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科学统计,目前野生动植物死亡的速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在地球的历史上,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气候的急遽变化或者是遭遇毁灭性的自然灾难。但是今天,环境的最大威胁却来自于人类。在为了满足日趋膨胀的物质欲望前提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南北对峙、东西分裂的现象不仅给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给黄河流域的汉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同时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变动。在这一社会动荡的状态之下,社会最基层的人们如何生活,他们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社会中?  相似文献   

3.
晚清乱世与社会传闻的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交迭,形势动荡紊乱,这成为当时传闻盛行的特定社会环境因素.如战乱常有,教案频发,朝政多变,灾祸连连,公众比较普遍地存在多重的危机感,大到国家民族的存亡,小到个人生存境遇,变端难卜,命运叵测.处于这种环境条件当中,特别是每当突发性事变来临之际,相关传闻便会在广大公众或特定群体中生发流布,产生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进完善,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语言也随之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的“之乎者也矣焉能”这种文诌诌的语言已被人们当作“古典文学”来欣赏、学习和研究了。汉语如此.英语的变化又何独不然。英语书面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口语也是如此。口语的使用极不正规,最容易混淆,张冠李戴。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语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这些非英语国家的人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或听英语时,往往未能正确掌握、理解英语口语中这种不正规语言的表达法。人们不可能只从正统教科书中学英语。虽然这种新的…  相似文献   

5.
称谓语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和汉语称谓语中的姓名称谓、亲属称谓及社会称谓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性别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6.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①中国古代社会亲属称谓之丰富完备在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成书于秦末汉初的<尔雅>列专章"释亲"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大类来解释古代的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不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血亲婚姻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在变化,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称谓语所传承的汉文化信息也不可避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选取几组亲属称谓古今对比来窥见古代文化一斑.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后现代主义思潮广泛传播下由特定的模型、符码和信息所支配,事物被物质化、对象化的类像时代.教育作为文化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知识传递的课程载体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猛烈冲击.课程语言载体、课程文字载体以及课程视觉图像载体的演进历程不仅折射出人类社会文化格局的动荡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演进状况,它也必将通过课程把这种变化外显于教育之中.我们在教育变革中必须正视图像这柄“双刃剑”,发挥图像的正面价值,亲近文字,促进图文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8.
婚姻与家庭问题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社会变动时期更易成为社会的焦点之一。抗战时期的重庆.由于战争所导致的社会变动.也引发了人们对婚姻与家庭在观念、态度、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本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这种变动的原因、现象与社会影响.以勾勒战时重庆婚姻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的战乱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动荡,给江南社会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女性的生存状况急剧恶化。面对这种灾难,江南女性以殉节表明自己的人生抉择。通过对明清之际江南社会环境的恶化、明代贞节观的强化以及江南地区女性的特殊性等方面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妇女殉节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文化涵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Ulrich Beck)郑重地告诫: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risk socie-ty)!这是一个与传统社会很不相同的社会.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相信人的理性力量能够控制自然和社会,使人类社会有秩序、有规则地发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及全球化的发展,这种"常态"社会已经面目全非,社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日益增多,人们不得不面对更多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风险和灾难所导致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将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迅速传播到全社会;社会的一体化及全球化的不断加强,整个社会和世界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不幸事件一旦发生,都可能对整个社会及世界造成更大的影响,引发广泛的社会不安和动荡.  相似文献   

11.
灾难新闻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难,是现实中人们遭遇到的种种困难、挫折或险境乃至悲剧。灾难新闻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反映客观世界变动的新闻品种之一。其传播在社会中的影响突出,因而尤为值得人们关注。中国和西方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针和倾向上存在重要差别。  相似文献   

12.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客观存在着相互冲突与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对物质利益关系的理解水平和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背景是造成这种冲突的社会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客观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消除冲突实现合作的客观依据 ,这种合作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变化 ,也与一个社会调整政治意识形态理念有关。在今天的国际国内环境中 ,实现这样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众行为,也称从众倾向、从众心理,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人们发表意见,采取行为时往往要随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也就是说在群体中,个人有企求与其它大多数人们相一致的现象.这种俗话说的“随大流儿”现象就是社会从众行为.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群体中大多数人们的行为往往就决定了个人的行为,而体育运动的组织和竞赛,都是以群  相似文献   

14.
元代社会状况和元代知识分子的心境与遭遇,造就了元杂剧鲜明的民族意识特色。这是动荡社会和异族统治导致的不满情绪的发泄,也是长久以来汉族人民民族意识心理积淀的结果。元代知识分子利用元杂剧这种文学形式,在三国戏、爱情戏和描写劳动人民所受灾难的作品中,揭露社会的黑暗,表现民族气节,弘扬民族正统思想,表现元代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从而形成了元杂剧特有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客观存在着相互冲突与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对物质利益关系的理解水平和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背景是造成这种冲突的社会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客观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消除冲突实现合作的客观依据,这种合作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与一个社会调整政治意识形态理念有关。在今天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实现这样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称谓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人们的称谓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称谓词涵盖了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有着其特定的社会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7.
一、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世界进步自然灾难往往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人们在与大自然灾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不少问题。回答1~6题。1.周召公曾向周厉王进谏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①治理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继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工作、学习、舆论压力也日益剧增.青年人的情绪和情感还尚未成熟,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在生活环境的压迫和消极思想行为的诱惑下,很容易受到影响.为了使他们避免或消除上述种种心理压力、心理危机和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各职业学校迫切需要关注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联想     
现在,人们似乎越来越重视“团队精神”。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以个体的力量或在一个团队中缺少那么一种精神的确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记得过去我们十分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在当时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时代,这种精神的弘扬确也居功至伟,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实事求是地说,集体主义精神虽仍需发扬,但似乎更应提倡团队精神。以往,人们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近乎水火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戏剧大都以大团圆作为结局,即往往以美战胜丑、正义战胜邪恶终结全剧;即使结局是以主人公失败结束,也会给它构思一个虚幻的形式作为最后的补偿。这种大团圆结局与中国社会文化生态密切相关。受传统的经济模式和特定的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教化、中和尚圆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虽有一些局限,但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悲剧的审美效果,并为民众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