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3,(6):27-27
这次巴黎世乒赛,我所经历的体验与以往大赛有很大的不同,从比赛本身来说,我认为这届世乒赛是实行11分制以来,男单竞争最激烈的一次较量。亚运会当然也很紧张,但男队没有碰到像女队那样艰苦的情况,而且亚运会的对手也没有这么多。这次巴黎世乒赛的很多场次,与以前打21分是完全不一样的。包括做场外指导,非常累,难度也非常大,比我想像的难度要大,里面的学问很深。  相似文献   

2.
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乒乓球步入“大球时代”。之后三年里,国际乒联又相继推出“无遮挡发球”与“11分制”两项重大的规则改革。直到2003年第47届巴黎世乒赛,规则改革才告一段落,大球时代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8,(11):12-23
无论在十几年前的“后邓亚萍时代”,还是在当今的“张怡宁时代”,王楠都是中国女队中最耀眼夺目的一颗明星;七次参加世乒赛,六次获得女团冠军,五次在女团决赛中上场拿分,王楠堪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女队缔造世乒赛女团八连冠霸业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4.
李想 《乒乓世界》2003,(9):I009-I009
中国有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自国际乒联实行11分赛制改革以来,我们的国手们受到了来自多方的挑战。抛去釜山的重创不提.就是削刚落幕的巴黎世乒赛,也让我们不由得唏嘘不已。感慨之余不免反思“11分制”惹祸了吗?  相似文献   

5.
萨格勒布世乒赛郭跃获两金一银2003年.不满16岁的郭跃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在巴黎,她获得了一枚女双银牌,进入了女单8强。2005年,郭跃当时的主管教练韩华为她定下了上海世乒赛的指标:一二三。最后,郭跃获得混双冠军、女双亚军和女单季军。如果说.巴黎世乒赛属于王楠,上海世乒赛成就了张怡宁,那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的女主角则是刚刚成年的郭跃。  相似文献   

6.
国际乒联     
陈洁  夏娃 《乒乓世界》2003,(6):26-26
国际乒联最高权利机构——全体代表大会,5月21日在巴黎世乒赛期间举行。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3,(4):4-4
专为巴黎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选拔赛而设置的“直通巴黎国球微视频”大赛,由四大门户网站及《乒乓世界》杂志记者推荐入围作品,经国家队教练组综合评议,评选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直通不来梅”至今,“直通系列”赛事已经成为中国国家队选拔世乒赛参赛人选的重要途径。而其他乒乓强国又是通过什么形式选拔出各自的世乒赛参赛人选呢?本刊特约驻日记者石小娟,对日本队2013巴黎世乒赛参赛选手的选拔办法进行介绍,带您领略别样的“直通巴黎”。  相似文献   

9.
巴黎记忆     
《乒乓世界》2013,(7):154-154
作为一名媒体人,李武军在巴黎采访世乒赛13天,成功减肥6斤,采访国乒十余年,第一次感到了腰痛,换来的是收视率3.45——巴黎世乒赛转播创下了伦敦奥运会后体育频道的收视最高。  相似文献   

10.
陈洁 《乒乓世界》2003,(8):46-46
巴西公开赛是巴黎世乒赛后的第一站职业巡回赛。尽管波尔、萨姆索诺夫、格林卡等欧洲名将以及中国选手都没有参赛,但世乒赛新科状元施拉格的到场.给这站公开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宋斐 《乒乓世界》2006,(2):22-23
巴黎世乒赛的大意失荆州,让波尔永远记住了邱贻可,永远记住了中国“陌生面孔”的威力。  相似文献   

12.
再见2003     
赵晖 《乒乓世界》2013,(5):154-154
编辑部开会时说到即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乒赛单项赛,勾起了我对上次巴黎世乒赛,也就是2003年的一些记忆。  相似文献   

13.
将于2003年5月19日开战的巴黎世乒赛,只进行5个单项的比赛,男女团体赛定于明年在卡塔尔举行。  相似文献   

14.
邱晓弋 《新体育》2013,(5):66-69
从默默无闻,到乒坛新人,几位乒坛小将用执着与坚持,获得了通往巴黎世乒赛的门票,他们将在巴黎争艳。 今年5月的巴黎世乒赛上,一批乒乓小将,欲亮相巴黎。中国乒乓球队人才济济,丁宁、李晓霞、马龙、张继科等男女选手,在世界乒坛扬名已久。胡丽梅、武杨、朱雨铃、闫安这四位新人的突然出现,让人觉得陌生。  相似文献   

15.
与男子单打相比,巴黎世乒赛中国队女子单打卫冕的难度要小得多在5个单项的竞争中,女单金牌应该是最有把握的。  相似文献   

16.
张伟 《乒乓世界》2003,(8):44-44
自1953年匈牙利削球手西多在布加勒斯第20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单冠军后,此后的整整半个世纪再也没有削球手登顶男单冠军的宝座,也鲜有打入决赛的场面,难怪乐世赫杀入巴黎世乒赛男单决赛后,会引起世界乒坛强烈震动,也许是削球手久违决赛的找代过于遥远,央视解说员韩乔生误把34年前的第30届慕尼黑世乒赛男单冠军伊藤繁说成了削球手。  相似文献   

17.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19-19
萨姆索诺夫踌躇满志地来到巴黎,想为自己圆一个世乒赛冠军的梦。但是,他又一次带着遗憾告别世乒赛。这回,他没有输在中国人的手里,却栽在了希腊人格林卡的拍下。场上无数个喜欢他的球迷目送着他走出赛场,心中带着一丝酸涩。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5,(6):28-30
我们中国队又一次在世乒赛中包揽了单项比赛的五个冠军。当然,最令人欣慰的是,在巴黎世乒赛和雅典奥运会中两次丢掉的男单金牌又被我们夺了回来,我们兑现了赛前提出的“誓夺男单”的诺言。上海世乒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比赛,从赛事安排到运动员食宿。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在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方面都非常令人满意。万体馆主场的气氛很热烈、观众们了很热情,可以想像,政府为了这次世乒赛花了很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我们要对有关领导、现场观众、媒体记者和所有世乒赛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9.
12年前,20岁的科贝尔在41届世乒赛团体赛1/4决赛中挡住了中国男队前进的步伐。此后,科贝尔的名字偶尔出现在中国男队备战世界大赛的主要对手名单中,但在年年更换的“黑名单”上从未进入过第一军团。12年后的巴黎世乒赛,32岁的科贝尔淘汰了刘国正,11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3,(10):12-13
巴黎世乒赛,中国队的出场阵容里第一次没有了直板正胶的身影,而在此前的第46届世乒赛上.削球打法其实就已“断档”。由于陆元盛的提议,“领导重视了。派了一对削球去打混双”.这才有了侯英超/范瑛的巴黎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