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单向度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共同交流和促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对话”意识,课堂师生对话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强而有力的推动力量.师生要转换教育观念,通过积极互动的课堂师生对话以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成”与“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师生教学对话策略的运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的效应和呼应.知识,在对话中增值;思维,在对话中碰撞;情感,在对话中融通.师生共同感受课堂中的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相似文献   

3.
理解就是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对话实质上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致力于和睦相处、共享共生和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解与对话的过程。理解与对话彰显出师生一种幸福的生存方式,教学需要理解与对话。通过理解与对话促进师生共同追求幸福生活,不断提升生命质量,促使师生共享共生。  相似文献   

4.
理解就是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对话实质上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致力于和睦相处、共享共生和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解与对话的过程。理解与对话彰显出师生一种幸福的生存方式,教学需要理解与对话。通过理解与对话促进师生共同追求幸福生活,不断提升生命质量,促使师生共享共生。  相似文献   

5.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境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对话、沟通与合作等共同参与的活动.相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张待娣 《考试周刊》2011,(16):50-51
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平等参与、共同活动的过程。现代对话理论认为,教学行为的存在意味着对话是教师、学生与读本三者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以致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担任着向学生抛出精彩话题的角色,使师生双方有"话"可"对"。在"对"的过程,"问"与"对"的双方是双向互动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而师生双方的知识结构经过思维的碰撞而呈螺旋式上升形式,最终使师生双方在对话中寻求到"共识",达到"共生"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弗莱类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话是教学交往的一种实现形式,“对话”可以说是一种师生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对话强调师生的相互解释、相互交流、共同体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达思 《教育艺术》2009,(7):68-68,6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分享理解.  相似文献   

9.
余建芬 《考试周刊》2012,(94):121-122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教学行为的存在意味着对话成为师生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成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作者针对思想品德课师生对话的现状.提出有效的对话要以读透教材、创设对话情境为前提,深入生活、精诚合作为关键,以生为本,把握生成契机,细心聆听。以认真评价为保证。  相似文献   

10.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统一的过程,生生、师生进行智性对话能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互动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孔子曾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阐明了教学的动机目的、逻辑起点和过程,这是智性对话的早期显现.智性对话能够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动交流的教学氛围.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人格出发,实现生生、师生的智性对...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对话"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叶澜教授曾说,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意的过程. 日本学者佐腾学认为,对话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文本和人与自我的对话.然而,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绝大多数老师将"对话"局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言语对话,引领学生与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对话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2.
陈惠芳 《江苏教育》2013,(17):28-3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和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对话、互动的过程。有效的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可以让数学课堂真正丰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对话"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共享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在对话中师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史悦亮 《学子》2013,(5):42-43
一、对话式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师生在平等中对话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人"而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交往的主体,交往的客体则是主体间的关系或话语文本。师生之间不再是老师管束学生的关系,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属于双方的话语情景的对话式关系。教师是一名"对话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当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在和学生的共同对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之间应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课堂是动的、活的、情景化的、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保证教育意义的最终生成。对话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师生平等基础上的,通过师生对话进行知识共建的教育意义共生过程。它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话,有助于消减师生矛盾,有助于师生共同成长与进步。在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平等是起点,对话是过程,理解是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8.
对话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意的过程。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对话、交流、合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对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我们有必要进行重新认识。对话教学是建立在平等、理解、信任和民主关系下的师生、生生间在思想、情感和精神上发生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师生与文本间开放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对话教学的实践过程,反映出对话教学具有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师生合作探究的教育观和师生共同生成的知识观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是“共享”关系。“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对话”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在“对话”与“共享”的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在“对话”与“共享”中发挥着其他参与者(学生)所无与伦比的“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共享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在对话中师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