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语义成分是最小的意义单位,语义成分分析是当代语义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本文对成分分析的程序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语言学及语义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指出了该方法所具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在微观层面的总分结构中,作为总提和分说的联系点可以是词、短语和句子等话语成分;总提项与分说项、各分说项之间存在多种语义关系小类:量性特征是这种总分关系组合的重要语义条件。  相似文献   

3.
语义成分分析是把一个词的意义分解为许多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完整地了解词义,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在简述语义成分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及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4.
温露  周志莲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1):105-108
成分分析法(CA)是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分析词义的方法。它的基本观点是:所有的实义词的"意义"都可以分解成一些"语义成分"。根据这些"语义成分"的具体的解释,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反义、上下义等关系可以清楚体现出来。句子与句子之间也可以通过语义成分分析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蕴含、同义或者矛盾等关系。句子的合法性也可以通过分析判断出来。这对于词汇学、语义学和句法学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两词短词动词的结构及其运用特点,即:两词短语动词与自由动词短语的区别,两词短语动词的分类和同形两词短语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构成两词短语动词功能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谓词性成分是指具有陈述、述谓功能的词或短语,不能以词性来判断。谓词性成分应包括动词和形容词的光杆形式与复杂形式,同时也包括整个的主谓短语以及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比况短语则是一种非典型的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日常语言运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篇章连接成分"话是这么说"这一短语的语用情况进行了思考,通过考察得出此短语作为篇章连接成分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主要以让步转折为主,还包括让步增补、让步转题、让步修正等语义关系,因此不能笼统归入前人探讨篇章连接成分所分类型.提出这种复杂性给这一短语作为连接成分的归类等系统性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最后从语义延伸变化的角度讨论了此短语作为连接成分的附加义和作为非连接成分的变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词汇学的角度对《西游记》中的兵器名称进行构词研究,通过全面考察其结构类型与构词成分,揭示了《西游记》中兵器名称的一些特点:兵器名称以复音节词中的三音节词为主;结构均为偏正结构;修饰成分复杂,既有单音节名词、动词、形容词作修饰成分,也有数量短语、联合短语等较为复杂的修饰成分;修饰成分主要涉及兵器的材料、颜色、性质、形状以及人的心理情绪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国民岳父"、"国民老公"等国民短语。本文从该短语前附加成分"国民"入手,对该短语中"国民"一词的语义发展进行详细描写,认为"国民XX"短语分为两类:一类描述人物,一类描述物品。尝试提出该短语中"国民"一词发生了词义转化,提出"国民XX"短语增加新语义特征的新思路。并根据"小三角"理论对该短语进行解读,最后归纳该短语广泛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语法学界对短语的动态研究 ,即把短语放入语法的层级链中考察短语与词、句子的关系 ,大都没有真正着眼于短语自身 ,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工具 ,借以论说词 ,特别是句子的有关内容。“自由”、“粘着”概念的引入 ,使短语真正获得了动态平面的主体地位。在初步认定粘着短语各种类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三个平面 (语义、语法和语用 )角度考察粘着短语向自由短语转化的问题 ,其目的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从语义场、成分分析、范畴化原型理论以及隐喻等几个语义理论角度,分析bachelr一词,可以发现这些理论在时间上存在着有序性和交叉性,语义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互补与超越的特点。此发现启示在语义研究方法上要博采众长,进一步完善语义理论。  相似文献   

12.
"词化"这一术语集动态演变过程与静态演化结果于一身.借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本文着重讨论了荚汉"哭"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词化偏好.研究有以下三点发现:一是英汉"哭"类动词享有共同的语义成分组合模式,即"核心意义+方式+原因+口型+持续时间",但内部语义容量及词语感情色彩有差异;二是英汉"哭"类动词词化偏好不同;三是词化过程伴随着语义成分的增加,消减、合并及词性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尽管词(实词)和短语都是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语言单位,但它们并非可以无条件地充当各种句法成分。本文揭示汉语中部分词和短语在一定的语义语用条件下必须借助重叠形式才能充当某些句法成分的现象。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重叠是汉语中部分词和短语在一定条件下充当某些句法成分的必要手段,它使这些词和短语的句法功能与使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充,从而于“形态变化”的视角体现了汉语句法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作为篇章连接成分和话语标记,所启引、所标记的篇章直接成分,多为陈述句,主要陈述事实的通常性和事理的普遍性".一般来说"与其篇章直接成分所构成的语篇言语块,作为整体,与下文之间构成了一个语义承接连续统:换言→释词→释因→例说→归类→评说→推导→修正→反承,促进了篇章的形式衔接和语义连贯.篇章中与之有规律共现的词或短语,如"大多数、通常、不例外、却例外、如下、上述、因此、但是"等,既体现了与上下文之间的几种语义联系类型,又促进了不同层次的篇章语义和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语法学界对短语的动态研究,即把短语放入语法的层级链中考察短语与词、句子的关系,大都没有真正着眼于短语自身,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工具,供以论说词,特别是句子的有关内容。“自由”、“粘着”概念的引入,使短语真正获得了动态平面的主体地位。在初步认定粘着短语各种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三个平面(语义、语法和语用)角度考察粘着短语向自由短语转化的问题,其目的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笑”类动词。文章采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探讨了英汉“笑”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研究发现核心语义成分决定这些动词的语义场归属,外围语义成分用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英汉“笑”类动词在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上既存在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这类动词的词化模式可概括为“动作 方式 (情态) 原因(目的)”,但具体词语的词化模式存在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动词与相关句法成分的语序原则是结果成分居后,并从时间词、在字短语、给字短语、到字短语的分布以及动词前后的形容词五个方面对此原则进行了阐释。最后,论述了此原则与时间顺序原则的一致与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中存在大量"走"类动词,本文借用词化模式观点和语义成分分析法来探讨英汉"走"类动词的语义核心,语义成分,语义容量和词化偏爱,发现这两种语言中的"走"类动词既有语义共性,又有语义个性,表现出不同的语义成分、语义容量和词化偏爱。  相似文献   

19.
语义指向分析使形式与意义在语法研究中更好地结合起来.本文分析了兼话短语前状语的种种语义指向.先分析兼语短语前的状语.其语义仅指向一个成分的单指状语,后分析状语的语义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分的兼指状语.并归纳出单指状语、兼指状语的语义指向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动词概念。传统语言学侧重于研究其句法特点,相比之下,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的更能揭示其语义和句法的实质。本文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对带"up"短语动词中小品词"up"的语义,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以及动词与小品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对短语动词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