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炎 《家庭教育》2007,(2S):25-25
青岛二位母亲来信说:我的女儿今年三年级了,各方面都不错,人也长得漂亮,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但她就是比较内向。很害羞。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叫她站起来念课也会小脸涨得通红!结绩县巴的;家里来了客人,要她主动打个招呼她也不干;带她出去玩,她却老黏着父母,一点也放不开。这样内向的孩子。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她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真意     
这是一堂普通的新授课,下课后.班上的个小姑娘颤颤惊惊地跟在我身后.递给我一封检讨书。打开一看,第一句是:“老师,对不起。请原谅。”我的心一惊。哦.原来是上课时她不遵守纪律,我瞪了她一眼。事情就这么简单.我早已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相似文献   

3.
韩远华 《班主任》2014,(7):27-28
正新学年开学不久,我就发现女生小丽特别胆小,每次上课总低着头,从不举手发言,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的声音小得根本就听不清在说什么。我找她谈话她也是低着头,提醒多次都没有效果。于是,我给小丽的母亲打了电话,后来又专程到她家家访,得知小丽3岁时,她父亲因封建思想重,嫌弃小丽是个女孩而抛弃了她们母女。小丽跟着母亲,靠母亲在外打零工维持生活。因为母亲要在外打工,小丽就经常  相似文献   

4.
来来往往     
同桌来信了阿林你好!有个女孩,曾与我同桌半年。她很小就失去了母亲,性格很孤僻,我们也很少说话。后来分班,我们分开了。昨天她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我,使我震惊的是:她说她不敢与我对话,每次一抬头,她就感到异常地害羞,并且心跳加快。她说她很想成为我的知心朋友,可就是没勇气抬头。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我好像以前对她也不是太好啊?阿林,你能帮我找找原因吗?一个迫切想得到答案的女孩阿林读过她的信了,感觉这是个内心世界很丰富的女孩,而你,因为这半年的相处,也成了这美好世界的一部分。在她看来,当时作为班长的你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所…  相似文献   

5.
青岛一位母亲来信说:我的女儿今年三年级了,各方面都不错,人也长得漂亮,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但她就是比较内向,很害羞。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叫她站起来念课文也会小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的;家里来了客人,要她主动打个招呼她也不干;带她出去玩,她却老黏着父母,一点也放不开。这样内向的孩子,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她吗?  相似文献   

6.
<正>某天,听到朋友调侃自己的孩子:"你有童年吗?"孩子天真地回答:"有!我有童年!等放寒暑假我就有童年了!"同样的问题,我们敢问问每一位孩子吗?我不敢!朋友的孩子在班里已经属于活泼的、学习好的、父母没怎么施加压力的、人缘也较好的,且父母都是老师也有寒暑假,她尚且如此回答,我哪还敢问其他孩子?  相似文献   

7.
园园吃菜了     
午饭时间到了,今天吃的是孩子们平时最爱吃的土豆炖牛肉,看着这香喷喷的饭菜,他们几乎有点儿等不及了。可是,当我把饭菜端到园园面前时,她竟呜呜地哭了。园园第一天来园,长得又瘦又小,从早上到现在她还没有说过话呢。我以为她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是想妈妈了,就说:“园园乖,别哭了,你吃完饭,老师给你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早点儿来接你,好不好?”可她还是哭个不停。我用手臂揽着她小声说:“来,告诉老师,为什么哭?”她怯生生地回答:“我不吃菜。”原来是不吃菜,我为自己的粗心暗暗自责。我微笑着说:“园园最乖,就吃一点儿好不…  相似文献   

8.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家换了邻居。新搬来的人家姓何,有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女孩,平时她父母“妙儿,妙儿”地叫她,我就背地里送她个外号“小花猫”。的确,叫她“小花猫”是再贴切不过了。她总是喜欢穿鲜亮的碎花衣服,走路也总是迈着轻捷的碎步,尤其是说起话来柔音细嗓,就好像怕惊  相似文献   

9.
我教过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位,性格内向,不敢大声说话,更谈不上主动发言。她三个月大就一直与妈妈生活。母亲为了生计而奔波,而她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  相似文献   

10.
给父母幸福     
父母的爱是我们的幸福;我们的爱是父母的幸福……父母离婚了。我被法院判给了母亲。我自知父母离婚是迟早的事,所以心中并不很悲伤。喜欢父亲的那个女孩,我也挺喜欢,她温柔、善良、大方,不过就是脾气大了点。我在心中暗自为父亲高兴,因为这女孩对父亲是那么一往情深,尽管我始终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师道》2002,(7):15
乌鲁木齐一名15岁的女孩认为自已长大了,父母无权干涉她的恋爱自由,竟要父母将其监护权转让给男朋友的母亲。乌鲁木齐市某职高一女生吴涓(化名)一向很乖,近来却一有空就往外面跑,有好多天没有回家。父母找遍了亲友家,也没有找到。吴涓回家后,父母问她是不是在谈朋友。吴涓说:“是的,我快16岁了,我有这个权利。”  相似文献   

12.
母亲难鳄鱼     
有个童话故事说,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女儿在河边玩耍。突然,鳄鱼叼着她的女儿了。母亲要求鳄鱼放了她的女儿。鳄鱼说: “你如果能猜对我的心思,我就放了你的女儿。”心思是隐性的,难以捉摸的,鳄鱼很是狡猾。这位聪明的母亲想:只有让鳄鱼处于两难,才能救回女儿。于是她说:“我猜你想吃掉我女儿。”这么一说,鳄鱼左右为难,如果说鳄鱼说“猜对了”,那根据猜对就要放人的约定,应该放了女孩;如果它说“没猜对”, 那就是说,它不想吃掉她女儿,也应该放了女孩。无论鳄鱼怎样回答,它都得放了女孩。这个故事,体现了这位年轻的母亲的智慧,也说明她正确地运用了逻辑二难推理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一所重点小学的女孩,她的父母离异,自己跟着年迈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她今年才12岁,然而她的行为却令人震惊:她经常以买东西为名,想方设法骗奶奶的钱;她爱慕虚荣追求享受,谎说父亲是大官,母亲在美国,穿“名牌”,去发廊,一次过生日就花掉200元;她追求异性,常和高中的学生结伴游逛,上网吧,打游戏机,还经常借故逃学。她甚至说出这样的话:“即使我长大也让父亲养着,我才不去上班呢,上班实在太累了。如果父亲不给我钱,我就去歌厅当‘三陪’,看丢脸的是谁!”年仅12岁的女孩有如此言行,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深思。孩子…  相似文献   

14.
班上有一位叫李雅菲的女孩,思维反应有些慢。也许因为反应慢,她很自卑也很胆小,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叫起来也是唯唯诺诺。我一直期待有机会发现她的闪光点,哪怕一点小小的闪光点,来帮助她树立信心,但她的表现的确让我失望。  相似文献   

15.
寻人启事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  相似文献   

16.
刘然是个腼腆的女孩,文文静静的,一说话就脸红,上课回答问题都不敢抬头。一次开家长会时我跟她父亲聊起来,她爸爸很着急:“老师,您可得  相似文献   

17.
惊人的发现     
《初中生》2014,(8):44-44
有一个小女孩儿趴在桌子上死去了,警察正在勘查现场。女孩的母亲正哭诉着当时的情景:“我还以为她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后来我叫了她好几声也不见她回答,最后发现,她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18.
"老师,你帮我补补课吧!" 这是我班的一个女生,拿着书和作业本风风火火地来到了我的面前.我先是一惊:她开始要学习了!然后长舒一口气:功夫总算没白费! 曾经的她,扬起高高的头颅,谁也不理不睬,就连父母也很难跟她说上一句话,何况老师!放假回到家,几乎不跟父母讲话,这让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不知如何是好…… 刚开始接触她时,也令我非常尴尬.一次提问让她回答,她一动也不动,一句话都不说,就连象征性地站起来摇一下头都不愿意.我顿时感觉到问题来了,责任也来了!于是我开始从外围了解她——她的家庭,她交往的同学:父母知识水平都很高,她的智力应该不差,行为习惯也很好,为什么不说话、不学习?说明有心结.  相似文献   

19.
张翠婷 《山东教育》2001,(1):119-120
我刚走上讲台的那一年,所教的班级里有个叫红的女孩,12岁,却比一般孩子瘦弱单薄,眼神总是怯怯的,整天躲在角落里,愁眉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让人看了不由心里一紧。红就像一朵开在雨季的花,没有阳光的照临,冷冷的孤寂使人无限忧伤。不久,我听到了关于红的故事。6岁那年父母离异,她跟母亲过活,而母亲所在的工厂又长年放假,生活没有着落,她很快成了母亲的出气筒。小小的红一下子便失去了她熟悉并热爱着的天空,那个用爱筑成的天空曾因她的降临而甜蜜地颤抖,曾因她的歌唱而充满了祥和。  相似文献   

20.
选择     
女孩的母亲突然从澳大利亚回来,说是嫁了一位富商,想带女孩过去生活。女孩犹豫了。女孩的母亲说,她有豪华的别墅。然而,看着沉默的父亲,女孩的思绪又飘回那一个雨天,那一天她和父亲挨坐在门前的青石板阶梯上,一起倾听雨点在长满青苔的屋瓦上跳踢踏舞的声音。女孩的母亲说,她有“宝马”,可以带女儿四处兜风。然而,看着沉默的父亲,女孩回忆起那一个个寒风刺骨的早晨,她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双手抱着父亲单薄的身子,一股温暖在血液里流淌,漫过心田。女孩的母亲说,女儿想要什么,就给她买什么。然而,看着沉默的父亲,女孩的心微微地颤了——家里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