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志伟 《广西教育》2014,(17):18-19
作为贵港市教育示范窗口学校,新世纪学校秉承“让学校成为师生向往的成长乐园”的办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学校推行的培育“五个好学生”特色课程文化建设,包括“身体好、写字好、口才好、合作好、读书好”五个方面。如何将“好身体”与“阳光体育”结合起来,多维度强化学生的锻炼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家教指南》2005,(5):34-34
有环保意识,参加环保行动;广泛阅读,学会搜集,处理各种信息,主动和父母交流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武汉市教育局近日宣布,从今年春季开始在部分学校试行新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以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的“新三好”考核标准取代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旧三好”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3.
分析形势,倾注“实情”。学校工会组织在思想教育中要积极利用多种途径宣传教育新动态以及学校面临的新情况,使教师认清形势,把握好教育方向。学校出台的任何政策和制度,都可能引起教师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工会要及时解释、疏导,在说服的过程中要倾注“实情”,要真正把握思想脉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从而使教师们的心凝聚在一起。排忧解难,主动“热情”。对于教职工家庭存在的困难,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挥组织优势,给予帮助和支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将温暖和关爱送到教师的心坎上,让教师从心底感受到学校的真情,使学校成为…  相似文献   

4.
评选“三好学生”是中国学校的传统项目。人们总是教导孩子:在学校里要做个好学生,最好能评个“三好”。三好学生几乎成了优秀学生的代名词,三好的概念已深深植根于几代人的心中。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创新,也该给沿用了几十年的三好评选加点新意了。“三好学生”新概念的推出,是德育工作创新的成功尝试。我区推行的“三好学生”新概念的评选标准是: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评“三好”的目的不单是选拔出优秀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从中受到教育:怎样做才能当个好学生。开展…  相似文献   

5.
梁志强 《贵州教育》2009,(13):14-15
学校教导处是学校的中心部门,它工作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与低。教导主任的教育理念,业务素质,指导引领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与教研的状况。为此,要做好教导主任工作,必须在“教”、“导”、“学”上下功夫,应过好“教”、“导”、“学”美。  相似文献   

6.
史林友 《教书育人》2000,(13):45-45
评选三好学生是学校一项常规性期末工作,涉及到学生一学期总体情况的评价、认定,它能起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正确导向、形成良好校园舆论、促进优良校风形成的积极形用,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学生德育素质、水平难能用分数测定的客观原因,许多学校往往是按学习成绩排队,然后考虑体育是否达标来评选“三好”。这样的“三好”虽然说大多数确实不错,但是难免有一些品行表现不够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评上了“三好”,而一些品行表现非常好但学习成绩优良只是不够突出的学生评不上“三…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农村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阵地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山东省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各地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办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办得如何,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的高低。要创办规范化学校,“村小”校长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创造条件,大胆开拓,抓住机遇,不断进取。若把“村小”管理好,必须理顺“村小”校长与学生家长、村干部和中心校之间的关系。 一、必须理顺“村小”校长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学校工作要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关键在于赢得他们的赞同和信任。   “村小”学生的家长与学校教师不是沾亲带故,就是老友旧居,学校时时处于他们的监督之下。为了自家的孩子,他们一有点不顺心…  相似文献   

9.
这是大豪公司的老总说的一件陈年旧事—— 我读初三时,学校决定:将各班成绩差的学生剔出来,组成一个“差班”。据说此举是“弃卒保马”、“丢车保帅”,避免几个“烂苹果”带坏整筐“好苹果”,确保学校明年达到应有的升学率。  相似文献   

10.
我想徐向洋老师开办“行走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转变“差生”,可以看得出徐老师有着很高的教育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徐老师开办这样的学校是有点“胆大妄为了”。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05,(6):11-11
“新三好”与传统的德、智、体“老三好”不同,更强调其个体发展和社会性,要求学生做社会的“好公民”、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子女”。“新三好”标准今年在武汉市实施。  相似文献   

12.
敢问路在何方──“双休”以后的情况与对策管见刘武德吉安地区教研室中小学实行每周“双体”,有不少学校为落实素质教育而感到困惑,似乎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休”以后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怎样对待“双休”、过好“双休”,如何使“双休日”成为中小学主学习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学校与一个企业一样,要在市场上立足,其立足之本在于高质量的“产品”。而“产品”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它的‘制造者”素质的高低。显然,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尤其在知识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知本人物大谈PC和朝阳,作为“制造者”的老师仍然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向高精尖发展。为此,要把好“四关”:一是把好“进口”关,即对新进学校的教师,要严格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不用,宁缺勿滥。二是把好上岗关,即采取学校考核与学生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筛选”。凡未过关者一律不予上岗…  相似文献   

14.
自荐打工认识社会锤炼意志完善人格———关于高职试点班学生“打工”的情况韩亚平学生考职业类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来“读书”的,读完书,毕业后要就业。这个目的是很明确的。问题在于学校应该怎样处理好“读书”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读书”读得好不一定能“就业”...  相似文献   

15.
“快餐店”要有“好厨师”沈志荪如皋市丁北乡成人教育学校是江苏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近几年,他们为了北经济建设培养、培训了1000多名人才,而且做到了“一旦需要.随即培训.马上得用.”所以,这个乡的干部群众称成人教育学校是了北教育的“快餐店”.“快餐店”...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校之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掌握学校的一切权力,是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决策者和指挥者,是领袖人物和核心人物。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做一个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的兴衰。”基于校长的重要职责和特殊地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形象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肩负塑造人类灵魂、构筑祖国栋梁重任的校长。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作用,轻则误人子弟,贻害学校,重则成为国家和人民的罪人。因此,这里向校长提出“六要”“六忌”。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幸到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考察了思维碰撞课堂.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好学校”需要课改吗?“好学校”,一般理解为名校、重点学校、优质学校.在此我们只探讨“好学校”对课改的态度。据笔者观察,在“好学校”中,虽然也有像北京十一学校那样实实在在地抓课改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学校,但这样的“好学校”并不多。对课改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学校往往是那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学校,如杜郎口中学。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关系,形象一点说,就是要正确处理“方”与“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言行直接决定着管理工作的绩效。我认为校长要有“婆婆”的眼睛“妈妈”的嘴。  相似文献   

20.
《宣武教育》2005,(7):45-45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确,校长自身的品德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的师德,关乎学校师风、教风和学风的优劣及教育系统的整体形象。中小学校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师,进而影响学生。这种影响力靠的不是校长的“官威”,而是校长的“官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