜牧的名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明艳的山景图,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景物的愉悦心情。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诗中的景物特点进行讲解并板书,引导学生欣赏这幅美丽的图画。诗中摄下了这样几个特写境头: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就是通过欣赏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去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使诗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  相似文献   

11.
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相似文献   

12.
杨希水 《云南教育》2003,(31):28-2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刘长卿十分善于描写景物,本诗就是他写的景物诗中的一首。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逢雪旅途劳顿急于投宿和遇借宿人家热情接待,诗人感到宾至如归的心情。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想像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好本诗的基本途径。一、解释诗题,初知诗意《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逢”,作“遇到”讲;“宿”,投宿的意思;“主人”,这里指投宿家的主人。诗题的意思是旅途中下起了大雪,夜里投宿在芙蓉山一户人家。全诗讲述了诗人在投宿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艺的百花园里,各种文艺形式争奇斗艳而又互为表里、互相渗透。山水诗和山水画这对姐妹艺术,在发展中就彼此丰富,同趋深化,诗画交互影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驱使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画家争相从大自然的山川景物中发现诗情画意,又将诗与画水乳交融,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盛唐时期的诗人画家王维就以诗作画,  相似文献   

14.
1.分析意境考题设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答题时景、情、境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仅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相似文献   

15.
“山川景象,诗人无限名作。”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早自《诗经》开始,自然景物形象就成了诗人内心情感对象化、客观化的形式之一。魏晋六朝之后,自然景物在诗歌创作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或是其他诗词里自然环境描绘、风物点缀和气氛渲染,都离不开景物形象的创造。于是,诗人们代代相承,在创作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技巧,并由此构成了我国诗歌的一个显著民族特色。历代诗论家(往往又身兼诗人)对于这种文学现象,则  相似文献   

16.
在欣赏诗歌、把握歌意境、领悟诗人思想感情时,你是否常常感到有难度?想过原因吗?是否把诗人在诗中涉及的景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些景物在你的头脑中是否是散乱的、无序的?这些景物能引起你感情上的共鸣吗?其实,利用诗歌提供的材料,加以联想、想像,在大脑中创作属于自己的MTV,正是理解诗意,领悟诗情的一条很好的途径。MTV是Music Television的缩写.音乐电视的意思。一首好的MTV往往是情景并重、声情并茂的艺术品.极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和诗歌有相通之处。大凡  相似文献   

17.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辛夷坞》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8.
<正> 李白晚年是他一生中诗歌创作最辉煌时期。诗人晚年登上人生的峰巅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较过去深刻得多。李白经受沧桑之变,屡遭政治挫折、报国大志受到打击和罹难,倍尝国破家亡之苦。诗人晚年更加觉醒。不但对唐王朝统治者更加憎恶,而且发现了与统治阶级乌烟瘴气生活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这就是健康、明朗、充满真善美的劳动人民天地。《秋浦歌十七首》就是受到劳动人民情操的熏陶和精神风貌的感染写成的。这一组诗写于李白再游秋浦(今贵池县)的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这组富有民歌韵味的诗,不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心忡忡,抒发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而且细致地描绘秋浦特有山川景物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景象。诗中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象一组风俗画,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考真题和高考模拟题涉及的山水田园诗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山水田园诗的细节描写常常是诗人表情达意的神来之笔,也是高考设题之处。山水田园诗的细节描写或是某一独特景物的描绘,或是某一生活场景的刻画,或是某一动作的表述,它们或彰显着诗人的品性节操,或凸显诗人的喜好,或传达诗人的情怀,字字关乎情,小小细节大意蕴。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唐朝很有才气的诗人。由于他对黑暗现实不满,后半生隐居乡里,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山水诗,《鹿柴》是其代表作《辋川集》二十首中的一首。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王维不仅是诗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很广泛,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这首诗体现了诗、画、乐的完美结合。教学这首纯写景的五言绝句,一是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景物的;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陶冶爱美的情趣。   首句“空山不见人”的“空山”不是指空旷无草木的荒山,而是指空寂清冷的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