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映 《教师》2008,(1):3-4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不同社会责任感。 所谓责任感是指青少年对自身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意识及在履行责任时对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行为后果是否满足内心需要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显然,这个定义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对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责任的认识及承担责任的行为倾向性;二是产生选择和承担责任的行为;三是伴随着责任行为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责任,责任是怎么产生的;知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每个人都应有责任感;懂得自己应对自己负责,而且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领会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体会有些责任不是我们志愿选择的,但我们必须无悔地承担;学会勇敢地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3.
责任感是个体对自己在人类社会与自我发展中所承担责任的一种意识.当前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趋于淡化,已成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实验教学中通过具体详实的内容,培养大学生对自我、他人和集体及社会的责任感,将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行为统一起来,使大学生逐步增强责任感,逐步胜任所期待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而责任感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和文化崇尚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要形成与发展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使他们学会如何承担责任。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家长应清楚要培养孩子承担什么层次与什么内容的责任,或者说,家长应清楚孩子能够承担什么责任、不能承担什么责任。  相似文献   

5.
没有责任感的一代是没有希望的一代,年轻一代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家庭是小型的社会,是儿童生活的首要环境,儿童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是他在社会中承担责任的预演。父母在家庭中要特别注重儿童自我责任感、对父母的责任感与对家庭的责任感的培养,这是儿童自我责任感、人际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无论是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都有承担责任的义务,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独自生存。责任感是人们前进的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7.
一、确立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就是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觉悟.一般来说,学生只有首先对个人有责任感,想到自己应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会想到应该按社会要求做点什么,从而逐渐表现出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从知、情、行三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四个层面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指有胜任能力的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态度。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广泛,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来看主要有四个层面:1.对自己负责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和前提条件。人只有具备自我责任意识,才能启用他的内在动力,发挥创造性,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感。因此大学生要承担社会责任感,必须先对自己负责,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  相似文献   

9.
张威 《华章》2011,(36)
记者的社会责任是记者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本文就新闻记者怎样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进行了着重研究,以提升媒体舆论的监督职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守萍 《考试周刊》2014,(15):164-165
<正>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安定、进步、繁荣承担责任的内心体验。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这个概念无疑是陌生的,怎样培养呢?一、拓宽责任教育渠道,提高学生的责任认识水平1.营造有利于责任感培养的环境,以环境感染学生。(1)创建校园责任教育点。把学校的每一处硬件设施都建成美丽、规范、整洁的学习场所和学习工具,让每一棵树都说话,每一段墙壁都教育人,使它们成为无声的教育者。推行校园卫生和班级财物责任包干制,以规范管理约束学生。在校园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或者说是一个社会成员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及使命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某些事的要求。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与角色同在,角色不同,责任不同。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我选择、我承担、我无悔。自觉承担责任,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被安排在社会的不同位置上。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有助于确定正确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而且会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激发内在的潜能。那么,怎样培养这种社会责任感呢?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人,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一切创造性劳动和高尚行…  相似文献   

14.
一、确立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 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就是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觉悟。一般来说,学生只有首先对个人有责任感,想到自己应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会想到应该按社会要求做点什么,从而逐渐表现出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刘世保 《中国德育》2005,(12):30-31
一、责任感的心理学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看,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作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不同态度的情感体验。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责任感都属于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但当今时代,许多大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淡漠,不愿承担责任,甚至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对此,高校应当从加强理论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加强校园责任教育氛围建设等方面入手,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比一般公民更多的责任,包括忧国忧民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准确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依据,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提出自己的思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表现良好,需要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缺失,需要引导.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科》2008,(1):67-69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角色与责任的一致性。②不言代价与回报是一种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③国家集体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应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徐新民 《中国教师》2004,(10):41-4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可见责任感培养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作为班主任的我却痛心地发现:当今不少中学生丢三落四、做事敷衍、借东西不归还、说话不算数,责任意识正在悄无声息地淡化、丢失。因此,班主任工作中,要关注责任感教育。所谓责任感(或说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从心理结构分析,责任感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能力,它外化为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或者说是一个社会成员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及使命的态度。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