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大学生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结构进行了因子分析,找出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全能运动成绩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分别建立了我国大学生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预测模型,旨在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全能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成绩模式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身高呈现高大化趋势,我国明显不足;十项全能运动员必须具备速度快、爆发力好和耐力强等基本身体素质,我国比国外优秀运动员身体素质差距较大;制定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模式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笔者以中外优秀运动员整体水平及中外顶尖运动员分别在九运会和第24届奥运会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田径十项全能运动水平与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同程度地表现在除1500m项目外的9个单项上,尤其是投掷项目,同时应加强各项目协调发展,不可片面地强调和发展某个项目和某专项素质.中国优秀顶尖运动员齐海峰在今后训练中应加强力量素质训练,以铅球和铁饼成绩的提高为目标,使他得分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4.
在搜集2006年度世界前150名与国内前20名顶级选手的比赛成绩后,作数据录入处理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因子分析。对比分析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出制约国内选手的成绩发展内在因素是国内选手的基础素质相对较弱,特别是力量因子上与国外选手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水平偏低。明确一流十项全能选手的总体因子结构是以力量(绝对力量)、速度、耐力以及弹跳技术为主要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十项全能的选材、训练、比赛的调节等提出建议:增强弹跳能力,提高耐力水平,注意力量性训练的合理把握。我国选手弹跳项目水平突出,应继续保持。注意科学选材,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应是身材高大、体重轻、速度快、反应快,动作协调的选手。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意志品质教育,提高训练及比赛时的心理素质。合理引进国外选手的训练方法,加强国内外教练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结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灰色理论与方法,对其成绩进行多层次的灰色关联分析,为其进行科学和系统的训练,在成绩上争取更大的突破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运用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建立我国十项全能运动成绩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我国今后十项全能运动的发展趋势作进一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十项全能运动成绩的动态变化趋势外推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 B组十项全能比赛资料 ,运用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建立十项全能多元回归预测模型。运用此模型不仅对我国大学生运动员 ,而且对中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单项运动成绩的动态变化趋势外推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呈高度相关、准确性高且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第6届全运会,第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和第24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决赛前8名的成绩,利用正交旋转的因子分析,得到具有3个公共因子的载荷矩阵,用以分析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问题.能力因子依次为速度、投掷、力量、弹跳能力因子,从能力训练角度,对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状况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平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增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不同水平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发展变化的分析发现 ,运动员成绩增长呈现出很强的阶段性特点 ,表现为 :在初期阶段成绩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期成绩的增长。随着运动员水平等级的提高 ,成绩增长的幅度相应增大。各单项成绩的增长速度各不相同 ,一些项目增长较快 ,一些项目增长较慢。运动员在不同时期的成绩水平和成绩增长率 ,可作为评定运动员发展水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访问、文献资料、描述性统计量、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从1987年至1995年世界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最好成绩全部是由中国广东运动员创造的,但自1996年以来,我国女子撑竿跳高成绩与世界纪录相差较大。为了使我国该项目成绩能更快提高,比较有效的对策之一是在各省队培养出优秀的运动苗子。据此,研究如下:1.分析我国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和现状,提出如何提高我国和我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成绩和水平的基本策略;2.系统分析了几十年来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基本特征;3.对二十年前后若干位有代表性的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助跑速度素质、身体高度形态、和派生身体形态三类主因子作为选材的主要依据;4.根据研究给出了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若干项指标权重,并得到了评定选手综合成绩的数学计算公式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流程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今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灰色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当今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多层次的灰色关联分析,目的在于发现我国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结构特点,为我国十项全能训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结果显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单项的发展非常不平衡.跳跃类和速度类等优势项目对总分的贡献率明显大于投掷类和耐力类,特长项与特短项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1.
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过早退役使得我国游泳训练缺乏高水平训练方法经验的积累,继而影响竞技游泳整体发展水平.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现阶段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比国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短6.3年,竞技保持阶段较短.通过因子分析,将现阶段影响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20个主要因素归纳成5个因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技术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存在从事专项训练早、达到最高成绩年龄小、保持高水平成绩年限短和运动员退役早等问题;踏板速度慢、垂直速度相对较小和腾起角度偏小,是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今后训练中应解决的重要课题.应运用有效力量训练手段加强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增强运动员在高速助跑的快速起跳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项目落后的原因。结果显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与世界水平相比,整体还比较落后,各单项的发展不平衡,跳跃、耐力和轻器械的投掷项目差距明显;中外优秀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得分率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反映了七项全能单项组合的一般规律;国外优秀运动员各项目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大强度比赛的能力优于我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的认识中国足球与世界强队技战术水平的差距,提高我国男子足球运动训练水平,通过研究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与国外对手的相关技术参数,提取、分析8项原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影响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技战术水平的原指标的4个共性因子,解释其含义,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球队胜率与共性因子的回归模型及方程式,并对其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共性因子可以为足球技战术训练提出新的参考意义,实践性较强;在共性因子基础上的回归方程与观测值之间的拟合优度良好,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极具复制性,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因子回归模型的建立可以为足球比赛赛前技战术的训练控制和比赛成绩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4—2010年实施职业足球外援优惠政策期间,西班牙足球的竞技成绩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对西班牙职业足球外援优惠政策的深入分析,总结对我国职业足球外援政策的启示:高水平外援对职业足球发展有积极意义,我国当前应鼓励职业足球俱乐部引进高水平外援。我国职业足球联赛开展时间较短,影响力有限,必须付出适当高薪才能请到高水平外援;制定外援优惠政策可以减轻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济压力,促进我国职业足球的发展;定期组织外援对青少年足球人才进行指导,促进我国足球人才的培养;引进外援不仅注重竞技成绩,还要提高经济效益,利用外援的明星效应以及优秀表现提升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价值,促进俱乐部相关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近20年全运会和奥运会中外男子铅球运动员运动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成绩水平发展缓慢,近几年虽有提高,但整体水平与国外的优秀男子铅球成绩明显有很大的距离,由此探讨影响我国优秀男子铅球成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中外优秀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成绩模式进行了研究 ,为我国七项全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世界优秀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身高呈现高大化趋势 ,我国明显不足 ;七项全能运动员必须具备速度快、爆发力好和耐力强等基本身体素质 ,我国比国外优秀运动员身体素质差距较大 ;制定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模式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0年第十一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中外选手的成套难度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混双选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主要表现在: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不高导致得分率低、难度动作选择欠多样性以及难度空间转换、利用的非均衡性。并进一步从国内混双项目的现状咎其落后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从而为我国运动员备战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健美操混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