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楼梦》与《金瓶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是伟大的著作。《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古典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这,既是就《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成就而言,也是就《红楼梦》与其它有关作品相比较而说的。并且,后边  相似文献   

2.
任何流芳千古的艺术作品,都是真善美的统一。《红楼梦》则是真善美的高度的统一。在古今中外百花争艳的艺术花园中,她是一株仪态万方、与众迥异的奇葩,因而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使人们为之倾倒,为之惊叹。《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首先在于她具有博大而精深的真。《红楼梦》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末期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生活现象,把无数个别偶然的现象巧妙地组合起来,浑  相似文献   

3.
谈《红楼梦》中熟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学巨,在使用语言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本试图从《红楼梦》熟语的使用方式、《红楼梦》熟语的修辞方式、《红楼梦》熟语的艺术效果三方面来谈谈《红楼梦》中熟语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对《红楼梦》作了较大篇幅的评论,此外,还在一系列文章中谈到有关《红楼梦》问题,这些零碎的评论涉及《红楼梦》的地位及作用,思想内容及其艺术价值,人物及其语言,高鹗的续书及其他续书,研究及阅读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睿智而又犀利的评论至今仍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地位不仅在中国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即便是国际上,《红楼梦》也是一部具有很强影响了的人情小说作品,也正是因为《红楼梦》所具有的自身魅力和艺术成就,它被演绎出了多个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例如:最为金典的1987版《红楼梦》、2010版的《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虽然在其表现形式上存在着这一定的差异,但这同时也反应出了《红楼梦》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巨著《子夜》的艺术渊源在哪里?在《红楼梦》。可是茅盾生前避而不谈《红楼梦》对自己创作的影响,这是为什么?本文作者从宏观着眼,不仅说明《子夜》受了《红楼梦》的巨大影响,而且论证了受影响的原因,同时指出了《子夜》对《红楼梦》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文学难以超越的高峰,更是名著影视改编难以征服的高峰。迄今为止,我国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方面已有多个版本的努力和尝试。研究《红楼梦》影视改编,除一般影视改编的基本问题外,还存在版本选择、结局处理等特殊的问题。本文结合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从版本选择、情节处理、人物塑造、艺术表现四个方面探讨连续剧对这部名著改编的经验与不足,以及今后影视改编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广泛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对传统的写法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创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叙事艺术。本文从风格、结构、方式、语言四个方面论述《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成就。无疑,《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和叙事的成功,使它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9.
一、《红楼梦》版本问题引语有几位《红楼梦》爱好者,相聚于秋宵灯下,开谈红楼.话题转到了版本问题.其中乙君说:我们读《红楼梦》,主要看故事情节,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现在通行的人文版一百二十回本,故事前后完整,脉络也基本相接,后半部也反跌了贾府之衰,完成了悲剧的结局.再从作品文字观察,八十回结束处讲到迎春嫁后回家哭诉她遭  相似文献   

10.
用艺术辩证法系统剖析《红楼梦》是个全新的角度 ,本文是作者的文艺理论新著《红楼辩证析》的“前言”。它从文艺与生活、文艺创作与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的关系 ,概括地论述了《红楼梦》含有艺术辩证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金云翘传》是《金瓶梅》到《红楼梦》中间最有影响的作品,其继往开来的历史贡献尚引起重视。《金云翘传》所开创的中国悲剧美学理论,直面现实的艺术追求,对封建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自觉反映,以情为主却不涉淫乱的艺术品味,艺术加工的典型化理论,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寓意象征手法等等,都对《红楼梦》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巅峰,不说别的,单是其中人物的命名艺术,就值得我们反复玩味。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第一主人公。宝玉的名字看似平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鼓词》是《红楼梦》的民间通俗文学改编作品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其创作者、接受者来自民间,正是基于平民审美与需求的原因,使得《红楼梦鼓词》在创作视角、创作风格、创作意图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平民化倾向。平民化的改编具体体现在选材立意、语言风格、内容情节等多个方面,这种符合平民审美的再创造也成就了《红楼梦鼓词》在民间讲唱文学这一艺术形式中经久不衰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的续书问题一直是红学界讨论的焦点,这不仅关系着《红楼梦》思想艺术的解读,而且影响着红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学界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宏观和全面的分析,重新审视续书对于原作带来的种种影响。对《红楼梦》续书的由来与界定进行梳理,厘清概念和范畴,进而深入探讨《红楼梦》续书在审美、心理等方面的创作必要性和在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创作可能性问题,以期对《红楼梦》的续书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古典小说发展到《红楼梦》,登上了辉煌的顶峰。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在其他小说中司空见惯的圣君贤相、英雄豪侠;在《三国》《水浒》等小说中着意渲染的英雄主义,在这里也消失了。这意味着《红楼梦》超越了“英雄传奇”的模式,直接面向真实人生,最终完成了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由神化到人化”的转变。《红楼梦》集中描写了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红楼梦》细节描写的深入剖析及不同角度和视野的全面阐释,让我们看到《红楼梦》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将小说的人物形象、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特点以及社会现象等通过生活中的"笑"与"哭",人物服饰、饮食文化、优美意境等加以勾勒。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了细致入微的潜意识的描写手法,在人物形象和心理刻画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既能真实地反映生活,又能让小说的艺术形态高于生活。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打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其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鲁迅都给以高度评价。然而。人们并未能完全理解鲁迅在红学领域提出的美学思想的真谛。鲁迅在阅审《红楼梦》最早的话剧本《绛洞花主》后,撰有著名的《小引》,提出“《红楼梦》的神情”这一命题,亦未引起红学界的重视。《红楼梦》的神情,包括《红楼梦》情节结构主线、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这些都是研究《红楼梦》原著的主要课题,却历来存在纠缠不清的问题。鲁迅作《小引》的《绛洞花主》剧本,是我们探索《红楼梦》神情的珍贵史料;通过鲁迅指明的“神情依然具在”这座桥梁,比较研究、对照探索,势必得以揭示出鲁迅体味到的《红楼梦》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洁  杨超 《语文知识》2011,(2):75-77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在语言修辞方面造诣很深,其回目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特点鲜明。研究《红楼梦》回目的修辞方法,可以对《红楼梦》的语言运用艺术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正>《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从古至今,国内外围绕《红楼梦》展开的研究非常多,涉及文学、社会生活、法律、哲学等各个方面。本文挑选了书中的几个小故事,浅谈其中涉及的现行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