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上期我们介绍了松下浩二正手削球的技术动作,现在再来看一下他的反手削球。反手削球的平衡中心与正手削球有所不同:正手削球的中心点在肩上,而反手削球的中心点在肘关节。 ①-②准备姿势 两脚的站位分得略比肩宽。左脚稍稍在前,右脚在后。膝关节必须放松,这样不仅便于起  相似文献   

2.
削球是乒乓球运动技术中一种防守型的打法,分为正手削球和反手削球两种。下面仅对正手削球(右手执拍为例)的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提到削球,大家是不是都会认为,那只是我们在被动局面下的防守之策?这只是削球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削球可攻可守,可谓万能。从攻守两方面来说,削球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4.
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反映不知如何对付削球。大多数人觉得平时与削球选手练得少,对削球的旋转和节奏不太了解,但只要改变一下观念,往往就能取得突破。 我们在面对削球手时,不要有畏惧心理,只要将削球当作是搓球的延伸。就不会对削球束手无策。由于对方削球的弧线较长,旋转变化与搓球相似,因此我们对来球旋转和落点的判断就较为容易。当我们的观念转变之后,再根据打削球的三大原则,逐渐学习攻打削球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顶级选手在对阵削球手时的作战方法——“连续拉加转弧圈球”、“调短压长”和“大力冲杀”,这是进攻削球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5.
提到削球,大家是不是都会认为,那只是我们在被动局面下的防守之策?这只是削球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削球可攻可守,可谓万能。从攻守两方面来说,削球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6.
在弧圈球尚未出现之前,我国乒坛一直由快攻和削球两种流派分庭抗礼。削球流派又分成三种支流:以姜永宁、王锡添、庄家富、张燮林为代表的以削为主的流派;以王志良、、梁友能、郭仲恭为代表的逼角反击的流派;以李仁苏为代表的靠削转与不转球的流派。几派各有所长,各树一帜。前两支削球流派,是不会轻易削出高于网的球的。后一支削球流派,由于经常  相似文献   

7.
叶霞 《网球天地》2009,(6):78-79
削球是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学会削球,球技精进只是一句空话。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削球吧!  相似文献   

8.
桐桐  深泽图 《网球天地》2013,(10):135-135
学过正手削球技术的球友都知道:正手削球时是以大陆式握拍,在球来时,通过头部、肩部稍向后引拍,在拍头高于击球点的位置,保持拍头向上挥拍击球,整个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由后向前转移。在日常的比赛实践中,很多球友也喜欢使用正手削球,除了关于正手削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外,我们还知道多少关于正手削球使用的禁忌呢?  相似文献   

9.
从本期杂志开始,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横板削球打法”的相关技战术。作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防守型打法,凭借其独特的击球效果,削球曾在世界乒坛占据着重要席位。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12,(2):110-111
在上篇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一组削球选手“由后往前”调整步法的套路。本篇我们继续为大家呈现一套“由前往后”的衔接过程,即削方接发球后,攻方采用拉冲进攻,削方再撤步削球。这套衔接同样是削球选手在比赛中要频繁使用的,它的特点就是利用不同的击球节奏和旋转来迷惑对方,致使对方进攻质量下降,甚至直接失误。  相似文献   

11.
削球推为主     
赵晴  远峰图 《网球天地》2013,(3):128-129
在当今职业网坛,运用单反的选手凤毛麟角,削球这项技术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的展示空间。如果时光倒退若干年,我们可以看到海宁、毛瑞斯莫、格拉夫、桑普拉斯等一批世界顶尖球员打出漂亮的削球。但在业余层面,由于削球可以突然改变比赛的节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业余球员应该掌握削球技术。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2,(3):106-107
在前两篇中,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削中反攻”套路最终都是在近台完成击球动作。而对于削球选手而言,“由守转攻”的范围不仅只局限于近台。只要对方的拉冲质量不高,或是在自己比较理想的击球范围之内,削球选手完全可以利用正手反拉弧圈球的方式向对手还击。世界上很多优秀的削球运动员(如丁松、朱世赫、陈卫星、侯英超等)都具有相当出众的反拉技术,其正手实力完全能够与许多攻球选手相媲美。尤其是在实战中,  相似文献   

13.
此李晓东非彼李晓东。看过本刊2003年”削球”专题的读者或许还记得,北京市崇文区体校有一位教练.也叫李晓东。虽然与国家队的李晓东同名同姓同出自北京队,但他是在业余体校为少儿启蒙,并且同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经他培养的孩子里,最终有三位入选国家队:侯英超、崔晨梅和杨晓馨,其中前两人分别是削球打法和横板两面反胶.均曾获得全国锦标赛冠军.最后一位刚在北京市运动会上夺得三枚金牌.新进女二队不久,横板一面反胶一面生胶攻球。  相似文献   

14.
削球打法有削攻结合和以削为主配合反攻两种打法。削球虽然是防守性技术,但却不等于消极、被动。因为它可以利用旋转、落点来遏制对方,诱使对方进攻失误或为自己反攻制造机会。一名削球打法的运动员首先必须掌握过硬的削球技术。不仅要以削球来与对方的拉、冲、突击、扣杀等进攻性技术相抗衡,还要削得低、转、有落点变化,伺机进行反攻。  相似文献   

15.
张艺 《网球天地》2009,(12):94-95
10月,《网球天地》球技宝典登陆上海.来到上海网球特色小学同时也是浦东新区中小学体育俱乐部网球训练基地——莱阳小学.为莱阳小学校队和上海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们进行高压球、反手上旋和削球的专题培训。  相似文献   

16.
张渤  杨峰 《湖北体育科技》2015,(3):235-236,220
削球打法众多打法中的一种,在世界乒坛有着"秘密武器"之称,为中国乒乓球队征战世界各种大赛中屡立奇功。随着乒乓球项目的发展,削球打法走入困境,削球打法的可持续发展,要从青少年削球选手中加大培养力度,在培养过程中对于削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则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朱世赫与陈卫星都进入了8强,但两人的打法有所不同。朱世赫反手削球旋转变化很强,削得稳,他反手的胶皮比长胶要稍微短一点,但削过去的球很下沉。正手抢拉比较凶狠,力量也大,中台的反拉能力很强。以前丁松有这种球,但是丁松的削球功底和稳健性没有朱世赫好。陈卫星还是以前中国运动员的削球打法,突出了正手中台反拉技术和前两板的抢攻技术。目前中国高水平的削球运动员只有侯英超,与朱世赫有点相似,他打欧洲选手也有胜绩,正手的抢攻和反拉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削球的稳健性还不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0):102-107
在上期杂志中,丁教练帮助大家改正了正手击球中的错误动作。本期,他继续为我们指出初学者在打反手(单手反拍、双手反拍、单手反拍削球)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上期杂志中,丁教练帮助大家改正了正手击球中的错误动作。本期,他继续为我们指出初学者在打反手(单手反拍、双手反拍、单手反拍削球)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探讨乒乓球削球打法的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经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削球打法,近几年来由于受弧圈球打法的冲击,导致了使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从回顾削球打法的历史开始,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培养削球打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对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提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名将赏析     
《乒乓世界》2014,(2):84-85
转换中间与两边 本篇我们通过张继科与朱世赫的一组回合,为大家介绍—些与削球对战的常用方法,图中展现了—套非常典型的“拉中间冲两边”战术。高水平削球运动员是不怕对方单独冲拉他两边大角度的,尤其像朱世赫这样有能力的选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