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粲作品题材广泛,思想复杂,内容丰富,本文结合作品将其诗赋的思想内容分成了七类:建功立业篇、国灾民难篇、爱情婚姻篇、怀才不遇篇、述志抒怀篇、颂恩述荣篇、伤天悼亡篇。  相似文献   

2.
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和结构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透过作品的语言和结构,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反过来,又必须在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到关于语言、结构的一些基础知识,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篇教学.  相似文献   

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教过不止一次,对其思想内容,曾几经考虑,也看了一些资料和研究文章,觉得认真探讨鲁迅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目前中学语  相似文献   

4.
一单元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五篇小说,出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家之手;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也各不相同;有些作家与作品的思想与今天中学生的思想实际距离较大。因此,教学本单元,应使学生了解作家和作品背景,从而正确认识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容;还应结合知识短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俞平伯、朱自清两篇同名散文的阅读、分析、比较 ,表明不同作家在创作各自作品时即使所选题材相同 ,但因其生活环境不同 ,个人阅历不同 ,以及思想性格、个性特征等不尽相同 ,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也会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庄子》内篇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了》内篇素被认为是庄子本人的作品,本探讨内篇七篇思想的内在统一与完整,阐明内篇七篇的思想内容是一个整体。各篇重点不同。递相延伸,最终合成完整的思想。完整把握内篇的思想,可以比较其与外篇、杂篇的不同以及老与庄的不同,这是分析《庄子》内篇思想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朗诵,顾名思义,就是对作品进行有感情、有内涵地诵读,从而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当我们听上乘的朗诵,会觉得自己渐渐地进入了作品的境界,从朗诵者的声音里受到了强烈的艺术熏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一篇内容丰富的作品通过有声的语言化它诵读出来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几篇以人力车夫为题材的作品,并对鲁迅的《一件小事》作了特别分析,指出其在思想内容上高于其他作品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作品简介与作品简析,既有相同之点,又有不同之处。就其相同点来看,一是二者写作的对象都是以原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为内容。二是两者在表达上对作品的思想价值与艺术特色,都要求能客观、准确、概括、集中,简明、扼要地给予说明或评析。三是二者的篇  相似文献   

10.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共收录唐代一百九十六位诗人的名篇佳作一千一百零五篇。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等重要诗人的诗篇有较大比重,而且逐篇就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属于小说体裁的课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掌握分析小说的基本方法,对于提高小说教学是有帮助的。要能正确地评价一篇小说,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和审美情趣,要掌握一定文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在如何分析一篇小说时,也存在着一个方法问题,用科学的符合艺术特性的方法就能帮助我们正确地揭示一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否则,就有可能歪曲一部作品,或者分析不深刻,把作品的内容搞得含糊不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蒲松龄在广泛搜集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创作了近五百篇各式各样内容的作品.整部作品表现的思想,是个复杂的整体.不同的作品体现了不同的思想倾向,既使用一篇之内,也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呈,优点与缺陷互见.但在这一复杂的整体中还是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即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3.
辽道宗的懿德皇后萧观音,是已知辽代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女作家,也是已知辽代女性作家中现存作品最多的一位(如今可见的共计15篇)。本文对萧观音作品从体裁、内容、风格、思想、传承以及与其他作家作品的异同比较等角度做以了分析和考述。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创作于晚年(57岁)的《桃花源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历来研究陶渊明思想及其创作的人十分注意的作品。陶渊明在这篇作品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显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是不能成为现实的,这一点也是历来研究陶渊明的人所公认的。那么,陶渊明创作这篇作品是反映了他的隐逸清高、虚幻消极思想呢?还是出于他自己对黑暗制度的不满,从而同情广大农民,表达了他们的愿望与心声呢?这便成了历来研究者们的分歧所在。我认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要研究一篇作品,不仅要看作品本身所反映的内容,更应该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联系作者的思想发展和生活经历,这样才比较全面。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桃花源记》创作基础的分析来力求比较客观地评价这篇作品。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先生著有很多散文,《塘栖》这篇小文,能够充分体现其散文作品的共性特征:内容隽永耐品,思想超然安静,文字平淡细腻,结构浑然一体,给人回味无穷之感。我对于这篇小文,吟咏多次,有爱不释手之意,感觉其内容、技巧、语言等多方面都美不胜收。我觉得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颇为独特:  相似文献   

16.
《国民新报副刊》是鲁迅主编过的刊物之一,该刊的编辑思想特色是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发现、培养作家队伍。鲁迅发表的作品有12篇,其中杂文10篇,译文2篇,还发表了一些出版广告。鲁迅杂文的内容包含:回击文化保守主义者,鼓励青年勇敢改革、有所作为,赞扬"不耻最后"的精神,支持女师大爱国运动,回击帮闲文人对"三一八"惨案受难学生的中伤,善劝爱国群众的"请愿"行为。研究鲁迅的编辑思想及杂文的内容思想,对于进一步认识鲁迅思想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提高对编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契诃夫的优秀短篇小说《变色龙》,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而且具有独到的艺术成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完美结合的作品,具有多种艺术美因素。  相似文献   

18.
契诃夫的优秀短篇小说《变色龙》,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而且具有独到的艺术成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完美结合的作品,具有多种艺术美因素。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在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在小学课本中,选进了好几篇他的作品,由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写作年代久远,思想内容深刻,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呢?我觉得可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析背景,悟含义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如《在仙台》写的是1902年,  相似文献   

20.
《庄子》33篇,一般都认为内7篇为庄子所作,外15篇、杂11篇则观点不一。古代注家曾指出其中有些作品并非庄子所作。近些年有不少论述庄子或涉及庄子的著作,不分真伪,将外、杂中部分词句当作庄子之文加以引用并大肆发挥,这种作法很不妥当。本文根据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对《庄子》外篇进行了全面的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