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生活》2010,(10):30-30
养生,又称为摄生、道生,最旱见于《庄子·内篇》。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项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古人的养生经,有许多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的地方,因此向古人学养生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正>嵇康克服养生五难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一生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魏晋之时,  相似文献   

3.
<正>朝鲜族把60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认为到了60岁就又回到人生的起点。因此为年满60岁的老人举办隆重的寿礼——花甲礼,也叫回甲宴、还甲宴。花甲礼的由来相传朝鲜族的花甲礼源于"高丽葬"的故事。据《韩国民族文化百科大事典》记载:在高丽朝鲜时期,国家规定老人到了60岁就必须扔到山里,让他们活活冻饿而死,十分残忍。但是有一位孝子不忍老父饿死,便把老父偷偷在山中藏了起来,每天送饭供养。后  相似文献   

4.
何碧 《今日科苑》2006,(3):46-46
在《神农本草经》中,灵芝被列为上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可见灵芝有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重要作用。上海市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师刘文琴告诉记者,灵芝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调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业月刊》2014,(3):68-68
俗话说:“树老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根据“中医学”、“经络学”养生机理,长期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舒筋通络,有消脚疾、调和气血、祛病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华佗《足心道》中指出:春天泡脚升阳同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业月刊》2013,(10):78-78
俗话说:“树老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根据“中医学”、“经络学”养生机理,长期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舒筋通络,有消脚疾、调和气血、祛病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华佗《足心道》中指出: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业月刊》2014,(4):68-68
俗话说:“树老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根据“中医学”、“经络学”养生机理.长期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舒筋通络,有消脚疾、调和气血、祛病养生、延年益寿的日的。华佗《足心道》中指出:春天泡脚升阳冈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1,(3):70-71
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重视食疗养生。《红楼梦》中就包涵了很多食疗养生的内容,曹雪芹深知食粥有益于健康。粥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据考证已有4000年历史了,宋代的陆游有《食粥》诗,认为粥是“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国外有媒体报道,绿茶对养生保健、抗癌防衰、延年益寿效果显著,为国际营养医学界权威组织所大力推崇。因此,饮用"绿茶"已成为当前国际潮流。绿茶喝绿茶能长寿、高寿,茶农称为"寿茶"。这里且不说世界长寿冠军日本人是怎样酷爱喝绿茶的,只说清代皇帝的长寿冠军乾隆,他的长寿与喝绿茶有密切关系。清朝有13个皇帝,其中长寿者是乾隆,他活了88岁。查他的档案,不仅爱茶成癖,而且是一位  相似文献   

10.
<正>红楼梦我们听说过,改编的电视剧很多人也都看过,其实红楼梦里面有很多的养生常识,如捶背、喝茶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红楼梦》中的八种代表性养生方法,一起来学学吧。红楼养生方法之一:感冒采用饥饿疗法《红楼梦》中,从主子到丫环,一日三餐吃得都很少,感冒伤风时尤其如此,大夫不是开药方,而是让人先"清清净净地饿两顿",或者要求饮食一定要清淡。小病不吃药是古人的养生良方。所谓饥饿疗法,不是真的一点都不吃,而是适当地喝些米汤,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主张无欲虚静,讲究"适劳其体",反对"跳走喘乏",同时认识到了道德修炼的重要性,其中的养形、养神和以德养生对现代的健康主题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历史相关文献的探究,呈现个中本貌,为当今的健康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2.
康健 《金秋科苑》2014,(5):70-71
嵇康克服养生五难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一生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  相似文献   

13.
台建丽 《科教文汇》2009,(13):202-202
旨在从欲的角度探讨早期道教在心理养生观上所注重的“养心节欲”说。首先对欲进行语义分析,得出其最基本的含义,然后分析早期道教的代表人物葛洪、陶弘景等著名道士的心理养生观,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得到对当代中国人心理养生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喝茶养生防病看体质对照一下你适合喝哪种茶。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养生功效,如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绿茶性寒可清热,乌龙茶润喉生津,花茶养肝利胆。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喝茶也有治病防病的功效,但是喝茶需看体质。  相似文献   

15.
睡眠对于健康来说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重要,是人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中医养生名著之一《养生三要》里说:“安寝乃人生最乐。”睡眠与健康是人生的“终生伴侣”健康好源自睡眠好。睡眠好源自枕头好。  相似文献   

16.
丁亚萍 《科教文汇》2014,(17):225-226
《养生主》是道家经典著作——《庄子》的内篇之一,其中的养生主要指精神保养。文中揭示以心“养生”,重在为道。但当今现实中,修道似乎勉为其难,但《庄子·内篇》揭示的为道之方正解决这一难题,对有心修道养生之人可谓莫大安慰。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专利产品“新型玉环”(荣获香港国际专利博览会金奖)、“性能强壮器”和“健性健身练功内裤”都是绿色理疗器具,再配合我创编的练功法进行性养生,肯定能使你性能强壮、性器增大、精力充沛、延时控精、心情愉悦、疾病不生、身体健康、全面年轻、延年益寿、快乐人生!产品和效果全球独一无二,以上所说全有真实可靠证据。盼有实力的有识之士和我合作,  相似文献   

18.
荀子承接孔孟儒学,进一步阐发着自己关于"礼学"的认识,提出礼、法并行的思想。《荀子·修身》篇指出老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正礼"的作用。《君道》篇中说道,一国之君,治国也要治之以礼,方能国泰民安。本文希望通过对荀子"君道"与"师道"的阐述,发现其中共通的礼学思想,进一步理解荀子所说的"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何将养生同艺术相结合更是成为了目前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成功结合艺术和养生的实例,对比《养生艺术》和《艺术养生指南》两书中对艺术和养生的关系的不同的表述,总结出了艺术养生应具有以下特征:兼顾养生特征和艺术特征、兼顾理论体系性和实践操作性、兼顾趣味性和科学性、兼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用艺术促进养生,让养生的过程具有艺术的观感。  相似文献   

20.
举手问吧     
古人以不吃晚饭为养生的方法,这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答:据一些古籍的记载,有一些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养生的方式,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少吃或者不吃晚饭可以减小肠胃的负担,晚饭时间可以食用容易消化的粥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