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纪录片总是处在回归的过程中。之前是回归"社会中的人",现在要回归"地球上的命运共同体"。纪录片市场化转型正在扫除以往局限自然类纪录片发展的资金、技术障碍。日益理性的观众和国家战略传播需要将推动自然类纪录片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
被定位于科教类的自然类纪录片的科教性主要包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普及自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二是教育人们树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从第一个方面的"真"的介绍到实现第二个方面的"善",自然类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美"来完成的。本文认为自然类纪录片的科教传播经过了三个层次的审美化的包装与处理,并对这三个层次进行了初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自然类纪录片是一种高制作成本的片种,如何在市场中做好突围是当前自然类纪录片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成功原因,阐述了目前自然类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自然类纪录片进行市场突围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吴甜 《东南传播》2012,(1):145-146
《微观世界》和《森林之歌》分别是法国纪录大师雅克.贝汉和我国导演陈晓卿所拍摄的两部自然类纪录片。本文通过对比这两部纪录片在叙述手法和细节刻画上的差异,并对中外纪录片进行研究、探讨中国自然类纪录片在借鉴西方同类纪录片的成功与不足,为今后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寻求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了一部反映我国森林版图的大型纪录片<森林之歌>,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部由国家林业局投资1000万人民币拍摄的11集纪录片,首开中国自然类商业纪录片之先河.<森林之歌>共11集,每集50分钟.除了前两集"政论篇"外,后面9集"自然篇"为我们讲述了9个有主线、有伏笔、有剧情、有冲突、有主演、有背景,具备一切商业大片元素的故事."让动物和植物自己讲故事"是这部纪录片的主题,通过叙事,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特有的野生保护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东北虎及长臂猿等.其中, <家园·云横秦岭>以秦岭深处的森林为背景,以金丝猴家族权力争夺的故事为主线,以其它动物的四季生存、繁衍为辅线向观众展现了秦岭自然风貌和秦岭野生动物原貌.  相似文献   

6.
刘汗青 《新闻世界》2012,(1):150-151
我国首部商业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于2007年在央视播映,引发了广大观众对于自然类纪录片,确切说是国产自然类纪录片的关注,热播同时也引发了纪录片领域对于《森林之歌》的分析。笔者以《森林之歌》与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的纪录片((微观世界》作比较,分析(《森林之歌》在纪录片叙事手法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中国纪录片在对待人与自然、环境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在2000年左右,其创作理念受到了生态美学的明显影响,实现了从"征服自然"到"亲近自然"的重大转变."征服自然"的创作理念直接表征着中国社会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李凡 《新闻爱好者》2012,(18):41-42
本文通过对英国BBC电视台创作的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天 《今传媒》2011,(12):59-60
自然类纪录片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纪录片种类之一。它从生态现实出发,体现对生命的深层关注,对自然的终极关怀,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珍爱。本文从叙事方法和审美视角两个方面,对纪录片《海洋》进行了分析,对最新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成果和突出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类纪录片对人类产生的深刻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鑫 《现代传播》2007,(4):123-125
一 电视纪录片的质的规定性,自然是"真实",也就是电视屏幕上"非虚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纪录片电的发展呈现向特别纪录片、调查纪录片、微行纪录片、大型纪录片、体育类纪录片、探险类纪录片等发展的趋势,好的纪录片具备动人的故事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自然会挑起观众情感的波澜,引起观众的共鸣。记录片大师罗伯特.雷德福认为:纪录片的崛起是因为它们本身更具有可看性。与此同时许多人却不约而同地开始谈起中  相似文献   

12.
平衡是一种艺术,在纪录片创作中也是这样。注重平衡的纪录片总是主题很鲜明,叙事很流畅,情绪很饱满。人是纪录片的叙事主体,不管是自然类还是人文类纪录片,都离不开人,或者被拟人化的物。自然类纪录片也会将大自然中的万物拟人化,去展现他们的生存、觅食和繁衍。人文类纪录片重心就在人,人是各类题材纪录片中最活跃的主体。对于纪录片中平衡的表现,有各种手段,有信息说明性手段,有观点表达性手段,但是故事化手段是最适应纪录片表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陈海宁 《东南传播》2021,(3):138-139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纪录片用非虚构的影像作品展现真实力量.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生活停摆.疫情之下,作为"在场者"的纪录片,获得了格外的关注.近日,系列纪录片《艾若水在武汉》播出.该片真实记录武汉封城生活,白描武汉疫情中真实的人和事.主人公们的亲身经历反映出这个世界的复杂和人性的闪光.类型纪录片为历史留存影像,展现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直击人心,激励奋进.真实的力量,这是类型纪录片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汪晓龙 《声屏世界》2008,(11):40-41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请允许笔者将《爱的奉献》中的这段歌词献给所有坚守在自然类纪录片拍摄一线的人。他们是真正的爱的使者,是环境卫士,是纪录片战线清贫的守望者。因为自然类纪录片生产周期长、拍摄条件艰苦、经费短缺等诸多的原因,造成了拍摄自然类纪录片的人才严重流失。  相似文献   

15.
专业化:纪录片国际化的一个方向主讲:申晓力访谈:何苏六何:创作自然题材的纪录片,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较人文题材的纪录片更需要有专业化的知识,您是以创造自然纪录片为主的,可不可以请您从纪录片的专业化方向方面谈点您的感受?申:纪录片作为一个片种,它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6.
王思文 《东南传播》2020,(8):138-140
为了让自然纪录片变得有趣起来,纪录片创作者们常常采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以拉近观众与动植物的距离。故事化让自然的话语不再苍白无味,如何做到故事化,故事化在具体案例中如何应用,这些是创作者们关心的问题,也是自然纪录片研究者们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情景再现”之真与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纪录片拍摄的不断发展,"情景再现"的手法已经在我国纪录片创作中广泛应用起来,以别具一格、生动形象的特色手法弥补了拍摄现场不足造成的情节"断点"或弥补了其情节单一、资料不足等缺点,活跃了原本单调、沉闷的记录空间,丰富了纪录片内容的同时还使观看者眼前一亮,对纪录片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纪录片的本质是展现真实,而"情景再现"手法的滥用很容易引起纪录片的失真,也就是说"情景再现"的失真与纪录片的"非虚构"产生了矛盾。通过探讨纪录片"情景再现"之真与失真,进而提出正确应用"情景再现"的方法,使其在纪录片中发挥得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正>纪录片,作为小众化节目,一直曲高和寡,难以让广大观众产生共鸣。然而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却如同一匹黑马,着实在电视荧屏上"火"了一把,同时在新浪微博等各大门户网站排行位居榜首。这部围绕中国美食展开的纪录片,将中国大江南北的美食串联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中华美食图景。流传在舌尖上的滋味,铭刻的是心尖上的感动。《舌》背后,是自然、历史、人文、劳作这种中国文化,带给观众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10月17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启动仪式、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暨第七届中国纪录片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新征程"这个核心主题,就营运的集约化、产业的多元布局以及政策与制度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中国纪录片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9年研究成果,该报告从纪录片频道、纪录片栏目、纪录片节目、纪录片市场状况、问题与对策五个方面对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